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的好奇心,本来也是产品经理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把这一点理解为需要与用户形成同理心,未必过于形而上学了。
张小龙在2014年曾经夸过马化腾,说自己研究用户需求时,需要用五到十分钟把自己变成一个傻瓜,而马化腾一分钟就可以变傻瓜,乔布斯瞬间就可以变傻瓜。
虽然夸自己老板“一分钟就能变傻瓜”看起来确实挺奇怪的,但张小龙这番话给了广大入门级产品经理一个非常不好的暗示,即:与用户保持同理心,是非常必要的,且可以做到的。
而实际上,张小龙在2014年作出这番言论后,微信再无像样的迭代,反而是笃信“不服跑个AB测试”的头条,抢到了继IM之后移动互联网产品最值钱的船票——短视频。与此同时,张小龙在忙着钻研高尔夫球技,并在2018年多项赛事中获取名次,可能是为了训练自己快速入定的能力?
回到本文的主题,产品经理对于用户的同理心,是否对做产品有帮助?
我的观点是,很难做到,且没什么用。
先说说“很难做到”这件事。
岁数越大,经历越多,越能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人和人的成长、教育、家庭、工作环境的差别之大,使得人和人之间,有时连沟通都非常困难,遑论代入对方的三观和逻辑去思考问题。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不是产品经理,企图像软件换肤一样切换到他人的立场来看待和思考问题,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
而张小龙例子中所说的“变傻瓜”,并非是放空,而是产品经理将自己置于普通用户的位置上看待问题。然而,所谓“普通用户”本来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将其视为产品潜在用户的集合体,则这个集体的思路和行为无法预测,不存在代入性;而如果将其视为一个个独立个体,则又不具备普遍性,且产品经理本身首先是一个普通用户,更无须“代入”。
总之,由于人的思路、认知来自于其过往一切经历,而世界上不存在经历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种思维模式的切换,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退一步说,假设产品经理可以做到与用户的同质化,或者最佳情况,产品经理恰巧就是产品的目标人群,是不是就可以站在用户的视角上,设计完全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了?
实际上,这样并没什么意义。
去年《中国有嘻哈》第一轮表演中,GAI说过一句话:“从伴奏响起第一秒开始,你就必须在我这个环境里来。”产品经理为用户做一个产品,是为了通过满足用户的某个或某几个诉求,来达成用户价值、产品价值、商业价值多方面的平衡。
比起揣测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的是你希望他在你产品里做什么样的事。这也是我之前说过的,定义产品的终极目标是定义商业规则,做产品要开上帝视角,要有规则制定者的魄力和霸气。
因此,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根本不需要去变成用户,而是发掘并承认用户的思路即可。
所谓发掘,就是透过用户的表面行为,透视其真正的需求;所谓承认,就是无论用户的想法和需求看上去多么奇怪和难以接受,只要你确定发掘的过程没有歪曲和破坏真正的需求,对这些奇形怪状的用户和用户需求,只需要接受即可。
至于这些东西从哪来的?管他作甚,你又不是社会学家。
举个例子:快手的员工大多不是快手的重度用户,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通过产品为真正的用户提供服务。
《论语·述而》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你作为产品经理,了解并接受世间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和思路,已经超越普通人的境界了,何必非要去体验生活,强求自己也变成那种奇怪的人呢?
如今,用户产品经理衰落,数据、算法产品经理和用户增长官兴起,还不是因为验证、获客、留存、转化、激活这一套流程,有了可复制的方法论,以及机器学习、推荐算法之类技术手段支撑了。
大多数情况下,用户行为都有定量的分析和分解手段,把用户抽象为一组数据和函数的组合。可以定量的事情就无需定性,张小龙式的产品经理,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我不反对大家与各阶层各种角色的人打交道,以增加对这世界的多样性的感知与思考,何况,对世界的好奇心,本来也是产品经理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把这一点理解为需要与用户形成同理心,未必过于形而上学了。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