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环球网执行副总编辑刘洋:我不是合格的互联网新闻人丨传媒前线

来源:腾讯媒体研究院 337385

“传媒前线”是腾讯媒体研究院推出的一档人物采访栏目。每一期我们都将邀请到媒体业界资深从业者分享自身对行业的理解,包括但不限于运营思考、趋势预测、热点解析等,帮助媒体人理解当前行业发展,抓住不断变革中的行业机遇。

作为环球时报创立的网站,环球网在内容体系上与《环球时报》一脉相承,且在国际资讯领域深耕数年。今天的环球网成为了国人了解世界重要资讯平台之一。及时、客观、严谨、独立,多渠道、多手段的新闻报道让环球品牌深入人们心中。本期“传媒前线”我们邀请到环球网执行副总编辑刘洋作为嘉宾,为我们分享自己从环球时报走到环球网的心路历程,并阐述环球网如何进行新闻的生产与运营。

1

嘉宾简介

刘洋,环球网执行副总编辑。2005年进入环球时报社工作,其间做过8年头版编辑,曾任采编中心要闻部副主任。2016年进入环球网,分管时政新闻中心,创立和打造了环球网新媒体和评论IP“环环”,也是环球网新媒体评论主笔,笔名“冬瓜侠”。

 

传统媒体思维的磨练:
版面时代的新闻操作日常

我在环球中文版报纸工作时,每天早上要求九点上班,但头版编辑一般七八点就到办公室了。对着电脑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外媒,看看前一天夜里报纸付印后到打开电脑时,世界上到底发生了哪些大事。

十点钟左右,选题会开始,我们要向领导汇报今天最大的事儿是什么,用来做头版;第二大的事儿是什么,用来做末版。

以我个人为例,早八点至十点一般都在找选题,找到之后,必须要说服值班的副总编这就是环球时报头版今天应该做的选题。比如近期“英国死亡货车案”,我相信这个事情刚出现时上不了环球时报头版,但后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媒体说遇难者“据信都是中国人”,这事一下子就“大”了,那意味着马上就要换头版。

2

报摊儿上的环球时报和它的头版标题

十点钟选题定好后,你一方面要开始向驻外记者约稿,另一方面你还要自己去找材料,包括搜集各路外国媒体对你这个选题的各种关注角度,评论分析等,很多话题还需要采访专家进行解读和平衡。

稿子约完就要开始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翻译工作。还是以“英国死亡货车案”为例,英国媒体说39个人“都是中国人”,英国媒体进而如何评论,《卫报》讲了什么,《泰晤士报》说了什么,怎么找到中国驻英国使馆求证,英国当地警局又有什么声明,驻当地的记者是不是可以达到现场求证,这些都要思考和安排。

紧接着,自己要把看过的海量外媒评论和事实描述编译出来变成文字,这里的编可不是瞎编的编,而是严格按照原文,但转换结构,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来编辑。

就好像你在剧场里听郭德纲的相声,他跟你讲一堆完事儿后,你回来想跟别人讲,当你转述这个段子的时候,就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郭德纲所说的话。你要在脑海中形成认识,然后再把信息用你自己的逻辑讲出来。

对头版编辑来说,导语是命,因为老胡(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看版的时候,一般都重点看导语,如果导语胡总看完觉得很顺,那你通过的概率就比较大了,如果相反,这个付印日就会比较可怕了……

说真的,我很怀念被老胡改稿子的那八年,老胡用他的黑色签字笔在版样上涂涂画画,如果你写的不好,他会情绪不佳,激动的时候会骂。但你挺过来之后会突然明白,那些改样、那些骂,到头来都变成了你自己的本事。

那几年,如果稿子被老胡改得又满页飘黑了,我会把版样收好,拿回去一遍一遍读,琢磨老胡的语言习惯和逻辑习惯,他爱用什么样的词,比如“丈量”“罕见”。

做头版编辑,觉得自己担负着环球时报的脸面,脸上不能有痘,不能让你热爱的报纸变丑,所以你必须严谨、必须准确、必须生动、必须写得好看。

3

与老胡为数不多的合影。从左至右:刘洋,胡锡进,光头警长刘Sir,付国豪,范凌志。

 

互联网时代做新闻:小错不也不想容忍,好稿子必须有好标题

从环球时报到环球网,从传统媒体转到新媒体,假如你问我有什么快速转变思维的好方法,那我的回答是“没有”。

2016年我刚离开环球时报中文版来环球网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互联网新闻怎么做,对互联网新闻的印象也不好。以前做头版编辑,用外媒材料很多,用中国网站已经发布的新闻很少。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国内网站都发了,说明新闻别人家都发了。二是因为,我有“互联网新闻内容不严谨,容易不靠谱”的刻板印象。说句得罪人的话,我觉得网站做的新闻有点糙。

