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以用户认同为目的,如何构建自循环的社区文化?

来源:网络 307358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而线上的文化消费也随之蒸蒸日上。互联网社区的不断成熟使人们把过去投入在线下的时间精力开始转移至线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自己的网络社区。线上社区带来的便捷是显著的,个人基于自我认同在网络上融入社区获得了群体认同感。 而对于社区运营者来说,社区从最开始的冷启动到未来的用户增长以及活跃度,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如今我们发现,许多热门的社区例如:虎扑、B站、抖音,都拥有独特的社区文化并支撑着社区的用户增长以及活跃度。 网络虽不同于现实生活但也来源于现实生活,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是可以运用到网络社区运营中的。 本文将从个人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角度入手,通过社区文化景观搭建、模因的产生与病毒式传播等方法,试图去阐述构建自循环社区文化的逻辑,最终减轻社区运营成本。 以用户认同为目的,如何构建自循环的社区文化?

一、从自我认同到群体认同:网络文化社区是如何诞生

1. 自我认同引导着个体行动:我是谁?我需要什么?

根据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的核心意义在于自我的反思性交流。现代社会,由于信息的快速扩容,塑造的个体的千变万化。现实生活的规则不断变化,个体的心中很容易对现实产生焦虑和不安。这种不安便是来源于自我认同。 互联网时代,个体拥有更宽泛的自我表达途径,可以选择反思自我并与他人交流的身份建构方式认识自我。 个体的自我认同来源于内心的主观需求,经由日常生活经历向内用力,表现为对理想未来的美好期望。即使这种理想化的期望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在自我认同建构过程中也能为个体保持前进姿态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在自我认知系统的作用下形成个体的反思性交流活动。 在吉登斯看来,“它是依据个人其经历而产生的,作为反思性理解到的自我 认同在这里仍设定了超越时空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就是这种行为行动者具有的反思解释的连续性…… 成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反思行动者,还必须具有相关个人(如利用到自我和他人时)的概念。自我反思可以表现为两种:一种为“个体反思”,另一种为“与他人交流”。只有“个体反思”与“他人交流”统一的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自我认同的构建。 对于一个个体来讲,实现其对自我认同的认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线下的限制现实生活中很难满足。而为了去寻找这种自我认同,网络社区提供了强大的便利。 在网络社区中,一方面通过社区所展现的“景观”,不断地去观赏内容甚至创作内容来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在社区中通过与他人交流来确认,最终完成自我认同的构建。例如:一个动画爱好者在会为了寻找自我认同而去加入B站、S1论坛、Bangumi等类似的社区,并在社区中活动来完成自我认同。 综上,网络社区的个体便是通过这样的逻辑来加入社区甚至创办网络社区。

2. 理想化的自我认同:网络上从来没有真实的人

欧文·戈夫曼是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他提出了“社会拟剧”理论,将注意点放在最基础的日常生活中,观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分析个体如何在其所处的环境下使用符号意义进行角色表演。 在他看来,整个世界就像是一个非常大的舞台,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个体都是其中的表演者,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个体在实际表演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互动效果,会采取种种方式展现自己更加良好的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刻意营造出更有利于理想化自我表达的一种主观形象。 个体在寻找自我认同的同时,难免会产生认同的差距,使个体并不满足现阶段的自我,他们会更倾向表现出自己心中更加理想的状态来填补这种认同的差距。这种急迫感正是源于逃避现实生活而来的,网络是他们唯一的避难所,即便有差距也要融入。 网络社区的文化不可能会让每一个新加入的个体满意。初期的社区文化取决于运营者,而社区成熟过后则取决于社区中的每一个个体,这就使得个体在网络社区中寻找自我认知难免会有差距。 由于网络是虚拟空间,这里可以更加便捷的创造出完美的个体形象,甚至不惜欺骗自己蒙蔽自我,从而让实现自我认同更加便利。例如网络社区中个体常常美化包装自己,无论是身体形象还是言行举止都具有一定理想化。

