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现在App推广难的问题现状都不陌生,汤圆是我从今年3月开始带的产品,垂直细分小众,还是搞写作的,门槛也比较高.通过这大半年的各种方式尝试,目前汤圆的日新增相比年初提高了几十倍不止(当然基数不大,开始也就几百)作为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第一件事毋庸置疑是渠道。这点相信大家也都看过很多关于渠道推广的文章了。小米,360,豌豆荚,百度这些线上渠道。其实现在的状况对于新手来说,既好又不好。好在市场渠道的玩法相对规范化,不用去猜,大多有现成的规则去遵循就好,坏在个人能力发挥空间有限
1、线上渠道——应用市场
渠道流量相对集中,推广人员的精力也可以相对集中在几个流量和用户质量比较好的渠道。目前汤圆比较专注的渠道有小米,360,豌豆荚和百度等。免费的方式不外乎申请首发,联合活动。当然也可以招个渠道关系比较深的商务,通过和渠道的运营小编做一些私下交易,着重说说付费。首先这几个渠道是不会刷量的,这很重要。经历过几次脸被刷白的状况,就会明白,真量多可贵
CPD是目前大家都在用的推广方式,竞价排名。没什么太多诀窍,需要专人盯着后台不停的去尝试价格,竞争到转化率比较高的渠道位置。如果费用不太多,产品也不太吸量,可以选择每天集中一个时间短,可能是10分钟左右的时间,竞高价,获取品牌露出。在开始做推广后,会有许多代理找上我们。都声称自己量大质优,交学费的过程开始了。一般我们的操作方式是,先打个渠道包给对方上线去试。
目前汤圆用户量在100W左右,日新增6K-8K,渠道投入每月不超过5W。刷安卓市场分类榜单是我们做的第一个渠道动作、现在这块每月大约结算1-2W不等,单个用户成本(真实用户)在1.5-2元左右。当然单个用户成本根据各家产品不同也有浮动,像中华万年历这种工具类产品可以做到几毛钱一个。而想糯米这种电商类产品,上百也不奇怪,我给汤圆设定的单个用户成本上限是3.5元.目前看来,刷榜是相对性价比和可信度比较高的方式。不过之前有另一个朋友做的社区类产品今天告诉我它们刷榜单个用户成本得十几块
大概跟行业了解了一下现在的用户成本,但如果各位产品里有自己的金融体系,其实可以根据人均产生的消费来设置自己的单个用户最高成本。之前我一个朋友的电商导购类产品,单个用户成本在5元以内,因为他们发现,每个用户平均每年在它们产品中产生的利润是5元。汤圆的3.5元其实没有做太多调研。目前一个A引入的价格在1.5-2.5之间,当然这里面根据各家渠道不同,质量不同,还是有一些水分的,目前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水分过滤掉。2013-2014,行业普遍对安卓的单个用户定价在3-5元,iOSzai 5-8元,所以当时拍了个脑袋,3.5元。
但渠道呢,就跟吸毒一样,(这里指一些代理和歪门邪道的渠道,可能是积分墙,可能是PUSH)是个劳动密集的工作,需要时刻盯着数据,还得有足够的经验去判别量的真假。目前只要你能看到的数据,都能刷出来,一般我们用次日留存和单词使用时长来判断渠道用户质量。在自有数据后台没有那么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渠道同事自己摸到一些判断方式,她现在选择性的暂停一些渠道,观察一周后这些渠道的活跃数据。然后就差不多能判断出这个渠道真假量的比例了。相比应用市场,这些渠道的激活表面价格上相对便宜。
我们都知道现在好的应用市场位置甚至竞争到几十块一个A,一般我们按1-1.5的价格买入,观察数据,决定是否投放。这些渠道是不断需要换血的,每个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两个月。至于应用市场的操作方式,我就不多啰嗦了,到各家后台去看就行了。这方面我没太多诀窍。除了线上渠道,我们还有尝试做一些线下的预装推广。这块我专门找到专业的朋友了解过,还写了一篇文章。一会我发链接到群里,预装更适合普罗大众的入口级产品,如果是垂直类产品,建议不要考虑了。花钱很多,激活不高,最近渠道的推广进入比较稳定的阶段,我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社会化营销。
2、社会化营销推广
