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男,东北大学毕业,疑似卷入天津传销骗局,于7月14日被发现不幸身亡。风华正茂的生命就此陨落,网民围绕“谁该为李文星的死负责”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注:资料来自网络,清博舆情整理
通过清博舆情监测系统(免费、每两周迭代的舆情系统、近30000用户的选择, )监测 “李文星”,限定时间段为8月2日12时至8月3日17时。
从舆情走势来看,8月2日关于“李文星死亡”的新闻一经曝光便获得了小范围的关注,微博用户对事件的持续讨论促使舆情热度直线飙升,于18时达到一个高潮。8月3日,媒体对李文星之死的集中报道推动网页端热度明显高于其他平台。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
从重要舆情来看,“李文星之死”被称为“魏则西式悲剧”,相关讨论主要围绕“BOSS直聘”和“传销组织”展开。李文星之死让BOSS直聘的漏洞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相关互联网招聘平台也深受诟病。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
从预警趋势来看,李文星之死掀动网民负面情绪爆发,舆情负面指数有些微波动,但基本稳定在800以上。李文星之死暴露出打击传销立法、招聘平台漏洞、社会安全意识等诸多问题,引发各界激烈讨论。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
舆论眼中的真凶和帮凶
就目前的公开报道来看,很多迹象表明李文星的悲剧与传销组织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方面,有媒体指出,“北京科蓝公司”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涉及传销。另一方面,李文星到达天津之后,态度变得冷淡,出现频繁失联的现象,期间也曾多次向朋友借钱,而这些异常表现,均符合被传销组织控制的特征:与外界通讯受限、接受洗脑、被骗钱。
注:图片来自网络
多年来,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已经成为社会顽疾。传销组织这一“金字塔骗局”给人带来一种轻松和成功的幻觉,俘获了无数的社会“失落人士”。洗脑式入局摧残年轻人价值观和心理健康、软禁式作业或造成直接生理伤害,李文星并不是第一个因传销而丧命的大学生,而传销组织却屡禁不止,长期盘踞在各个窝点,部分网民不得不质疑这背后的立法进程、执法力度等根源所在。
“BOSS直聘”对李文星之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媒体记者在BOSS直聘网站上用假身份创建公司、发布招聘信息,“一路绿灯”,顺利收到了数份应聘者的求职简历,招聘平台的审核漏洞显而易见。
不仅仅是BOSS直聘,越来越多的网民呼吁整顿互联网招聘企业,声称58同城、赶集等平台“全是骗子、全是劳务公司、全是中介、全是传销”,招聘平台对于招聘者的“无审核”、“无门槛”的进入机制导致了诈骗分子的肆意泛滥和野蛮生长。
注:图片来自网络
由@头条新闻 发起的“你还相信网络招聘吗?”的投票中,“不信”观点占比58%,说明李文星之死令不少人对网络招聘平台丧失了信任。
注: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人关联魏则西、徐玉玉事件,探究互联网企业责任。部分互联网平台为了吸引更多能够提供实质利益的企业入驻,忽视普罗大众的信息安全和权益,最终衍生出一起又一起因监管不力造成的悲剧。
对于李文星、魏则西和徐玉玉的离世,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数字鸿沟也需承担一定责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鸿沟令网龄小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受害者,而互联网大企业和普通民众的鸿沟一定程度上让集体网民沦为鱼肉。
微博网友@周凯莉 指出,一方面,在经济贫困,见识短浅、阅历贫乏的状态下,想要快速在大城市立稳脚跟却又缺乏社会关系资源与能力的“弱者”更容易急躁,从而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另一方面,网龄小、警觉性差,从小又自尊自强、不甘妥协、不畏威胁的性格也是造成李文星带着愤怒与遗憾离世的重要原因。
此外,互联网大企业和平民百姓之间的技术鸿沟也令李文星等人处于被动宰割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大企业绝对的技术优势决定了多数人看什么、用什么、去哪里,由于网民的庞大量级,一旦部分企业的蓄意作恶或无心漏洞,导致的悲剧可能是数不胜数的。
注:图片来自网络
2名名校大学生、1名准大学生,均遭遇”骗局“,除了外界客观因素,当事人及其所代表的群体是否也应该反思。部分网民指出,传销组织无法根除也说明它有着肥沃的生长土壤,源源不绝的会员们抱着侥幸心理,“贪婪而愚蠢”,满以为高薪厚职从天而降,结果是掉进了无尽的深渊。
为此,学校和家庭教育也应承担一定责任。温室般的家庭、象牙塔式的学校,悉心保护着青年学子的理性主义和脆弱神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认识社会环境中的险恶和机关,遭受挫折后又因心理素质不足而做出非理性的极端行为。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