所以我刚来环球网的时候期望很简单,希望经过我多少年的努力之后,人家再看环球网的时政新闻报道,会觉得它是内容严谨的、文章可读的,以及这个网站是有性格的。

说实话,和很多同行比我至今的思维方式还不够“新”,还是太“传统”。前两天我的总编辑还批评我“互联网思维不够”,对文字的洁癖太重,直接导致我们抢快讯不如竞争对手快,导致在渠道上损失很大流量。

我也总听到一种声音,认为互联网新闻本来就不是传统媒体那种“慢工出细活”的生产模式,所以出点错很正常,也需要“容错”。而且这“错”还得看是丢脸的“错”,或是丢命的“错”,对不同“错”的要求不能一个尺度。

但我已经来环球网3年半了,“容错”还是做不到。我的逻辑是:人一旦习惯或不介意出小错,则大错必犯。

还是以“英国死亡货车案”为例。英媒报道39名遇难者都是中国人的新闻,最开始的描述是“39 victims are Chinese nationals”,没有“all”,我没看到哪个标题说“39 victims are all Chinese nationals”。当然后来看到了,而且英国警方最初也没说,中国使馆一开始也没说,只有英媒在说,所以环球网的快讯标题是“快讯!英媒称集装箱内39具尸体为中国公民”,并没有说“都是中国公民”。

4

一个“都”字加不加的细节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在意,但我在意。

那篇稿子我们抢得不慢,我不记得渠道是否弹窗了,但环球网微博上数据量很好,有8万转发,10万评论,66万点赞。

6

这样的数据当然不能和娱乐明星的微博互动量比,但我已经知足了。我觉得我们一开始做到了既快还准。

 

关于网络新闻的写作,我是感觉其实跟郭德纲说的相声有相似之处,你要先有一块“惊堂木”。

以前我的“惊堂木”就是头版导语那360字,这360字一定要抓人。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第一句一般是核心事实;而接下来的第一段后半部分一定要配得上你的第一句。我们有些新编辑写稿,经常从“从前有座山”开始说,核心新闻事实半天出不来,读者往往看不到那里就放弃阅读了。

比如彭斯上个月说“美国并不希望与中国脱钩”,这就是彭斯讲话中最核心的地方,CNBC就把这句话当作大标题。因为彭斯抨击中国的内容和去年一样是老调重弹,他今年演讲和去年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明确地说了“我们不与中国脱钩”。那么如果是你写这个新闻,这句话或这个意思起码应该在第一段的第一句就讲出来,这是我个人的写作习惯。

标题也是个学问,不同平台、不同渠道有不同的标题风格。我还是觉得当头版编辑被老胡“折磨”的那几年是特别宝贵的,它给了你一种思维方法,当年怎么琢磨老胡的用词风格,现在也可以怎么琢磨不同渠道和平台的标题风格。内在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

比如几年下来你会发现,对于腾讯新闻一类的资讯客户端,你给他们的标题要实一点,要把事情说出来。但在微信端“实题”就不好,微信公众号更像杂志,标题就要有杂志风,要有梗、有悬念。环球网微信现在一天发5期,每期4篇或5篇,过去3年多里,一年八九千个微信标题,90%都是我起的。

做新闻,还要熟悉新闻的反应规律。再一次拿“英国死亡货车案”举例。快讯说事,说完之后就要看后续反应,你必须第一个联系到所有的当事方——中国使馆、英国警局,一般事件还需要找到目击者。接下来是整件事的反应,比如中国外交部的反应。后来遇难者被证实是越南人,那就要盯住越南官方的反应。

这其实跟环球时报的头版文章逻辑一样。头版文章往往分三个小标题。第一个是出大事了,第二个是大事发生之后的各种反应,国际社会的反应,第三个是它的影响和未来。大方向基本如此。

再比如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坠机。看到坠毁机型是波音737MAX,你就应该马上想到4个月前印尼狮航坠机也是波音737 MAX机型,读者的关注点必然会是怎么又是波音?读者是衣食父母,他们有疑问,你就有义务去解答。于是你应该第一时间拿起电话,打到美国波音公司,要他们的说法。

 

双微运营:“虚”、“实”之间的切换

在我来环球网之前,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都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运营,微博大概300多万粉丝,微信大概10万粉。现在我们微博粉丝1700万左右,微信粉丝也“超过百万众”。很多人问我,是怎么涨粉的,我特别想说一句有点装但是很真实的话:靠勤奋。

