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追热点”成当代的社会仪式,那要如何正确追热点?

来源: 308586
          热点之殇:是公众话语权,还是人血馒头?
“追热点”成当代的社会仪式,那要如何正确追热点?

我知道你们不少人对“追热点”这个行为嗤之以鼻。

坦率的说,我也不太喜欢。

但是,生活的真谛到底不是“跟我所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生活,总有些你不得不去干的事情。

譬如,理发。

每次上门都像跟神忏悔似的“我不办卡不护理不做发型”,被人服务,不见得总是舒服。

追热点,就有些许这种味道。

纵然你不追,周边总有人会想法设法让你追。譬如:

  • 老板们讨论,滴滴的公关做的怎样怎样;
  • 亲友们会聊,最近出行还能不能坐飞机;
  • 读者们会问,少加老师怎么看待罗永浩?
  • ……

我不热衷“追热点”,主要是因为当下多数“热点”只能引发我的猎奇心,却难以吸引我的好奇心。而猎奇与好奇之间,总是隔着一段不可名状的距离。

但说句公道话,“追热点”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却必不可少。

此处没有反讽,我重复强调一遍:“追热点”对我们这个社会而言就好比一日三餐,你可以不重视它,却不能没有它。

“追热点”是当代的社会仪式

我这种说法,别说你们不太接受,就连我本人,也不太愿意承认。

当今热点,来来回回不就是那点儿破事么?

丑闻、暴力、性、企业互撕、秀下限(智力、道德)……

而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无论是社会媒体还是寻常百姓,皆大量充斥着:

二元对立的厮杀

断章取义的误读

毫无主见的跟风

理智缺席的愤怒

毫无底线的咒骂

……

群众的意志一旦凝结起来,往往会变得异常敏感而又勇猛无比。就像是,一只主人在场的小泰迪,对着任何庞然大物都敢狂吠几句。

但是,如果设身处地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想想,他们认知辨析度有限、信息还不对称、生活且艰辛,除了像浮萍般随着舆论声上下翻滚,还能做什么呢?

至少,几句“怒骂”能够留下痕迹,留下存活于世的痕迹。

重复繁琐无奈的生活之外,人们也只剩下“愤怒”来参与社会,通过愤怒获得“自我认同”感。

刘瑜说,“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因为愤怒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

但是,我们不要忽视了这背后的乐观。毕竟,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隐含在每个人心中的潜在“正义感”、“参与(建设)欲”,只是这种“正义”暂时还停留在一个未开化、原始的层面(比如愤怒)。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渴求“意义”的智能生命。

当代,人们为求生,售卖劳动时间,像机器齿轮般,重复工作,很难感知到“意义”,这无关收入高低;同样,在业余时间为填充迷茫、焦虑的游戏娱乐,也同样很难获得实质意义。

意义感的缺席会让人迷茫,从众,焦虑,主观幸福感低迷。

“追热点”成当代的社会仪式,那要如何正确追热点?

正因为此,当代人迫切需要“对存在的呼喊”,对世界的实质参与,对自我的认同。这些万万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前工业时代,大多是由神话、宗教仪式、宗族活动来承担(参考延伸阅读-仪式感专题)。

但今天,“上帝已死”,怎么办?媒体提供的“社会热点”,恰巧提供了这么一个舞台:

全民参与,无门槛,免费,重新修补“存在”的危机感。

*弹幕文化、短视频的兴起也与此有关,只是还停留在浅层

但诚如各位今天看到的,追热点背后的言论,虽然有一些“开启民智”的辩论,但相比“无脑喷”的数量,实在是少得可怜。

这怨不得普通群众,正所谓不知者无罪,问题出在“舆论引导”的源头——媒体(以及自媒体KOL)身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带偏了节奏。

当我们理智的谈论“追热点”时,我建议大家:

请闭上你的双眼,脑海中,浮起你毕生所见过的,最为悲伤、最为绝望、最为愤慨的表情。

……

……

……

脑海中找到这些画面了么?好,继续。

别忘了,绝大多数吸引公众眼球的“热点”,背后可能都是一桩桩血泪的悲剧,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一家家需要为几千名上万名员工负责的企业……

追热点,不是秋后问斩的看热闹,更不是媒体的KPI、大V们的吸粉神器。

追热点,是一起全民的礼拜,是肃穆的葬礼,需严肃的参与。

那么,这热点要究竟怎么追,才算是最大程度的尊重这些“不幸”呢?

