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社群的载体平台:微信群的前世今生

来源: 3163

2016年,流量为王的红利时期逐渐成为过去,无论是做内容创业、还是做APP、做平台,创业们纷纷开始相互抱怨,不单单用户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用户的留存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伴随小米手机、罗辑思维、正和岛等典型的带着“社群经济”标签的企业火爆起来,不少人把目光放向了社群,流量红利时期开始向社交连接红利时期过渡。社群这个概念走入我们很多人的生活,也成了谈商业模式时离不开的一个词。

谈社群不可避免地会谈起微信。作为拥有大批用户的社交平台,微信的“连接”能力对生活的影响非常大,打开你的手机的设置,点击电池,看看你们电池用量,相信大部分的朋友,排名第一的都是微信。所以,微信群是社群的重要的载体。

为了做社群研究,我加了不少的微信群去体验,但是真正觉得有价值的群可能不到1%,真正的成功案例更是少之又少,大家其实都还在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在当下,用微信群做好“连接”,还是挺有必要的。

我整理了一下微信群自从诞生到现在的一些经历,并尝试将微信群的发展划分成了五个阶段,今天来为大家复盘一下这个微信群的前世今生。

社群的载体平台:微信群的前世今生

微信群的前传

早在1987年,就有社会学家Worsley提出了社群的概念。人本性喜群居,喜扎堆。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是一个群体。所以多人沟通交流需求普遍存在于生活中。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科技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基于人类都有一对多聊天的这一需求,互联网上一直都不缺乏社群产品,从最早的BBS、QQ群,到后来的贴吧、豆瓣、SNS、myspace、qzone、微博等社交或社区化平台一直在演变进化中。只是过去那时候的人们更多的是纯粹精神层面的社群,很少一部分人能够通过社群获得经济上的成功,所以那时候社群这一概念还未被广泛关注起来。

2000年-2003年,智能手机开始逐步增长,移动互联网开始萌芽。一直发展到2011年,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习惯开始养成。也是在2011年微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

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破1亿,截止2016年,网络上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的平均“日登录用户”已达5.7亿。2013年6月30日正式上线微信群功能,自此以后就支持微信建群进行群聊了。

微信群1.0时代:混沌

2012年到2013年期间,在微信早期,微信社群还处于“小群时代”,普通社群人数上限为40。(直到发展到第5.1版后,微信才开放升级到100人,手动升级可以调整到500人。)那时候,大家对微信群的定位还是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简约版的QQ群,玩微信群就是为了多个渠道。

2014年1月,微信推出红包功能,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那年春节,“红包群”可是红遍大江南北,有些黑心群主凭借稳赚不赔的规则的建立,赚了多少小白们的钱,逼得各地警察纷纷开始建立“微信红包赌博案专案组”。

当然了那些只是不好的极端案例,更多的有商业头脑的群主们,还是从“红包群”中发现了不少能不违法的赚钱的方法,他们靠发红包养起无数微信群,有些变成了移动电商的练兵场、有些变成了代理、中介的大本营。

微信群2.0时代:野蛮生长

2014年年末,在媒体话题推动下,小米的案例验证了“社群经济”的这一模式的可行性,社群经济被媒体称为“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商业驱动力”。于是到了2015年,这个被大多数人定位为社群的元年的2015年,当“流量”红利被分吃得差不多了,大家开始把目光投放转向吃“连接”的红利。

微信上知识社群、创业社群、商业社群、亲子社群、校友社群等细分社群的数量增速明显,活跃度持续走高。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2015年的时候的微信群,那肯定是,这些群都是靠课程培训来活着的。你一定还记得,去年下半年,出现了大量邀请大神来微信群进行语音分享,分享一些行业观点、经验等等的,表面上看起很有价值感的社群,咱们这个圈子十之八九都会加过这种类型的社群,但是这些群现在都基本上沦为根本什么人关注的鸡肋群、广告群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微信群3.0时代 :鼎盛

2015年下半年,微信社群野蛮生长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力车夫模式遇到了管理瓶颈,人工处理社群信息的效率比较低下,很快就遇到天花板了。于是有部分早期玩社群玩得好的人开始往微信社群创业方向上看,于是有了一起学堂、千聊、荔枝微课等从工具平台开始为微信社群提供服务。

那些高大上的企业、或者进入社群领域比较晚的人,看着早期玩微信群的人们都玩得这么风生水起,想到自己也有许多资源,希望进来分一杯羹,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比较好。于是就有了像孤鹿、群幂这样的为社群提供运营解决方案的社群服务商。

嗯?这个发展路径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对,就跟当年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一样,野蛮生长过后,就出现了像秀米、135这样的工具平台,出现了想新榜、微播易这样的服务平台一模一样。其实微信社群的从开始、到爆发、到未来趋势,与微信公众账号的整个路径,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与工业化3.0时代的概念相似,我认为微信3.0时代也是如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微信群4.0时代:革命

曾看到过一份关于微信群的研究报告,里面分析了2015年7月至8月期间40多万个微信群样本的生命周期分布,报告指出每一天,约有 230 万的微信群新创建,但在观察期内,一个群可以拥有的最长生命周期却只有34天。

到了2016年,微信群生长得如此旺盛却又如此短暂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做得好、做出了成绩?答案有可能是,卖货。

像罗辑思维、青山老农,他们的社群模式都是,用户因为被好的内容吸引,聚集成社群,社群发展壮大,促成更多交易,完成商业变现。又通过完成了交易,进一步加强了社群内部的信任感、粘合度,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他们不同之处的只是,罗辑思维,是从自媒体到社群再到电商;青山老农,则是从传统电商平台转战社群电商平台。

“卖货”和“培训”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的养群方法,大家似乎都在用着自己的办法,试图在“老革命”土壤中,孕育出“新革命”。

看着手机里几百个微信社群,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疑惑,这玩意到底是社群经济,还是乌合之众?又回到文章开始时讨论的问题,大家想要去做社群,不正是因为现在获取客户的成本太高?先圈人再卖“货”,使用微信这个大众化工具这些方法都没有什么不对啊。

至于现在还要不要开始做社群这个问题,答案是,现在开始做绝对不晚,大家现在都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谁都无法断言社群的未来是什么,但是也不要紧,“摸”河里石头的过程,就是人们“认识”河流的过程。






本文为华南创投新媒体-闹客邦原创内容,作者Kay,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416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