3. 群体的塑造与边界:认同是社区的护城河

社会心理学家泰斐尔认为个体认同表示为对个人的认同作用,代表个体所具有的个人具体特点的主观描述,是个体特殊的自我参照;社会认同表示为社会的认同作用,代表由一个社会类别的全体成员获得的自我描述。 泰斐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基于这一定义可知,“社会认同”理论最初研究的对象就是群体成员身份,群体成员们会去追求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通过内群体和相关外群体之间的比较而产生。泰斐尔还发现,个体如果没有在内群体里面获得理想中的社会认同,会想方设法地进行群体间区分活动,达成让自己更加满足的社会认同。 用户在建构社会认同的过程中,交织着差异性的比较和同一性的确认,认同的边界强化了社区成员的共同心理,修正、完善了用户对“我们”的定义。 同时,媒介也充当用户建构认同时重要的背景。比如:在用户社会认同的建构中,长期的社区环境浸染中,用户群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媒介使用习惯,长期环境的影响带来的是对社区的依赖,对外群体的抗拒,以及对自身特质独到的 理解。用户自己充分生产着社区的内容,和社区维系着融洽的“精神缘”,从而寻找到在网络空间的一片居所。 例如:形成边界之后,B站用户们需要通过比较群体间的差异性得出偏向于所在内群体的优势认知,借由积极区分原则继续提升对所在内群体及群体成员的积极评价,建构起群体认同感。通过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基础维度,在B站中ACG文化建构了身份并达成身份认同。 在自我认同层面,ACG爱好者基于自我的反思性交流构建“理想化自我”,内化心理进行“角色塑造”、“情感投射”,并将反思性心理外化呈现为一系列日常的实践活动,通过“与他者交流”的统一达成自我身份的认同; 在群体认同层面,对应“社会认同”理论的三个原则,ACG爱好者确立了边界意识,将B站当作边界内群体,把“我们”归为一类,划分与外部群体的边界,区别于同类的其他ACG网站间的差异性,积极区分于其他群体,强化边界并提升内群体归属感,达成群体身份的认同。我们常常会看到的鄙视链正是如此。 以用户认同为目的,如何构建自循环的社区文化?

二、社区文化景观的搭建:建立用户社区认同

1.  景观社会概念的引用:用户看到的是什么?

居伊·恩斯特·德波是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激进左派思潮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于 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一书是其最著名的学术论著。德波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聚集,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转化为一个表象。” 德波著作中景观这个词(spectacle )出自拉丁文,我国学者张一兵曾解释说,其意思本身是“去看”和“被看”。 这里面的“景观”并不指的是单纯的建筑景观,而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视觉观感所传递给大脑的意义。例如:现实生活中的广告、电影、书本,都是其创造者所打造的景观。 景观由于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正在不断变的真实,甚至超越真实,谁控制了景观就控制了现实。例如: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各种媒介(手机APP、电视)来知道新闻,而不是去现场真正亲眼看到新闻的发生,这就导致了几乎大众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感受都源自于新闻报道。 还有我们经常会看到年龄大的中老年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公众号的文章去相信一些不科学的医疗手段,而不是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这都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景观比真实更加真实,更容易接受。 因为景观社会的特性所在这就使得景观社会成为了“视觉”的战场,是争夺个人“关注”的较量,每一种景观创造者都希望通过景观传递自己的价值。而作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世界来说,这种博取用户关注的较量早已开始,并且越演越烈。

