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无法自由的,和令我自由的,都是我的情绪本身。”让产品的齿轮难以运转的可能是用户的情绪,让产品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也可能是用户的情绪。产品经理面对的用户是饱满情绪的用户,设计的产品也需要是饱满情绪的产品。我们多多少少都与人有过争吵,或成为键盘侠在社交论坛上对什么故事“口诛笔伐”。 网友们通常认为彼此争吵的第一大理由是“观点不同”,但对于个体而言,有一个如辩论场上那样的“是否命题”或者“黑白答案”,也未必促成“争吵”的结果。 (我们在第二、三章节有关“判断”和“信念系统”的内容中谈及信念系统不一致对沟通过程造成的障碍,观点是信念系统的外在表现。不同的经历记忆产生不同的判断结果和信念系统,它们又时时刻刻地被观点所表现出来。此处的“观点”与后文“主观感受”概念不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何种观点的冲突,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情绪氛围,比如:愤怒。 很难想象,一个毫无情绪波动的机器人会与另一个机器人“吵”起来。 人类的情绪行为与大脑的“边缘系统”高度相关,这是由多个大脑模块连接的整体结构(包含海马、杏仁体、丘脑、扣带皮层等等,此略)。 边缘系统的命名来自最早对狂犬病毒的研究——狂犬病人受到强烈的情绪折磨,看上去就像“癫狂的疯子”,因此神经学家推测边缘系统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边缘人格障碍”就是以边缘系统命名的精神疾病(而非“处于社会边缘”的人格)。 边缘人格障碍伴随着巨大的情绪落差,激烈的情绪感受,快速变化的情绪转换,因此在社交过程中呈现不稳定的性格表现。 同时,边缘人格障碍无法对自我保持稳定的认知,也就是不稳定的人格。可以说,边缘系统的问题也造成信念系统的不稳定(我们在第三章时使用“信念系统”替代了“人格”的狭义概念)。 可见,情绪问题影响着信念系统,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都是信念系统的外在表现。一个极其不稳定的信念系统理所当然地,呈现观点的自我冲突和矛盾,因此无法获得一个“我是谁”的稳定的自我认知。 边缘人格障碍、狂犬病、癫痫等伴随着情绪异常的病症为我们打开了研究情绪的大门。 我在下文中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情绪如何影响认知;二是情绪如何影响行动。 理解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能理解情绪对每个人随时随地的细微影响。
一、情绪
如果我们把情绪的整个过程粗暴分为:情绪的发起、情绪的处理、情绪的外在表现这三个部分,我们的大脑有关情绪的那部分大概是这样运行的:1. 情绪的发起
我们在第二章描述认知过程时,对感觉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说明(视觉、听觉等)。正如:认知的前提是感觉系统对感觉信息的输入,情绪的启动也是由此开始,感觉系统将感觉信号输出给各个功能模块,其中就包含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和感觉系统保持着连接,其中以和嗅觉系统的连接尤为直接(我们可以暂时把这件事理解为嗅觉比其他感觉更加容易引发情绪和本能行为)。2. 情绪的处理
边缘系统综合处理着当下的事件信息、于此相关的记忆、以及事件的情绪信息。同时,与大脑其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使我们产生复杂的情绪体验。 情绪的处理过程可以帮我们理解第一个问题:情绪是如何影响认知的? 先来聊个题外话: 写作是一件困难的事,困难有很多,且显而易见。而最初困扰我的是一个并不太显眼的麻烦:大多数徘徊在心中的,那些看似无限重要的事物与人,于提笔的一瞬间,变得无关紧要。无论这些故事和人曾经带给我多么巨大的冲击与启示,似乎在落笔之前都要遭受一场“值得与否”的质问。 我想:“值得”大致得分成三类。 一类是自己喜欢,如同小孩子涂涂画画。作为一个大人,那若只涂涂画画想必是不甘心的,大人爱谈结果,若涂了画了,寻不到什么结果,或而自欺欺人地说自己获得了什么结果想必是不乐意的。 因此定要有个“结果”。 