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投资机会不多,不如一起研究如何好好工作,升职加薪~
让我想写这篇的原因是,最近很多朋友找我吐槽:现在的应届生越来越难带了。
我就借此机会,记一下我在工作第一年时的一些经验教训,给自己做个备忘,也给小朋友们一些参考。
岗位是产品经理,大部分经验可能对各行各业都通用。
1. 不够胜任,就笨鸟先飞
我能拿下一线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offer,靠的是基础素质和面试技巧,但在拿到Offer前我其实没有任何产品实习经验(现在这种案例几乎不可能了,这是经济周期给予的机会),这个职业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我无概念。
为了弥补我的“无知”,我拿到校招offer以后就联系HR,说我要提前去全职实习,HR很开心地给我安排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段提前入职的时间,不仅让我弥补了和同龄人之间产品技能的差距,而且让我提前熟悉了各个部门的同事和业务情况。后来一批校招生入职,一个个还懵懂无知,而我已经有点如鱼得水了。
我选择的路径是尽早进入工作环境,接触工作弥补不足。当然,也可以参加培训、参加活动、读相关书籍、练习相关职业技能等等,提前为正式工作做一些准备。
简而言之,就是工作的时候不要显得自己太傻。
2. 不要给学习设置边界
很多人都忘了,我其实是不懂技术的文科生。
回想起来自己刚入行的那段时间,做得很正确的一件事情是不仅仅止步于所谓的“产品经理入门”,还学习了一些“代码入门”、“交互设计入门”、“运营入门”,等等。
毫无技术基础,就从什么是MVC结构、什么是前端和后台、Java和JavaScript的区别开始学,不需要学到会写代码的程度,但和程序员沟通的时候,能大概搞清楚他们需要做什么就足够了。
至于web和移动端的UE/UI设计范式、常用运营技巧等等,可以帮助自己在产品原型设计的时候少犯触及错误,而且在跨部门沟通的时候可以换位思考,想想他们为什么提这种需求,后来俞军老师把这个叫做同理心。
3. 和程序员相处,既要放低身段,也要有所坚持
产品狗和程序猿相爱相杀的段子太多了。
(咦?确定有爱吗?……)
有点惭愧的是,这些年来一直和我的程序员小哥哥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我的经验是既要放低身段,也要有所坚持。
记得刚入行、连前端后台都分不太清楚的那段时间,我被调到一个后台业务上,非常注重数据结构和业务逻辑,刚去的时候简直两眼发黑。
对接的程序员小哥哥们又忙得要死,平时根本没空理我,我就每天中午缠着他们一起吃饭,趁吃饭的时间请教问题,连续吃了一个月,业务基本摸清了。
后来我们在工作上配合得非常好,跨部门谈需求都是相互配合,有的放矢,培养出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私下也成了朋友。
至于坚持,则是要让他们相信一个产品的专业感。
比如说做这个需求的前因后果,业务逻辑尽可能想完善说清楚,出了错勇于背锅(吃点亏没关系,日子久了程序员会惭愧的),项目推进到位,保持一个随时可被联系到的状态,等等吧。
总之,我觉得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应该是一个并肩协作的状态,双方都要靠谱,缺一不可,一起把业绩做起来分别涨薪晋升,多好。
4. 重视职场规范
职场规范的训练,在大公司会方便一些。
我的职场规范是在Intel学习的,发邮件的格式,如何写会议纪要,如何组织会议,如何礼貌沟通,等等吧。
看上去似乎都是些形式化的东西,但刚工作这段时间,这些规范就是一个一个的模板,教导学生如何成为高效、专业、令人相处不费劲的职场人。
工作上,比起“热火朝天一起干”,我更喜欢严谨+规范。
开了会就要写会议纪要,提需求就是要发邮件或者系统里提需求明确下来,总之,能记录下来的,就不要口头约定。
记住:这不仅仅是一种规范,而且是保护自己。(好好想想……)
见过很多工作N年的老司机,都不知道什么叫“有效率地开会”,日常发邮件、组织活动,毫无章法,大概率是年轻的时候缺乏职场规范相关的培训或者没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过。
5. 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专业能力
比如PRD这件事,产品经理都要写吧,有些PRD能写成散文,有些PRD能写成论文。
有幸在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被CTO亲自指导过如何写PRD,除了文档的基础格式,功能描述要从写代码的角度去一个个解构,会把功能逻辑写得清楚一些,也会对异常分支覆盖地相对完善。
后来这个写法就成了我们团队的标准模板,现在其实我也忘了不少,但剩下来那点东西,也足够写个80~90分的PRD了。
6. 想办法让别人教你
虽然我前面说要学习,但一定搞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跟任何人无关。
你的mentor、你的leader,都没有任何义务教你。
如果遇到了愿意教你的人,只能说明你运气好;如果遇到了不愿意教你的人,可能是因为忙、可能是因为你基础太差、也可能是纯粹因为不想教,但这才是常态。
如果觉得没有得到好的指导,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这里有个案例。
我在走出校园的第一份实习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用了一个蠢办法:每天上班,都找我的mentor问问有什么我能做的。
我现在还记得,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扫楼贴海报,离职前最后一个任务是参与部门最重要的项目,并和正式员工一样独立负责了一个模块。
现在换位思考,我这样的实习生其实也挺烦的,因为每天的确没那么多事情可以给新人干,哈哈。
7. 尝试去理解你所不理解的决策
这一点,我当年做得不太好,现在也在揣摩学习。
当时对产品的工作理解还是浅薄,认为解决用户的问题就是要设计一大堆复杂的功能,认为用户体验是检验产品设计的唯一标准,所以对上层的一些决策不理解不认可。
现在再看,复杂的大需求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事,成本高,难追踪,而且还不一定有效果。
而所谓的用户体验,更是对产品工作肤浅的理解。
现在我对一个好产品的理解是:对用户有价值,而不是对用户顺从。
尤其是在金融行业,越来越发现人性的丑恶,一味顺从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误导,等用户回过神了,他们会觉得这家公司在骗他。
一毕业就进入一线大厂的小朋友的确素质都还可以,但切记保持谦逊,意见不同时,你老板的决策,大概率还是对的。
8. 不要油腻
的确,职场有职场的游戏规则,人情世故非常重要,但前提是先成为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
目前身边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案例:刚毕业不久,尚未证明职业能力,仅凭人情世故就可以活得很好。
新人就要有个新人的样子,太早在人情世故上做文章容易显得很油腻。
而且,容易站错队。
9. 在第一家公司多培养战友情谊
同一批校招进入公司,大家都还处在一张白纸的阶段,一起成长所培养出来的感情是非常难得的。
直到现在,我和第一家公司保持联系的朋友们,都觉得像同一届的同学一样。以至于后来又想过,当时应该多留一段时间,起码和“同学们”再多培养一些感情。
所以特别想告诉现在的小朋友,如果第一家公司还不错,多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朋友,以后职场路还非常长,多给自己找些伴。
当然,公司真的特别不靠谱的话,该撤就撤,要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