追热点,警惕成为阴谋的帮凶

在严肃的讨论这个话题前,考虑到当今媒体风气之乱,为避免卷入“商业宫斗”中,请允许我以“每个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这般的谨小慎微,来提醒各位:

切勿不明不白的将自己宝贵的注意力,被那些阴谋公关、付费水军、流量主(自媒体大V)们所劫持。

这背后是利益在搞鬼。

这也意味着,有关企业、有关公众人物的热点话题,背后可能掺杂着最多搅屎棍。

但是,这些“舆论阴谋”,形式五花八门,内容组织专业,如何识别呢?

其实并不难,我们只需要把握一点——就事论事。

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干的。

就事论事,预示着一种开放的氛围、理智的辩驳,这能让公众,从操场上的熊孩子,瞬间变回课室中的好少年。

这不是水军们喜欢看到的局面,他们会设法让公众“弱智化”。

如何弱其智?煽动情绪,屡试不爽。这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

故阴谋者将愚弄世人也,必先褪其理智,去其逻辑,煽其情绪,转移矛盾焦点,以此完成龌龊目的。

但煽动也是有所选择的,必须精准戳中全民性敏感神经。

这主要有,家仇国恨(民族矛盾)、仇富恨贫(阶级对立),如果这两项还不够,那么还可以祭出“人权”,譬如,自由权、平等权、生命权、隐私权等等。

水军们就是借此偷偷转移了事件的真实矛盾,从“就事论事”变成了占领道德制高点。此时,纵然是明辨是非的群众,其内心的真实意见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譬如,人权、平等、自由,这些东西你敢说它的不是?

“追热点”成当代的社会仪式,那要如何正确追热点?

这背后是毒逻辑,人们都被耍了。

转移矛盾的伎俩很简单,这里顺带提一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了逻辑学-认知偏差中的“完美主义谬误”,这也是喷子们的最无敌武器。

举个例子,某作家,曾在微博上面对恶意中伤,回复了句“去死吧你”。

7年之后,这事儿被挖了出来——公众知识分子,竟说脏话?

说脏话就是低素质,就是故意在电梯放闷屁,就是人格有问题……

于是,该“道德沦丧”的作家,其一切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思想偏激”(因为他人格有问题),一切文化公益活动都是“作秀”……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以这种“神逻辑”标准,纵然是孔夫子、释迦摩尼、耶稣等圣人们,也都能够找到瑕疵来放大,然后利用大众缺乏逻辑训练的弱点,将一个个的人“扁平化”、“标签化”,树“典型”,喊打喊骂,游街示众。

现实中的人,越是“像人的人”,越是复杂矛盾,越是可能犯错。

除此之外,还有些更无法无天的水军们,甚至无中生有的造谣、断章取义的拼接、恶意中伤,恕我提醒一句,这已经是犯法了。

至于那些为蹭流量追热点而采取上述类似策略的自媒体们,好自为之吧。

我经常看到有些读者对热点内容的评论:“叨叨絮絮堆砌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内容,毫无逻辑更谈不上深度,看完之后还是一脸懵逼。”

那么,过滤了这帮妖魔化内容之后,我们究竟该如何“追热点”才算是不辜负了那一系列的真实悲剧呢?

“追热点”的正确姿态

1.从猎奇式围观到思辨式参与的转变

人们不幸的渊源大抵在于,他们对幸福生活的体验,从来都不是自己“活出来”的,而是从外部世界的暴力事件中,从他者的不幸中,“对比”出来的。

这或许是现代式猎奇的深层动机了吧。

但却显然与“热点事件”这种全民性活动的社会价值无关。

热点事件,首先,它就是低门槛的提供了一个“全民参与”的机会,一次公众思维碰撞的社会学习。它不像人文阅读,门槛高,难以普及。

我们正处在一个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共识割裂的物欲年代。公众原则缺失、内省缺失、社会批评家缺失,社会中,矛盾处处可见,却从未解决。或鸡毛蒜皮,或家事国事天下事,譬如:

迪士尼售卖VIP票(插队特权)合不合理?

学生在宿舍长期被欺辱,反抗过失杀人,这种情况法律、媒体最好怎么反应?

靠不法手段(比如“抄袭”)出名的作家、企业,从事大量公益洗白后,公众是否应该原谅?

……

这里不讨论对错。

只是说,在这一系列充满伦理争议的热点事件,其实都是现成、鲜活而又能够引起大众广泛参与哲思、内省的“社会教材”。

民众如能获得必要的舆论引导,严肃参与到这些“热点”事件中,摆脱猎奇,摆脱泄愤等低级情趣,就事论事,进行开放式的辩论……假以时日,至少有一天我们出国游玩,表现的行为高尚,不会被国际友人误认是日本人。

在开放的辩论中重建分裂的民众共识,启迪民智,这便是参与“热点事件”的姿态。

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天生的毛贼强盗、杀人狂、强奸犯,如果群众反反复复的停留在惩恶扬善的怒骂泄愤、停留在这种快捷幼稚的正义感中,那跟古代“菜市场问斩”的围观群众有什么区别?

