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之下,消费者不再单单只关注产品的功能,而是开始在意附着在产品功能之上的诸如口碑、文化、逼格、人格魅力等灵魂性的东西,从而建立情感上的无缝信任。这种建立在产品与粉丝群体之间的情感信任+价值反哺,共同作用形成的自运转、自循环的范围经济系统,就是现如今受人热议的社群经济。
那么,社群经济本身存在着哪些特点?
1、情感连接
社群能给一群有共同价值主张、等同趣味的人建立情感关联,使得他们能够产生点对点的交叉感染,并且可以协同行动产生叠加能量,从而合力创造出涌现价值。
2、利益联结
社群本身也是一种组织形态,要维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转,系统内的每个个体都能产出价值和获得收益,而且系统本身还会进行周期更迭。就像人体内的细胞一样,每个细胞都应该获得营养供给,死去一批细胞,要有新的细胞补位,从而保证组织体的结构完整性。
3、范围经济
社群本质上是一套小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社群本身是要有自生长、自消化、自复制能力的,并不以中心化的永动机来牵引导航。
社群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人际关系。
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孩子们愿意天天在广场上撒野,成年人则希望找到有同类的角落。这是互联网社群得以存在的理由。
一个人可能生活在不同的社群里,喜欢财经的人在一个社群,喜欢高尔夫的人在一个社群,喜欢旅游的人在一个社群,每年有一百万净资产可以投资的人在一个社群。
一个人会有很多爱好、身份和标识,他可能生活在很多的社群里,但在同一个社群里的,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一定是互为认同的。
能够将人从广场上拉到社群里的,只有内容,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手段。因此,社群的红利属于内容者,而非连接者。
将社群应用到商业上,有三大意义:
其一,社群能够让消费者从“高速公路”上跑下来,形成真实的闭环互动关系,重新夺取信息和利益分配的能力;
其二,社群让互动和交易的成本大幅降低,从而令优质内容的溢价得以实现,而消费者的支付也得以下降;
其三,社群能够内生出独特的共享内容,彻底改变内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单向关系,出现凯文·凯利所谓的“产销者”。
阿里或京东并没有改变商品与人的关系,微信也没有改变信息与人关系,但社群模式也许可以。
我们甚至可以把社群经济,看成是一种后市场经济模式,即所有的交易互动,先是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前提下,“商品—人”的关系倒置为“人—商品”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里,内容的大规模定制和生产的柔性化终于实现了。
在社群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将马化腾的公式优化为:互联网=连接+价值观+内容。
连接者的互联网是平的,内容者的互联网是有价值观的,这就是新世界里的两种玩法。
价值观的嵌入,将微妙地改变平台的流量分发模式,以内容黏联的方式把人群切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连接者的作用将以基础设施提供者的身份出来,社群的黏联度越大,超级平台连接者的话语能力越弱。
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可,对于拥有价值观的族群最有效果,也就是说,理性中产及知识爱好者会在未来的社群经济试验中成为最主流的势力,在这个意义上,“得潘空叩锰煜”的互联网铁律变成过去时。
以价值观为驱动力的社群,将是去中心化和自组织化的。
内容而非偶像是核心所在,圈层之内的专业者被尊重,优质产品——无论是精神层面或物质层面——的价值被放大,借助互联网的工具革命,社群的扩张会惊人提速,而真实交互的边界成本却不会提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容者的春天”。
在2016年,认知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将让工具变得越来越智能和高效,连接者霸权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但新的社群模式和技术进步将催生无数新的可能性。
构筑自己的核心内容,尽量把连接的成本降为零,同时建设属于自己的社群——这便是社群经济的战略诉求。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