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万平方公里的黑龙江,每一寸黑土地都给与了他创作灵感。他就是被誉为“东北文艺复兴一杰”的“老四的快乐生活”。
要说老四最出名的视频系列,一定是《酒桌上的故事》,那句“我提一杯”也成了互联网流行语,李诞就曾接此梗调侃一番。
网上有人戏称他:守着寒冷北境,吃着豆角焖面,喝极烈的老白干,搞严肃的创作。
老四是谁?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人气和影响力?
“老四”是谁
1986年,老四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一个普通家庭。
18岁那年,无背景、无文化、无特长、无人脉的老四通过朋友介绍,知道一家向日本输送务工人员的中介公司,当时去日本打工挣得比在当地要多,老四决定只身前去。
去之前想得挺好,到了发现确实不容易。人生地不熟,不会说日语,刚开始只能做最简单,不用沟通也没人愿意做的活儿。两个月下来暴瘦了60斤。生病也不敢去医院,怕跟大夫说不明白,后来他就在家拿个电子词典,把每个单词打进去,写在一张纸上拿给大夫看。
性格外向的他就喜欢聊天,喜欢热闹的地方,但到了那儿,下班就是回家睡觉,后来买了电脑,看连续剧,《马大帅》一到三部,循坏看,看了得有一百多遍。
在日本坚持了几年,期间虽然因为表现良好升了职,也转为了正式社员,但同事的排挤,领导的施压加上孤身一人远在他乡,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他崩溃了。
平静下来,他开始思考究竟想过一种怎么样得生活,相通后,他决定回国。回来后就开始做快递,接下来按正常的生活轨迹,结了婚第二年也有了孩子。
2017年短视频开始流行,一时兴起,老四让媳妇儿给他录了一段模仿韩国人吃饭的十几秒视频,上传到了快手。晚上再打开看,一下子多好几百个粉丝,视频浏览量也上了几万,这一下子给了老四继续拍下去的动力和信心,之后的模范日本人吃饭,再到模仿大家熟悉的网红,直至演变为现在成熟的日常生活系列剧。
如今,老四的抖音粉丝155.2w,快手粉丝53.5w,评论区天天催他更新视频,讨论起剧情的激烈程度甚至能吵起来。
老四的视频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连续刷完他的全部视频后,我们来聊聊老四的视频为什么会这么上头。
人物细节的捕捉
细腻、准确而克制,是老四的表演特点。如果说演员在一部影视剧中分饰两到三个角色,会被称作是体现自己演技的光辉时刻。那么老四“一人饰多角”的演法,专业演员看了也绝对会赞赏不已。还可以这样演?!
不过,尽管每个角色都是同一张脸,但当他们出镜时,即使没有字幕提示,大家也绝对能一眼看出这个角色的身份。这个是丈母娘、那个肯定是闺蜜、这又是公公...“老四的快乐生活”,就像是一部东北家庭伦理短剧。在他的视频里,刻薄的的丈母娘、随和的老丈人、温顺的媳妇,没出息的女婿,长舌邻居...作为短视频界“一人饰多角”的抗鼎人物,老四凭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宇宙。
在模仿洗浴中心对话的视频中,胳肢窝夹小皮包,左手手串儿右手勾车钥匙,中年男人的气质被老四拿捏得死死的。
菜市场卖茴香的大姐,不说往里搁了多少菜,单搓塑料袋沾的口水起码有二两。
还有大清早在包子铺喝白酒的男人,三个大包子一个茶叶蛋,看他呲溜牙缝和抽抽鼻子那几下,仿佛闻见了大哥身上的韭菜味儿。
鲜明的语言风格
“酒场面”系列属老四作品中最具特色且含义丰富的作品。每个生活在北方的成年人,都要学会一门叫“酒桌文化”的必修课。可以说,如果不懂在推杯换盏间察言观色,那你就算基本告别了成功学。
没有这个肚子都不配称为东北酒桌之王。“酒桌”系列有四个主角,当地著名社会人二哥,二哥的弟兄,二哥新勾搭的老妹儿,老妹儿的闺蜜。而整场“酒桌游戏之王”,非二哥当选。一次酒局中,二哥的兄弟带来一个小老妹儿,二哥一眼就相中这个娇羞可人的姑娘。而老妹儿此行前来的目的也不单纯,她想托二哥利用他的人脉,给自己的母亲在县医院找个专家看病。
酒桌上,老妹儿不经意间提了一下肩带,气氛瞬间变得粉噗噗。老妹儿也了解二哥的脾性,该有的含蓄,该撩的肩带这些前戏做足后,直奔主题。
二哥为了泡到老妹儿,也的确花了不少心思。第二天就给熟人打了电话,打通了和县医院主任的关系。而二哥在其中“唯妙唯俏”的表演也可以说是人情社会求人办事的教科书示范。首先:客套一番,放低戒备。“老弟嘎哈呢,想你了,啥前儿出来喝酒啊?”
第二步:循循善诱再抛出主题。“那我问你个事儿啊,医院有熟人不?”