2. 亚文化是互联网社区的基石:每一个社区都是一种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来表达自我、介入和影响社会的文化实践,它与社会主导文化之间既具有相异的、抵抗的、偏离的一面,又具有互动的、依赖的、融人的一面,并构成社会总体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分。 虽然网络亚文化族群无法占领太多的主流空间,但却以其潜在的扩张力和影响力,逐渐在与主流文化的对弈中获得专属发展空间。在互联网虚拟性、自由性、互动性等特点的影响下,网络亚文化的草根化、去中心化、多元化、娱乐化等特征充分显现,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我把互联网中的亚文化主要分为两种:
  • 一种为早前先于互联网繁荣的今天就出现的亚文化,例如泛ACG文化、球鞋文化、说唱等等;
  • 另一种便是源于互联网培育起来的文化,例如李毅吧、知乎、抖音等。
第一种亚文化是现实生活中原本存在的,是较早的亚文化,由于他们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容纳,为了自身的发展将该亚文化的阵地转移至互联网社区。但是这种亚文化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力量分散,在早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相关社区成立,例如:B站。 B站诞生开玩笑的说是A站用户徐逸出对于A站服务器的不满,因此成了B站。如今距离B站成立已经过去了10年,当时ACG领域的亚文化网络社区如今活下来的屈指可数,B站成为了这个领域的老大。现在来看类似B站这样较早的亚文化社区基本已经成熟,而更多的机遇在于新时期由互联网培育起来的亚文化。 第二种由互联网培育起来的亚文化主要分两类:
  • 第一类为人为培育的社区亚文化,例如:抖音、知乎。
  • 第二类为自然发育的无形的亚文化,例如:类似背锅吧、李毅吧等各式各样的贴吧文化、还有“菊文化”“六学”“7学”这样有一定时效性的亚文化。
我认为,如今在互联网中那些自然发育起来的亚文化往往都是依附于人为培育的社区亚文化之中。例如:“菊文化”在微博中呈现的是感情化的宣泄和娱乐,而在知乎中则带有一定理性讨论的味道。 如今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活跃用户都在消费着亚文化,这充分的说明亚文化作为文化本身不仅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并且还赢得了用户的“关注”。而对于网络社区来说,如何通过社区的景观搭建让亚文化充分在社区中生根发芽是最为关键的。