这便说到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值得”:结果总要落到销量或流量上,销量与流量便得落到售卖商品的“渠道”手中。于这些渠道而言,“有用”或“有趣”便是于销量与流量有益。 “是否有用”或许是大多数专业门类内容与书籍该有的落脚之处。而有用的书,势必该解决一些问题。未尝真的要解决一些问题,但起码在销售的理由上,总该有一个问题待解决。因为读者们购买书籍的理由大多是为了解答一个心中的疑问。 然而,世界上问题之多,有问题的人之多,解决方法之多,思想角度之多,又如何写不了呢?于是,“是否有用”倒不构成为停笔的缘由了。 再者,在设定这一系列主题与内容时,作者本人就给它判了刑:这个主题毫无吸引力!谈不上有什么范围的传播结果甚或伟大的社会影响,于读者而言,行文也决谈不上有趣。“是否有趣”,也就没有了太大的意义。 在这个难受的思考过程中,总有诸多内容在落笔之前被我阻止,在读者于文字的期待,以及我曾经所以为的“重要”之间做小心的平衡。但即便思前想后都找不到“值得”的理由,却也依然被我记录成长篇累牍的文字。 是何种“不可言说”的神秘体验让我坚持写下这些呢? (此时读者或许还在想:作者上面这些乱七八糟的内心戏到底有什么价值,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呢?) 你是否有过“醍醐灌顶”的感受?是否有那么一句话、一个想法令你突然间获得透彻的领悟?而那些击中你内心世界的“名人格言”,令你获得精神愉悦的“诗词典籍”是放之四海皆为人所爱吗? 据我个人的经验,当我试图向别人描述这些令人大彻大悟的文字、画面、故事时,它们就突然变成了家长里短,暗淡无光,毫无吸引力。 反之,那些为他人所爱的旋律又是否能够让你获得同样的快乐呢?当林黛玉为花叶凋谢而倍感凄凉,葬花葬己时,有多少人无从理解,又有多少人如曹雪芹一般悲伤难以呢? 当你从橱柜里拿起多年前一本泛黄的旧书,是否不需翻开便心绪翻涌? …… 如上种种,边缘系统功不可没。 在对癫痫病人的研究中,神经学家们获得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哲学是情绪性的。 哲学居然不是理性的。 哲学思辨中那种种深信找到了真理的“感觉”,如“醍醐灌顶”一般相似的感受——其实来自于边缘系统与“重要感”有关的情绪(让我大胆猜想一下,所以如果你觉得鸡汤文学不错,或许也会爱上哲学)。 神经学是这样解释这种“哲学情绪”的:感知的信息通过杏仁体进入边缘系统时,不同类型的信息与边缘系统的联结程度是不同的。(杏仁体专门用来辨识外部事件在“情绪上的重要性”。) 这是为了令我们的决策有“重点”,不需要把太多精力花费在“不重要”的海量的外部信息中。 当某些事件的联结被加强时,这件事就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从而产生了“哲学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来看,外部事件本身到底“有没有价值”并不是我认为这些文字应该被写下的缘由,而是某些类型的外部事件与我的情绪中枢有着更强的联结,我因此获得“这很重要”的情绪感受,我无法控制我自己,不得不认为这一系列内容是“很重要的”。 你现在或许可以理解:我无法向你解释“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并且,同样理解:我并不真的认为这些内容对你来说也是那么的重要。 思辨过程似乎在后天的增加事件与边缘系统之间的联结,我们通过思辨把更多的事物与情绪增加了联结,从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对一些毫无意义的话题进行深刻的讨论。” 无论是在辩论场上,还是在追星族中,或者网络话题,这些令局外人迷之不解的思辨讨论都屡屡发生。 边缘系统同时处理事件、事件情绪、事件相关的记忆。因此,旧书唤起回忆,回忆伴随旧绪,又在此刻增添新愁。 如果你天生具备花叶凋落与悲伤情绪的联结,或者在有所经历后将花叶与悲伤建立了新的联结,那么你总是能够理解和共情林黛玉的。 正如“体验派”演员的表演:在体验中建立情绪联结,在未来调用这些历史记忆与情绪使用在表演中,相信演员们有着对边缘系统的强大控制能力。 如果我们思考某些事件或观点如果伴随着“快感”,那么这些思考会更加根深蒂固。神经科学家猜想这个过程正是“热衷、狂热”状态的生理原因。 比如:那些“美妙的表演”、“有趣的事物”唤起我们的快感,然后我们的大脑不断强化这些事物的联结,于是它们越来越“重要”。 以上长篇大论,试图解答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在文末我们还会重新回顾这里的内容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情绪如何影响行为。3. 情绪的外在表现