第三,豪爽邀约,表示感谢。“哪天出来喝点我给安排啊”。
事情办成后,为了感谢二哥,老妹儿也识相地读懂了二哥的暗示,顺理成章做了二哥的情人。二哥作为佳木斯当地人脉圈的核心人物,举手投足间都充斥着社会大哥的气质,既能跟你笑呵呵,打架时也丝毫不留情分。“我提一杯”梗也在老四的带领下,突破东北文化语境,走向全国。
“我提一杯”既是酒桌上说祝酒词的开场白,把喝酒和办事之间的沟壑联系起来,也是交际场上的一个暗号。这个暗号能折射出整个北方地区的酒桌文化。交易,秘密和故事都混在酒里,随着酒杯的碰撞一干而净。
平淡日常的家庭写真
据统计,老四视频中,总共出现了30多位人物。视频中的人物都是普通人家的两口子或互相看不顺眼亲家。剧情内容真实到每条下面都有人评论:老四你是不是又扒我家门缝偷听了。
比如大丰着对年轻夫妇,虽然平常会拌嘴,但日子过的还算滋润。媳妇生完孩子后,小两口商量开一家水果店,为了能顺利开起来,丈夫问好兄弟借了三万块钱,由于未在规定时间内还钱,好兄弟的霸道媳妇上门讨债,把大丰说的无言以对。
此外,“产房”,“坐月子”系列也堪称经典。心疼闺女的丈母娘,主张刨腹产,不想让女儿遭罪。
婆婆只惦记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守着“顺产对胎儿好”这个中国传统歪理。
生完孩子后,关心产妇疼不疼的也只有她妈妈。
婆婆只会关心孩子渴不渴,饿不饿。
回家坐月子,只有亲妈会问你想吃啥,婆婆只会关系你吃啥能下奶。
人无完人,不论是公公婆婆,丈母娘还是姐姐姐夫,虽然各有缺点,但都让你讨厌不起来。因为他们就是我们千万家庭的一个缩影,有点自私,有些偏心。
用户自传播
“老四的快乐生活”已经演化出了多个连续剧,如“八口之家大聚餐”,“还原女婿在家”等等。
因为剧情都是日常琐事,且与生活贴近,加上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配合老四高超的演技,又如电视剧一般在关键时刻结束,留下悬念吸引用户持续关注。每集就几十秒到一分钟,也不会产生疲倦感。而且当你遇到一个特别喜欢、有相同想法或观点的内容,你是不是也想要分享到其他平台。
正是凭借接地气的视频内容,以“情绪”为切入点引起共鸣,造成了用户自传播的行为。 借用我喜欢的一位作者对老四的赞誉:老四是天才的演员,他是有艺术直感的表演者。优秀的演员用公式用计算器得到结果,天才的演员看一眼方程就知道结果,让他解释推演过程,他会迷茫。老四就是这样。
“土味文化”为何走红?
细心观察,最近两年“土味文化”呈现井喷式爆发,如今的草根网红多数都匹配“土味文化”。 先了解下“土味”感有哪几方面构成?
1.粗燥感
粗糙感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不加修饰的表演,另一方面是拍摄、后期技巧的粗糙。
2.方言口音
口音有暗含着乡土文化的信息,并且在以往常常会被认为是落后地区的象征,也因此口音方言也被称为“土话”。而随着地方文化的传播及尊重文化差异性,口音方言开始有了不同的意义,有时候甚至能形成反差萌的感觉。如前几年刷屏的“蓝瘦香菇”。
3.口头禅和动作
“一给我里giao giao”,“大家好我是陆超……真好”......这些都是具有个人识别度的口头禅。
不光是口头禅,往往他们还拥有一个招牌的尴尬姿势,比如雄鹰高飞的摸头、giao哥的啵嘴,正因为姿势略显怪异尴尬,让观众有种奇妙的恶趣味体验。
4.不自觉
土味视频网红们往往会不经意间露出其“土味”(或假装不自觉)。
“土味文化”的爆发,有以下四种原因:
一.视频拍摄工具的便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二.娱乐圈明星的单一审美趋势,帅哥美女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三.抖音,微博自媒体的兴起;
四.接近生活,零距离感。
以小品为例,有“小品王”之称的赵本山,其作品多以乡土农村主题为主,多反应农村生活和城乡差异,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最近几年,以喜剧脱口秀《欢乐喜剧人》这一节目为代表,已经很少见到农村题材小品,节目选材多以都市,虚幻类为主,这更符合年轻化潮流。
除了小品,影视、网络、电视都有明显偶像化,精致化趋势。影视作品里,“土味”草根流派中知名度较高的明星也就一个王宝强,半个黄渤,像“如花”这种丑角在喜剧作品里也不多见。
由于经济生活环境的变迁,和大片资本市场的操作,造成了这种主流审美的趋势改变。正是这种环境变化,使得网生土味视频达到大规模爆发。
有人调侃东北重工业是烤串,轻工业是喊麦,但却忽视了这里曾给全中国带去最欢乐的笑声,也埋藏着全中国最严肃的灵魂,北方人的精神乌托邦都源于这片黑色幽默的土地。
当老舅通过“左边画个龙,右边画彩虹”带领东北文化再次席卷全国的时候,真心希望老四这样的“民间艺术家”也能顺着这趟东风,前途更加宽广。
本文由 @张亢亢 原创,微信号(justjustzh)。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  本篇文章属于爱盈利原创,如需转载:1、网站端请注明出处,并在文章中附带原文链接。2、微信公号及其他自媒体平台需联系授权方可,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