3.  构建独特社区文化景观要素:如何得到用户对社区的认同

(1)参与感 参与感是建立社区文化的基石。早期的社区内容主要由运营者来打造,而增加参与感便会使用户更加主动的参与社区建设,减轻运营负担,强化用户认同。我认为打造参与感的核心在于一是低门槛,二是高回报,两者相互促进。 何为低门槛?
  • 首先要强化用户的感知能力,表面工作要做好,满足好用户的虚荣心。例如弹幕这种形式,用户发起一个弹幕之后能立刻感知到自己的操作;用户发布一条内容能够立刻出现在首页上,等等。
  • 其次要减轻操作成本,用最快的方式让用户感知到、体验到。例如:小米曾经在B站举办过“鬼畜”大赛,官方给出了很多鬼畜素材,虽然很多参赛UP主并没有用到,但这的确降低了活动的参与成本,并及时的被其他围观用户感知到。
  • 最后是亲和力,要和用户做朋友,在表示形式上去掉与“利益”相关的词语,多用人称的视角来面对用户。例如最近火箭军开通了两个微博帐号,其中一个帐号采取“东风快递”这种网友创造出来的名称来增加与用户的亲和力。
何为高回报?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和尊重需求是人两个最高层次的需求。上文提到,网络社区本身就是一种亚文化,用户往往在现实中缺乏认同感而来到网络上社区的。对于运营者来说应该给予来到社区用户的尊重,例如:小米曾经举办的线下“爆米花”活动,将城市里孤立的个体米粉聚在一起,不仅使米粉获得了尊重,还强化了米粉群体的认同。 (2)KOL 众所周知每一个社区都会培育自己的KOL,他们的优势在于参与社区建设劣势便是他们会对用户造成很大的影响。培育KOL的核心是参与感,降低参与的门槛,提高参与的回报,普通用户就会转变为KOL。 KOL是社区景观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社区需要百花齐放的景观,KOL就需要具有不同属性。虽然从运营者的角度上来说,KOL本质上是用户,并不能对其一言一行产生影响。但运营者可以从培育入手,去发现独特的KOL并展现给用户。 相比普通用户,KOL更加注重参与感中的回报,满足KOL的需求心理会巩固KOL的社区认同。例如B站会给粉丝数量超过10万和超过100万的UP主颁发纪念牌,在前段时间还评选出了百大UP主。而知乎则基于社区的分享知识的价值观,每年会举办“知乎盐 Club”,KOL通过现场知识分享获得了极大的参与感。 KOL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因此他们塑造的景观(一言一行)往往会影响着大部分用户。他们掌握着传播重要信息的渠道,积极关心参与网络社区重大议题,敏锐的思维和强烈的表达期望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作为“意见领袖”可以产生改变网络社区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力量,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运营者与KOL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维护好与KOL的关系是社区避免用户流失的保障。 (3)语言词汇 特定的语言词汇具有内容短,易识别的特点,是群体认同的主要载体。例如:知乎体中的词汇“谢邀”“利益相关”“XXX是什么样的体验?”“如何评价XXX?”这种简短的文字几乎只会出现在知乎社区中,用户在浏览内容时会对这些词汇产生共识,潜移默化的认为这是社区的规则,自身也开始使用从而加强了用户认同。 (4)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网络社区的灵魂,这个群体的态度,更是传达给外界的印象。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运营者不断地培养维护,例如:B站和虎扑都通过答题来提高门槛维护社区价值观。 价值观是可以利用好的,例如:“虎扑直男大战吴亦凡饭圈”事件。该事件大的背景是很多男性群体对于类似吴亦凡这样的流量明星的不爽,但却没有大规模的表达出来,是一股暗流。而虎扑在事件爆发后所采取的做法是主动出击坚决捍卫社区的用户,在网络上打响了这场论战,使虎扑的名气大增从而让更多认同虎扑价值观的用户加入虎扑。 社区价值观一旦形成则很难摆脱,类似一个拿不掉的标签。所以从价值观树立阶段时,要尽力贴合更多人认可的观念,而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5)社区形象 社区形象包括社区给予用户的视觉体验,以及虚拟形象和周边商品。 颜色往往表达着一种象征意义,例如:知乎的界面的蓝色色调有着理性、客观的意义;而B站粉色色调则具有可爱、萌、亲和的意义。 虚拟形象是社区价值的体现,对于社区也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我认为对于虚拟形象的选择标准有两点即社区价值观象征和亲和力,例如:在运营虚拟形象时,B站会为22和33进行官方设定,基于社区认同的原因会激发社区用户的二次创作。 周边是社区的文化的体现,用户购买周边是一种认同行为。卖周边一方面可以有着识别用户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收入。 (6)独特的内容以及内容形式 社区的内容是用户主要浏览的对象,好的内容和内容形式是培养用户习惯的关键。例如:B站的评论区的评论是比较精彩的,有科普评论、刷梗评论等,这些评论有时甚至比视频本身的内容还要精彩。 社区内容一定要有亚文化并且对其不断发掘,这里不仅指的是社区内的亚文化更是无形的亚文化例如“两开花”“7学”等。 “7学”源于英雄联盟职业选手明凯,因为一些原因7成了他身上的一个梗,广泛传播在英雄联盟玩家心中。在B站凡是与英雄联盟相关的视频,大家都会争抢7楼,编造有关7的内容。 类似这样的亚文化会在社区内容中会产生一种身份识别,从而促进更多的用户来进行玩梗、创造梗。 以用户认同为目的,如何构建自循环的社区文化? (7)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是群体认同的作用,一个名称、一个符号类似于旗帜一样是每个社区用户心中对社区的认同。例如:虎扑的的JR、知乎的知友、B站的 bilibili干杯=( ゜- ゜)つロ都带有一定的身份识别作用。 (8)个性化 上文提到个体在寻找自我识别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理想化,作为网络社区便可以依据社区的定位满足用户对理想化的追求,例如:匿名设计平台Soul。 在Soul上用户不可以上传头像但可以选择官方提供的头像,这使得每一名用户都是平等的,都可以选择理想化的头像。虽然这些只是单纯的卡通头像,但是在有些用户的解读下每一个头像都代表了暗藏下的性格,以至于引发了不小的反映。最近Soul推出了捏脸功能,这使得用户可以充分的理想化自己的社区形象不至于被过度解读标签化。 以用户认同为目的,如何构建自循环的社区文化? (9)论战 没有争吵就没有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会去围观打架,网络上也是如此。上文提到的虎扑用户大战吴亦凡粉丝,便是成功利用争吵赢取了站外的大量关注。 而社区内可不可以呢? 我们都希望一个社区有良好的社区欺负,尽力去避免争吵。因为这种争吵不但会破坏气氛,而且还会在论战过后损失战败一方的用户。但是如果把论战设定在控制范围内,是不是会产生好的效果。 例如:B站每年都会举办的“动画角色人气大赏”,通过投票评比出该年度人气最高的动画角色。这种论战激发了大量用户的参与,在该活动的时间段(甚至动画播放时),我们会发现有大量的用户自发的建立“应援群”积极为喜欢的角色拉票,甚至跑到了诸如网易云音乐类似的其他平台。论战通过激发矛盾引发了大量的关注。 好的论战还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其中最知名的便是“2018AcFun老婆总选”,在这次评选中最终票数最高的竟然是“孙一峰(男)”。孙一峰是前电竞选手,由于cos过D.VA(女)便被网友提名,在网友们不断的传播下票数成功超过了新恒结衣等实力选手登榜第一。这次活动引发了大量的关注,给了半死不活的A站一丝生机。 (10)感情舆论 社区内部的舆论环境很多时候会被一些突发事件所改变,处理不好会撼动用户对社区的认同。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在其书中《弱传播》提到,现实生活中的强者往往是舆论场中的弱者,而现实生活中的弱者则是舆论场中的强者。 对于网络社区来说,社区的运营者往往是处于强势地位,其言行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众人所指责的对象。我认为运营者在社区中应减少存在感,并且以弱小的形象展现给用户。例如:运营者可以将社区中的ID取名为“小XX”“XX娘”类似动物和女性化的形象,会不会让用户更加容易接受和宽容。 舆论场上是讲情不讲理的,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道理是说不清楚的,大家只会在乎感情。例如:小米9首批开放购买中,小米官方以53秒售空为噱头并且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尽管小米官方一再表明已经加大对产能的投入,但依旧引发小米用户的不满。 这就是因为小米在发布会中用“现货”的字眼拉高的用户的心理预期,在抢购中很多用户由于没抢到已经产生出很大的失望情绪了,而小米却还在炫耀,这样的行为无论再怎么解释也是无用的。所以在面对社区用户时,拉低用户预期,说到做到,打感情牌,才能在舆论场中站到有利位置,减少用户认同的流失。 以用户认同为目的,如何构建自循环的社区文化?