1.微博运营:IP与人设的打造

2016年夏天,一个微博做得特别好的小姑娘跟我说,“现在没有态度的媒体都活不下去”。这话我记住了,我需要赶紧给环球网找到人设。很快我们就想好了这个卡通形象的名字——环环。后来为了怕环环孤单,我们又有了球球。

环环与球球

环环与球球

其实我们做人设很困难。在微博上,@环球时报已经是很大的号,读者无法分清环球网和环球时报的区别,所以你最需要做的,是找到和环球时报的不同,这个不同就是读者除了关注环球时报之外还要关注环球网的理由。

在我的设想里,环环和球球是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这一点是环球时报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环球网所有时政新闻内容的根基。在大事上,环环、球球要勇于表态、会表态,要让读者知道,新闻发生之后环球网不仅会讲述,还会有态度。

一开始,我们会在环球网原创新闻报道中加上以环环为主语的评论,形式就是在新闻事实本身写完后,加“环环:……”。这样做效果挺好,但也不能经常用。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需要严肃、需要正面去“刚”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用“环球网编辑部”表明态度,比如今年8月我们记者付国豪在香港遇到险境,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在内容上,我们也并不照搬PC端的新闻,很多纯国际新闻对于微博上的粉丝来说并不吸引人。有些时候,你发现在傍晚或晚上分享一些如何烹饪、周星驰的电影合集等等,也特别有量。

2.微信运营:留悬念,帮助读者表达情绪

我现在特别认同一句话——微信公众号是个社交货币。

这句话也是我2016年刚到环球网时,某大号旗下一位比我年轻的前辈传授给我的。

我们现在每天发自己朋友圈,其实都是在朋友圈里运营一种人设。比如你分享侠客岛的文章,那别人会觉得你是一个知识分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一看就是“岛上”的人。

而关于微信公号文章的传播,我最快想到的词是情绪。因为你的内容除了讲述“情况”,还要考虑“情况”可能引发的情绪。

与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相比,微信公号文章更偏向于情绪的传播。有些时候你会觉得,起一个微信标题实际上是在替你的读者做情绪的表达,你觉得写的这句话就是他内心想说的,那么他看过后就很有可能转发。

如我前面所说,客户端标题一般是“实题”,微信标题则要“虚”一点,要留悬念、要吸引人点击,但这招用在微博标题上就特傻。因为微信文章你得点击进去才能看到内容,这时悬念是有效的,但微博的标题和正文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这时候再故弄玄虚就是智商下线了。

环球网微信经过这几年的沉淀,我觉得有几个值得称道的地方,一个是坚持新闻性,我们发布速度快,但不做随意任性的解读,评论坚守正直正确的三观。

2018年7月泰国普吉岛沉船事件,中国游客伤亡惨重,环球网最先报道了事发地查龙码头当天早上悬挂绿旗的关键事实,尽可能去还原真相。

7

戳此查看新闻:大家都在看普吉事故的心碎视频,我们却有个惊人的发现

类似的新闻我们做过很多,有时候,有些新闻当事人的遭遇会让你很有感触,采访完他们会觉得人生无常。这时候我便经常提醒编辑两句话:

对自己的笔,充满敬畏;

对笔下的人,心怀怜悯。

8

另外一个就是勤奋。翻译过来是不睡觉。过去3年多,环球网微信公号经常在夜里两三点、凌晨四五点发布。

比如当年朝鲜驻马来西亚官员李忠哲被遣返,他被怀疑与“金正男遇刺”事件有关。直到夜里11点,我们才得到消息说他要到北京转机,朝鲜政府要在首都国际机场开新闻发布会。

主报环球时报的记者白云怡连夜赶到机场参加记者会,过程也有些波折,改到了朝鲜驻华大使馆进行。在记者会结束后,我们的女记者就蹲在路边的马路牙子上用笔记本写稿,当编辑修改完成发布时已经到了凌晨5点多。

戳此查看新闻:今天凌晨你熟睡时,北京来了位“国际重磅人物”!