社会化营销在大家看来好像是特神奇的东西,花钱少,建小号。见效好,但其实,难度比渠道大不知道多少,社会化营销建议大家用粉丝通和广点通两个工具。需要你们对自己的目标用户深入的了解,拆分它们的属性,思考它们的心理。然后琢磨出好的营销文案及设计,通过这两个工具推送到它们的屏幕上。需要不停的试,不停的更换文案。花钱啊,钱砸的够狠也能起,一个月几百万。我们看见的火爆朋友圈的产品,脸萌,魔漫,神经猫。去问他们的创始团队,回答只有好产品会说话,我2011年经历过一个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噢粑粑手机找厕所,刷爆了媒体和社交网络,每天什么事儿都不做,几万日新增。营销费用就花了几千块。如果你一个产品抛出去后,几个月。或者这么说,病毒营销不是没有可能,大概试一百个方法,有一个能产生传播就是比较好运了。这其中也没有方法论。
公众号里回复推广,会有一些关于APP推广的文章。写的比较详细,包括线上渠道和线下预装,然后还有一些关于PR,品牌这样的东西。其实APP推广见效最快就是渠道,PR也是一个好方法,但相对渠道门槛更高,而且持续性比较短。可以渠道和PR结合起来做。和事件营销一样,PR要求制造热点,新闻点,然后把这些热点推送到媒体眼前,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会主动报道。
媒体都缺好的素材,这个看大家团队里的操盘者对各媒体调性的把握了,还有一种PR,或者可以说是软文,刚才我推送的公号里,7月时有三篇传播量非常广的文章。至少把汤圆推送到了很多人的视线中。让我们后续的商务合作开展起来相对顺利,内容和渠道都很重要。我个人偏重内容,因为比较擅长。营销和产品、运营一样,都是需要深入扎进去做的事情。最本质还是去了解我们的目标用户。通用的方式:了解目标用户,知道他们在哪里出现,策划合适的呈现形式,通过各种营销工具把这样的内容呈现到他们面前。
现在的市场情况呢,免费的资源很稀缺,因为渠道已经集中化规范化,进入商业化,错过了2011-2012的渠道流量红利时期。那两年渠道的位置非常好拿,商务编辑运营手里都有位置,管理不规范。可能关系好点儿就给你了,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渠道,只不过藏的比较深,操作的人也比较敏感,而且胃口也日益喂大。拿几万块还是卖个人情,做关系更是没有捷径的事情了。有那时间还不如多研究自己用户呢,相信大家都看过雕爷那几篇文章吧。那也是一种PR,但也得看出口节点的能量,和内容。任何不能产生传播的内容,都是无效的。我是很关注数据,一条微博发出去的目的是什么?点击链接?产生转发?产生关注?我建议所有目的单一化不要想一下通吃。因为根据目的不同,我们产生的内容形式,对用户的引导文案也都不同。微信公号也是一样了,不同的表达打开率不同、不同的内容转发量不同,其实我们看见很多很多刷爆朋友圈的内容,大多在说一些正确的废话
互动环节:
问:@grace@钱钱 你好,我想问个问题,一个新的工具类app新上线推广有哪些特别注意的,以及最初的有效方法。谢谢
钱:新上线至少三个月内不建议做任何付费推广,丢上去先,然后尽可能争取各种免费资源及扶持,大部分应用市场对新产品还是有扶持政策的,然后如果在深入说。。。会扯到产品。。。骚瑞我现在很大一部分精力其实都放在产品上
问:这些扶持政策需要与渠道打交道来实现吗?
钱:需要去见渠道的人,不同的人.让商务运营充分了解你的产品.刷存在感。还有一个建议哦,就是团队里的每个核心人物,都应该是营销节点,都应该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声。建立产品的生态圈
问:这句没理解
钱:比如我最近准备吧老板发给内部的鸡血邮件发给媒体,他专注战略和团队组建,写的很不错,觉得适合做PR.比如我们的设计师自己做公众号,分享一些UI设计的心得
问:雕爷的几封内部邮件就是这样出来的?
钱:媒体喜欢经验分享的内容,我不少文章在36氪虎嗅和新浪发表过,多少都带着汤圆.植入这种,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我的短板在于,目前影响力只在科技圈里,并没有真正深入到我们的目标用户中。这只是在帮我们后续的一些商务合作铺路而已
爱盈利app营销,app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