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的列车上用手机,才算是真正的移动应用。刚刚过去的春运则是一次推广移动应用的绝佳时机。春运是大规模的迁徙,如果没有长途旅行这样的空间和契机,你永远都不会遇见和自己生活轨迹如此不同的人。有可能将应用推荐给几千公里外生活的人群,而这些人与现有用户交集很少——这不正是移动互联网厂商梦寐以求的传播对象吗?
凭借我5-6年列车实战经验,聊聊火车上(特别是春运火车上)的APP该怎么玩。
1.移动中的三类青年
要研究火车上的应用,必须给旅客分分类。只要你细心观察一下,列车上的青年打发时间的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普通青年:玩手机、听音乐、聊天。注意,这里所指的聊天是没有目的性的聊天,比如我就曾分别在列车上和煤矿打工的农民、去西藏的小学老师、回山西娘家的新媳妇,还有15岁的小男孩聊天——纯粹聊天,没有目的性。
文艺青年:凝视窗外看风景若有所思、什么都不干的沉思、看纸质书籍。
第三类青年:心思不在车外的风景,而在车内的风景——找机会在旅途上认识妹子的想法很多人都有,多数人是动机爆棚而行动寥寥,但有人却是Professional的。
如果按照上面这样简单分类之后,就会发现:普通青年和第三类青年是争取对象,其中普通青年爱好最广泛,因此也最容易被各种APP搞定,应该是重点研究对象。第三类青年文艺青年通常爱好偏执,也是最难攻陷的。
2.有网第一、免流量第二
很多人不会注意到,影响火车上APP使用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一是网络不稳定,二是流量不够。网络不稳的问题基本没法解决,即使是动车上Wi-Fi也接近与摆设,但流量不够的问题有一些解决方式。曾经看过报道说有人在火车上用3G网搭建Wi-Fi网络,按流量卖钱,我估计是假新闻,但坐火车的人流量不够却是事实。
据我观察,网络越不稳定,越容易跑流量,因为手机会不停地和基站尝试进行连接,这也会消耗不少流量。所以,已经有不少于5个人对我说坐了一趟长途列车后手机流量跑了很多,话费超支了。
解决流量不够的方法有两个:方法一最为方便快速省钱——就是上车前下载好,车上不要下载-_-b ;方法二是360手机助手有一个免流量下载的功能,在那里下载的所有软件游戏都免费,可以留一个以备不时之需。
3.社交软件首选——K字头列车
单身男士坐火车的时候,心中总会默默祈祷,希望邻座是个喜(piao)欢(liang)聊(gu)天(niang)的,旅途不会那么寂寞。前面说到的第三类青年显然这个需求更为强烈。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动车、高铁的旅客高大上,接触移动互联网的人多,应该是推广社(yue)交(pao)类APP的主战场。这是没有研究用户体验的主观臆测,我多年乘车经验也否定了这一想法。
事实上,动车和高铁上虽然集中了重度移动APP用户,但是应用环境并不匹配。动车和高铁的座位朝向基本上都是同一方向的,乘客目光不存在交集,交流也很困难,旅客间交流基本仅限于邻座,而实际体验中发现连邻座间的交谈都很少。在这种情况下,社交软件的应用场合就非常少了。
K字头等低速列车则相反,陌生旅客间的聊天、搭讪相当普遍,除了有座位朝向的优势外,乘客间没有距离感,经常能看到横跨几排的乘客交谈甚欢。在这样的氛围中,新认识的朋友加个微信、互相推荐几款APP就顺理成章了。低速列车乘客优点:层次覆盖广1线至8线城市、车厢社交欲望强机会多、知识交集少但互补。硬座交谈率>卧铺交谈率,卧铺上的乘客80%在上车后就直接放好行李铺好被子躺下了,硬座上则不然,只要你不是有一个小圈子在用非普通话交流,旁边坐着的人因为无聊,是会认真听的,表达观点欲望很强。
列车上的社交其实不属于陌生人交友,虽然不想不认识,但多是在面对面交谈之后才会有APP等联系,所以必备的应用首先还是微信、微博。对于有“交往”需求的男士来说,一些可以增加聊天谈资的应用是必备之选,比如大众点评、豆瓣、影音推荐类、星座算命等等。相反,陌陌、遇见之类的纯粹陌生交友的APP反而可以忽略。
4.看起来“不晕”
99.99%移动APP的产品经理不会考虑晕车人士,但这却实实在在是刚性需求。如果我告诉你有可能晕车人的比例高达15%~20%,而且女性晕车比例远高于男性,开发者还会忽略这一点吗?其实这方面可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按钮不要过于繁杂和小巧,尽可能不要让用户眼球聚焦在按钮上、不要让用户频繁在屏幕上查找等等……
火车上看书、看杂志的人很多,但也容易晕车。电子书产品非常多,我目前没有发现特别好的,体验上同质化非常严重,多看、QQ阅读、开卷有益算是知名度较高的。这时候,听有声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避免看书晕车,懒人听书用的人很多。
最后唠叨一句,不管是音乐还是有声书,一定记得带一副抗噪耳机。免得像我一样那次旁边坐了两个健谈的大妈和几个90后非主流,斜对面还有人在用平板大声看电影……
|
春运时,除了火腿肠和方便面,人们还在火车上玩什么?
上一篇
年轻人该不该去创业公司做运营!
下一篇
如何低成本获取高价值精准用户?
相关文章推荐
-
APP盈利模式
中国APP的现状一边是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一边是少得可怜的收入。在iOS收入排名前10位的发行商中,中国区贡献的收入只占1.53%,即使是全球最大的iOS开发公司在中国也很难产生收入。在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揭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
-
互联网保险监管新政策要出台
爱盈利:如何防范互联网保险产品的风险,同时让互联网激发保险业创新能力,这或许是《互联网保险监管暂行办法》考虑的核心问题。近日,腾讯财经从接近保监会人士处获悉,保险业界备受关注的《互联网保险监管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已经起草完毕,目前正在行业内....
-
Cocos2d-x 3.0带来了什么
新版本的Cocos2d-x引擎在跨平台游戏开发、打造完整的工具链、包含完整开发流程方面,做了更进一步的尝试。触控科技近日发布了Cocos2d-x3.0RC版本,主打开放、原生、创新路线。作为全球三大游戏引擎之一,Cocos2d-x吸引了国内外一批优秀....
-
从ChinaJoy看手游推广——新模式、新媒体与新伙伴
随着智能设备的日益普及,手游已变成全民关注的焦点。核心玩家和年轻人之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手机中出现了移动游戏的身影。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游戏展会,ChinaJoy自然也是手游行业关注的焦点,但无论是2013年WMGC的出现,还是2014年手游主题馆的设....
-
情人节专场:撩妹,有真心,还得有技术
真心哦,有时候是看不到的,迟钝点的对方,可能还感受不到。怎么办了?情人节这天,我们不妨来点技术活,借鉴下别人怎么做的:周芷芷跟对方说:「我给你变个魔术。变完了,还不知道吗?我变得更喜欢你了,只是你看不到。」紫苏以妹子为中心,不做作不虚伪地赞美她。那天....
-
通过IP授权战略 迪士尼在移动游戏市场视力不容小觑
在上周,迪士尼公司宣布停止互动实体玩具游戏(toys-to-life)《迪士尼无限》的开发,关闭其研发工作室Avalanche,并将退出主机游戏发行业务。该消息在欧美游戏业界引发热议,海外知名游戏行业媒体GamesBeat主笔DeanTakah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