她是环球时报非常优秀的记者。那个晚上不仅是她,环球网微博、微信、PC手机网值班编辑都没有睡觉。

后来,编辑问我不睡觉是图什么?那么晚发布意味着阅读量会很低,究竟谁会去看?我说图的不是阅读量,而是为了养成读者的一种阅读习惯,以后当他们适应了就会知道,只要有大事发生、不论几点,环球网都是最可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媒体之一。

 
媒体与平台的关系:
流量与内容间的共生

如果一个媒体不掌握自己的平台,那我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它的处境——“悲凉”。做客户端是很烧钱的,环球网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环球TIME”这款我们自己的客户端上,我们每天很多原创新闻内容,需要推送到以腾讯新闻为首的渠道上。如果拿报纸做比喻,那我们就像是编辑部,腾讯新闻等资讯平台就是我们的发行部。

作为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内容生产部门,我们的核心诉求是产出的东西能够被更多读者阅读,可以被更多渠道平台第一时间推送。换句话说,我们要追求环球网内容品牌的影响力。

而平台不止面对我们一个内容生产者,还有很多人同我们竞争。他们有可能快讯比你发得快,或是稿子比你更深度、更有料,你很可能每天都要面对“感觉自己的内容很不错,但就是没有被大渠道推送或弹窗”的气馁。

有些时候也会令我很疑惑,明明环球网翻译的特朗普讲话全文更有文采、更生动,为什么渠道不推呢?这时候也会在对接群里和对方的编辑沟通。但结果往往会让你发现,作为内容生产方的副总编,在文章是否被推送问题上的决定权并不如对方的发稿编辑。这也很正常,因为那是人家的平台。

但有的渠道也会很重视优质内容生产者,保证双方处于互利合作,共同进步的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渠道和环球网会更像是同一个编辑部,我们盯控不过来的选题,渠道编辑会提醒。比如我们与腾讯新闻间的合作就是如此,当然人与人交往的因素会起很大作用。

9

环球网与腾讯新闻伙伴们的日常

环球网与渠道间的合作不仅局限于新闻的发布上,联合出品内容栏目也是一种很好的结合方式。比如我们与腾讯新闻合作的新闻栏目《环视全球》。这个栏目包括国际媒体头条速览和新闻事件深度解读两个版块。

栏目中的深度长稿需要编辑有自己的逻辑思维,通过撰写这些新闻文章,平时以写快讯为主的环球网编辑们就有机会锻炼自己写长稿的能力。

未来媒体与平台的合作的机会,我认为应该在组织和资源层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比如我们网站没有那么多钱投入到不产生利润的内容部门,所以编辑们很少有出境采访的机会,每一次出境采访的机会很珍贵。

未来可不可能媒体与平台双方就一个重大的新闻系列报道(比如美国大选)共同出人、出钱,一起出去做一档内容节目,平台方拿走内容的独家播放权,我们则能让编辑和记者有机会、有钱去长经历、见世面。

 

谈环球的香港报道与付国豪

关于此次香港报道,我想说的不止是付国豪。

在国豪出事前,环球时报-环球网已经有很多位记者在香港一线采访,包括范凌志、陈青青、赵觉珵、杨升、王聪、白云怡、王雯雯等等,到现在已经有十几批次记者去香港。

他们中很多人尝过催泪弹、辣椒水的滋味。环球系香港报道能比较显眼,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很多关键性事件中,我们的记者够勇敢,能够直接闯进新闻一线。

国豪是环球网自己派到香港的第一位记者,出事前表现就已很出彩,拍了几个很成功的新闻视频,在两微上都传播都很好。他出事那天是8月13日夜里,我们在证实国豪已经脱离险境后发了一篇文章《对!这就是我们记者和英雄》,阅读量超过了200万。

0

我做了这么多年新闻,从来没有像那天夜里一样觉得自己在打仗。除了惊心动魄,伴随而来的还有很强的内疚感。因为人是你派出去的,你在很长时间里都不能确定他是否安全,就老会想如果真出事了怎么办?一开始人的反应是懵逼了,然后才慢慢回过神来处理。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天夜里所有在办公室的编辑都没走,第二天早上来上班的人发现我们都没有走,就到楼下去给我们所有人买早饭,那时你会觉得这个团队是温暖的。

那天夜里我们1点20左右发出去的文章,你会发现有很多人没有睡觉,即使是一些平时老对环球说些怪话的人,那个夜里也在转发你的文章。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儿上,内地民众的爱国与团结让我非常感动,那个夜里我就一个感觉——做中国人真好、真温暖。

第二天早上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升起来,整个天从黑变白的那个过程,你就觉得做新闻还是挺NB的,就这一宿能吹一辈子。

11

最后我想说,环球时报是1993年1月3日创刊的,到现在马上27年。环球网2007年上线,马上也要12岁了。我们这批环球人,实际上是在传承过去十几二十年里一批批环球人留下的东西:爱国、维护国家利益,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三观。

所以我特别感谢付国豪,在那样危险的环境里,能喊出“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这样“刚”的话语。

他让人看到了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的品格,也拉高了外界和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这是一个出过英雄的新闻网站,它的新闻产品要配得上自己的人设。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腾讯媒体研究院(ID:TencentMRI),未经作者许可,静止转载。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258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