三、由模因带来的认同:造梗、玩梗是社区文化的名片

1.  模因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基因:社区文化的基因会因用户认同发生传递

牛津大学著名的进化论生物学家理查德 . 道金斯在其1976年的专著《自私的模因》中,使用模因一词,阐述人类文化的传递问题。他认为,在文化传递中, 复制同样存在,而复制的单位就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模因。模因是文化传递中的信息单位,是人类文化进化中能够产生变异作用的复制因子。 很多人质疑模因的研究太过隐喻化,研究对象很难得到准确界定,何自然先生对模因论所存在的质疑作出了一一回应。 在模因的界定中,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模仿,而模因必须通过模仿才能传播。模仿是人类学习的必要手段,婴儿呀呀学语学的是父母的语,学生学习的知识方法是通过模仿教师行为得来的,文明正是这样一步一步传承下来的。 而对于社区文化而言也是如此,在用户对社区产生认同的同时社区文化的基因便复制在用户大脑中,用户会通过社区行为的模仿在社区外部传播社区文化的基因。 相较于人类的基因,模因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但保真率较低。在模因的传递中由于不同用户表述的有所差别,导致模因的表述与原始的意义相差别。 例如:互联网中知名的“白学”亚文化,其最初只活跃在《白色相簿2》游戏玩家中,后来由于模因的传播“白学家”由过去代指研究游戏内角色心理的玩家的词语演变成了代指处刷“白学”梗、玩“白学”梗的一群人的意思。 因此“白学”这一亚文化在传播中逐渐丧失了原本的意思,但是这样的传播对于该游戏而言是一件好事,对该游戏的认同由过去小部分游戏玩家到广大的普通用户,都对其产生了认同。所以为了使模因在传递的过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社区建立文化中运营者也可以尝试在向外传播时人为的制造差异,发展更多的用户。

