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之间越做越像,咋看之下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两款核心需求几乎一致的产品,在用户指标上却有不小的差异,除了运营之外,用户体验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写在前面的话:
用户体验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可以展开很多篇幅的讨论,很赞同AllenZhang在知乎上提到的,用户体验的目标就是做到“自然”。下面个人结合一些参考书籍与自身的经验,提炼出几点关于做好用户体验的方法论。
别让我思考(Don't make me think)
1.借助习惯与映射
在没有更好的创新时,请借助习惯的力量。我更喜欢将它分为现实映射与文化映射。
现实映射
如京东等购物商城中,针对商品进行的分层,与现实的商场的映射度很高。
文化映射
入乡随俗,固有的文化经过漫长的沉淀,比如国人喜爱红色,在很多购物应用、相亲应用里面都可以看到红色为主色调。
2.易学习
做到用户最低的学习成本,在当前位置,用户该如何开始?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所以在新的交互体验上线或者应用上线时,一般都会有必要的提示,来让用户最简单的学习。如果可以,请做到无须学习(最自然)。苹果的解锁就足够的自然,触摸是人的天性加上箭头的指引,很容易明白是什么意思。
3.保持一致性
保持一致性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同时一致性也可以增强用户的记忆,也就是可记忆性,用户下一次使用的成本更低,过程更流畅。
视觉层面
比如界面风格的一致性,在移动应用中这点尤为重要,如果风格不一致,或者前后交互方式相差太大,很容易让用户有茫然的感觉。
听觉层面
巧用听觉的一致性来提高用户的记忆能力,刺激听觉神经元,比如滴滴打车司机接单、抢单时的"滴---滴"声音提醒,这个很能挑动神经元。
少即是多
在《简约至上》里面有比较全面的介绍,这里提几点感触比较深的。
1.有限的选择与聪明的默认值
如何判断一个选项是否有必要?关键在于提供这个选项能让用户感觉有意思、有价值、或者心情舒畅吗?
聪明的默认值可以减少用户的选择。电商购物用户浏览的类似商品、使用你之前填写过的收货地址自动填写表单、用户记住登陆等等
2.降低视觉噪音
用户只是在扫描,没有耐心,通常是选择合适的,满意即可。那么就要避免文字与图片让用户眼花缭乱、让用户烦。极端点的例子比如广告,在视频应用或者不少应用中都可以看到广告,想必广告是让大家非常头痛的,然而看了杜蕾斯的广告往往会让人会笑一笑,能将广告做成一个漂亮的创意文案,而不令人烦闷,确实值得学习。
可控可预见
控制欲是人类的天性,来满足更大的安全感,那么可控可预见就极为重要
1.可控性
即使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用户依然不会有足够的耐心来体验糟糕的设计,用户只是在扫描,选择合适的。比如在页面加载时,从技术角度尽可能的将速度提高,从用户展现层面,需要告知用户的加载大致时间或者一个进度圈,用户是相对可控的,而不是一个半天不响应,不知所措;从这个层面来说,微信发朋友圈只有好友之间才能相互看到,既是私密性也是可控性。
2.可预见
比如在美团/大众点评网在每家店的底下都会写上人均消费金额,而这可以让用户更加放心的选择;滴滴打车会根据起点与终点大致估算多少钱以及路线规划图,这些都是可预见的例子。
友好的反馈
没有良好的反馈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1.用户触发的反馈
别让反馈给用户造成压力
在用户输入错误或者登陆出错时,给予的反馈请不要给用户造成压力
别让页面看起来那么单调
页面无数据时,不要留一个空白给用户,比如淘宝,还加入了一点默认值(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
2.系统设定的反馈
错误反馈
系统崩溃、错误的反馈
消息/升级反馈
比如Appstore的应用升级,系统升级,系统消息等
用户超预期
预期更多的往往是对人性本能、需求背后的深挖,在满足核心需求之外的小惊喜
下面举三个例子:
懒惰
京东快递送货上门时,快递短信会额外提示“如您家中有生活垃圾,在我给你送货时可以帮你带下楼”
怀旧
网易云音乐切换歌曲时,可以出现老式留声机的效果
新鲜
探探的左pass,右滑是like,这个玩法对于用户来说也是蛮新鲜的,超出了一点小预期
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本文不展开叙述可用性测试,待后面有时间将可用性测试案例附上。
小结:
用户体验是一门需要用心观察的艺术生活,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