下丘脑参与了情绪的外在表现,因此,也可直接解答:为什么我们会在情绪之下采取“冲动的行为”? 下丘脑有三个主要的输出:- 输出信号给发送激素的系统(脑垂体腺),激素可以极大的改变人体状态,比如:肾上腺素的分泌提供给人体行动的能量。
- 输出信号给自主神经系统,这个系统控制着植物性功能,比如:呼吸、血压、心率等等。
- 输出信号驱使人做出行为,比如:人们受到刺激时的战斗逃脱反应。
二、启示
1. 情绪联结是设计者的首要工作
艺术家和设计师们通过各种与感官的对话方式(色彩、声音等等)唤醒人类的情绪,有天分的艺术家天生就擅长捕捉与表达情绪本身。 我们不太愿意进入一个服务员看上去不太愉快的消费场所;异常的亢奋也同样令人感到防备;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总是保持着冷静就毫无乐趣可言。 对于任何想要获得吸引的事物来说,引导人们的情绪投入是快速进入喜爱(或厌恶)状态的第一步。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师来塑造易于让人们投入情绪的环境,营造情绪的氛围,任何表达的元素都会成为情绪氛围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任何方式令人感受愉悦,就可以完成与人类大脑建立联结的第一步。2. 共同记忆唤起人们的情绪
上文说到边缘系统共同处理信息、信息相关的记忆、信息相关的情绪,因此,相似的记忆反过来也能唤起情绪。 我们对于某些与生俱来的事物有天然的情绪反应,比如:背对着大门会令我们焦虑,在漆黑的夜晚走在小巷中也同样令我们感到无端的恐惧。 这些特定的环境和事件对生存有威胁,成为进化的成果,是人类甚至动物们共同的记忆,而后天建立联结的记忆也能达成同样的效果。 对亲人的情感,特定事情的厌恶,玩游戏的快乐等等都可以被转化成特定的艺术形态与符号,得以在拥有同类记忆的人群中唤起情绪。 著名的小艾尔伯特实验证明了:恐惧情绪可以被习得并且泛化(此略)。 实验的成果证明了:如果你恐惧白色的老鼠,也会恐惧白色的兔子等同类型的事物(这也间接证明了第一章所谈及的分类理论)。3. 替代性的情绪习得
在对恐惧情绪的实验中,证明了:如果你的父母恐惧蛇类,那么你大概率也会恐惧蛇类,即便你没有亲自受过伤害。 其他类型的情绪没有更明确的实验成果,但以我们个体的经验来看,“爱屋及乌”或者“喜欢上另一半喜欢的事物”等这些故事都是显著存在的。权威者的态度和行为也会被周围的人们无意识地习得(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或许同样来自于生存需要)。 既然情绪或多或少的可以被替代性的习得,那么,就可以理解:我们的社交与社群关系是如何呈现这种互相之间的影响的? 你会与关系更加亲近的人有很多“共同语言”,这通常表现为对同一个事物的欢欣感。4. 情绪输出至(非理性的)行为
瀑布流形式的内容表现很好地呈现了这个结果。 如果你已经被一个视频唤起了情绪,那么你总是会“继续”,被唤起的情绪还没有停止。 经过“主观体验”的加强,视频比文字表达更加容易营造“更加真实”的主观体验,游戏又比视频更加“沉浸”,被唤起的情绪则更加强烈(番外篇中将单独讨论主观体验的原理与表现)。 情绪被唤起后下丘脑的一系列输出都是难以自制的,而消解情绪的过程是缓慢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停止自己的“享乐”。5. 情绪是创造力的源泉
因为情绪给予事物“重要性”,我们将事情想得太好或太坏,发展出令人后悔的冲突和决策;也因为情绪赋予的“重要性”,我们才对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保持兴味与乐趣,才因此感受世界的美好与珍贵。 对于现实主义、严肃文学的作者们来说,仿佛什么事情都那么重要。于我们具体的工作而言,大多数事,可以重要,也可以不重要。敏感、细致、无意义的重要性倒成了艺术之美的必要部分。而宏伟和粗犷都由这些细节堆砌而起,细致与密度成为厚重。若除非生存凡事无关紧要,那么必然没有这些文明的果实存在。 没有情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重如泰山的情谊,也没有轻于鸿毛的困境。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