2. 模因强大的原因:发现并建立强有力的社区文化

道金斯指出模因就像基因,其传播类似于自然选择。模因的成功复制有着三个特点:长寿性、多产性、复制忠实性,这是我认为模因强大的原因所在。 人类大脑的关注度是有限的,一个模因想要统领人的大脑,必然要以牺牲其它竞争性模因为代价。我们今天所玩的梗例如“六小龄童的六学”一定是在莫种程度上代替了过去“华农兄弟的竹鼠”的梗,剥夺了我们大脑中的关注。 热点事件一波接着一波,在社区运营中应该及时抓住当下的热门文化现象,并结合社区文化进行对外宣传。而在外部,一个社区文化对外界的印象也是一时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营造新的“梗”满足内部和外部的需求。 以用户认同为目的,如何构建自循环的社区文化? 模因的复制一直遵循着其三个特点。 长寿性在于一个模因(特定的语言词汇)一旦产生便一直会在存活下去,即便缺少了人们的关注在后续的时间里也会不断复制,这种影响会一直持续下去。例如:“王境泽的真香”,该模因经过几年的传播已经被赋予了一定意义,使得广大用户都会默认理解这个模因的含义。 多产性在于人们在复制传播模因时,基于认同的心理会不满足于该模因本身的内容,而是会基于模因创作出更多的内容来帮助自己去完成模因的传播。例如:抖音中广大用户基于“海草舞”的模因传播进行了二次创作。 复制忠诚性与上文提到的模因传播中产生的差别并不矛盾,在其过程中产生的差别正是复制忠诚性的表现。

3. 模因的病毒式传播:构建外部对社区文化的认同

我们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去玩梗,创造梗?很无聊吗? 不是,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在消费,对于文化的消费,社区的本质也是这样,没有内容的社区是经不起用户消费的。 那么在互联网中活跃的“梗”又是如何通过模因进行病毒式传播的呢? 我们拿“华农兄弟”举例: 试问:我们是怎么接触到华农兄弟的呢?我的答案是,他们有专属的传播关键词。例如:这只竹鼠中暑了(打架/太胖/太瘦/漂亮/抑郁),不如我们把它吃了;你看这个XX好漂亮啊。 可能我忽略了些,但大致的无论表情包、文字还是二次创作的视频,基本都涉及上面的传播关键词。 我再举一个面筋哥的栗子:面筋哥的传播关键词是不是那句“可带劲了”以及他当时魔性的表演风格这些强有力的语言符号是他们传播的关键。 下面我简单做了一个传播逻辑图,尝试表明这种传播逻辑。 以用户认同为目的,如何构建自循环的社区文化?
  • 视频内容优质:这里不但指的是视频的剪辑、拍摄、类型,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有能够被挖掘的点。
  • 初始观众积累:依据平台自身的推荐算法以及其他平台的二次传播,积累平台自身的固定粉丝量以及其他平台用户的印象植入。
  • 观众分享扩散:当观众对这个视频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分享的欲望。在这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传播,更方便的构筑认同,观众会自发的进行二次创作类似表情包的形式。
  • 媒体、模因的病毒扩散: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需求会发现并扩散有意思的点,在这个过程中就像一个雪球越滚越大,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参与进来。社交网络大力促进了模因的复制与传播。社交网络中的模因具有强大的爆发力,能够在短时间大量复制与散播。在整个事件传播过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当我们身边有人开始谈论一件陌生有意思的事情时或者大家都在讨论时,我们就会主动去了解这件事即便这件事对自身来说没有兴趣,或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或防止自己陷入孤立,这就是认同。
通过上面的分析,对于社区运营者来说是否可以通过运营手段利用上文的逻辑来营造出类似的内容? 例如:在制作内容的同时,通过不断挖掘可以让用户消费的点,制造出强有力的语言符号并进行有意识的宣传传播,进而让用户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这种模因,并且促使用户在站外进行模因的传播,以达到减轻运营成本的效果。这种方法尚且存疑,只是我的猜测。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6593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