问题的矛头从来不是特定的个体,问题在于滋生罪恶的环境(体系)。而环境,是我们能够改进的。

有句话叫“社会如何对孩子,孩子将来就如何对社会”,不无道理。

2.从公众监督到责任共同体意识

其次,“热点事件”其实正是全民“争取福利”的契机。

毕竟,它吸引了海量的关注。而关注,自然会带来权力、资源,带来改变社会问题、腐朽体系的力量。

当今国内,人们的“权利意识”日趋强烈,譬如,公务人员给你脸色,视频举报;买到了假货,12315打假;老师辱骂学生,青少年保护法……

这些本来是好事。

但是,权利的拥有必须建立在“公民责任”履行的前提下。

你不能一边投诉邻居侵犯你安静的权利,一边却又在图书馆毫无顾忌大声电话;

你不能一边抱怨知识工作者工资低,一边又对抄袭他人成功的作家辩护“被抄袭那是荣幸”;

你更不能一边咒骂别人开车乱开远光灯,一边自己游泳时却又在水里偷偷拉尿……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谈到:

当一个社会的公民还仅仅停留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的阶段,它的民主制度肯定还是夹生的……人人都觉得国家欠自己的,却鲜有人各司其职地按规则办事……”

一个良好的制度,应该是“当我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要坚决捍卫我的权益”,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要坚决捍卫你的权益”,这种“责任共同体意识”的全民化。

深以为然。

事实上,“热点事件”正是我们行使“公众监督权”以及履行“公众监督义务”的绝佳契机。

比如,这次的“滴滴事件”,我就听到了很多“正面有价值”的声音。

譬如:

“合乘车”法律空白亟待填补完善;

如何采用更多的技术手段确保人的安全;

使用企业服务时,哪些个人权利不可受企业侵犯、出卖;

个人免受极端伤害的自保意识、手段的普及;

是否需立法限制企业利用人性阴暗面进行营销、获取用户(这一点很可能会大范围改善整个商业社会);

……

而这些理智声音的集结,必将形成话语权,终将改善我们的社会环境。

“追热点”成当代的社会仪式,那要如何正确追热点?

3.认识你自己

印度古老的《奥义书》受人类学家评价极高,其中心思想是,“认识你的大我。”在遥远的西方文化发源地,古希腊也有类似思想,古希腊特尔斐神谕写的就是“认识你自己。”

“自我认识”始终是人类,或者说,是我们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最重要推动力(失去这个追求会让我们活的很空虚、疲惫,没有质感)。

如何认识自我呢?

最佳方式便是从广阔的世界中探索内在自我。

“热点”恰恰是一个非常优质的载体,“热点”生动、丰富、敏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人人皆可参与。

结语

讨论至此,我们已经很清晰的看出了“热点事件”的社会性质:

它多数时候源自“不幸”,虽然我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绝大多数的“热点”都是诸如,“每周三休”、“某名校因照顾特定阶层校长引咎辞职”之类的好事。

“热点事件”作为互联网上的社会“公众”活动,首先承接了前工业时代,宗教仪式的“意义探索”功能。

它以低门槛的姿态“邀请”公众参与,能被我们鲜活的生活经验感受所检验,因而更具“生态效度”(也可以理解为这种社会化“学习”更有成效)。

公众参与热点事件辩讨的过程中,由外而内的启动内省,完成了个体精神素养的升级。

除此之外,“热点事件”因吸引了大量关注、民众集体愿望、舆论压力,因而事实上拥有了“政治力量”,使得普通民众真正的拥有了话语权。

这恰恰成为老百姓行使公众监督权,履行公众监督义务的契机,对“责任共同体意识”的全民“学习”。

最后,我们不妨挥洒下自己的想象力,热点事件对于社会整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镜子。

“镜子”在东方文化中拥有浪漫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水月镜花、破镜重圆、明镜高悬……

唐太宗对镜子的哲理式概括更是值得细细品味: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旧唐书·魏徵传》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社会”视作整体,全民性热点事件其实正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是民众意识形态的映射。

如果你觉得“热点”充满着暴力、荒谬、情色、脑缺、虚无,那恰恰反映着当代人类的灵魂——病的不轻。

而是病,就得治。

作者:李少加

来源:少加点班(ID:lishaojia2015)
“追热点”成当代的社会仪式,那要如何正确追热点?“追热点”成当代的社会仪式,那要如何正确追热点?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267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