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服务越来越智能,
随用随取,招之即来,用完即走
线下的柜台、线上的网站、手机上的APP
等具象限制,被彻底突破了。
在上周浦发银行API Bank发布会,京东金融副总裁谢锦生开玩笑说,他穿错衣服了。
参加银行发布会,他习惯了不出错的西装,但在这次的发布会上,副行长潘卫东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万化都是一身休闲装扮。
从美国的华尔街到中国的金融街,着装变化背后,是银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大潮――比尔盖茨曾经嘲笑银行是“恐龙”,但他忽略的一点是,其实恐龙的进化周期长达2亿年,过去被贴上传统标签的银行,已经开始“变身”了。
跨越APP边界,场景永生
业内首发的浦发银行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意味着银行服务越来越智能,随用随取,招之即来,用完即走――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突破线下的柜台、线上的网站、手机上的APP等具象的载体限制。
银行的服务从有形升级为有形(APP、网站、柜台)+无形(API Bank),所需即所得。
在移动时代,银行要服务更多用户,通常的路径是用APP圈定更多用户,但银行的APP活跃度低是不争事实。
易观发布的《银行服务应用App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显示,从日均活跃用户规模来看,排名第一的银行APP为631.3万户,可以类比的是,微信日活用户高达8亿,中国日活过亿的APP累计13款――整个银行业APP的累积日活跃度,比不上一个互联网巨头。
因此,为了提升活跃度,很多银行在APP内接入丰富、高频的互联网使用场景,比如吃、穿、住、行、娱等,借此激活沉睡的注册用户,但曾为银行提供接入服务的人士告诉《财经故事会》,“银行不烧钱不补贴,用户是不会来的,不符合使用习惯。”
而浦发银行的API Bank 则反其道而行,开放产品和服务,把其金融能力抽离出来,主动嵌入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高频APP中,与生态圈伙伴互联互通,结合双方的优势资源,进行产品和服务快速创新,形成金融+教育、金融+医疗、金融+制造业、金融+社交……各种跨界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和个人各类金融需求。
这意味着,过去以APP、网上银行、线下柜台形态存在的银行服务,跨越城池和山海,把自己的边界彻底打破,如同空气一般,无边无界。
对于C端用户来说,繁杂的APP挤占了手机用户极为有限的界面和内存。APP的孤岛效应,人为割裂了现实世界里用户原本连贯的服务需求,APP并非完美产品。
而API Bank则让用户无需在不同产品、不同界面之间跳转,一次性解决复杂、连贯的需求。比如,一位用户要出国旅游,他需要先到旅游网站订机票,然后到银行兑换外币,同时办理签证,而未来如果这些服务如果都像API Bank一样插件化了,所有需求一次性满足,不用多次下载、跳转APP,“anyone,anywhere,anytime。”
对于合作伙伴来说,浦发的API Bank嵌入其中,为其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能力,助力其提升用户体验。
对于浦发银行来说,随着移动端流量越来越贵,APP的拉新成本高昂,用狭隘的APP去服务用户,其实是为自己的服务半径和业务边界设限,而开放的API Bank,则让浦发银行的服务嵌入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应用场景之中,业务外延大大扩展,服务调用随时随地。
在过去的柜台、网银、APP中,多数是由用户主动调用服务,而API Bank则希望能主动感知、匹配用户需求。
这要依赖于物联网、人工智能、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在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还能主动感知客户的场景和潜在需求,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
如:当客户在网站预定机票或酒店时,会根据客户偏好主动提供分期、信用调额、保险套餐等产品,还可感知客户位置,实时推荐周边优惠商户,航班延误信息等实用信息。
十年前,《连线》杂志曾预言说,Web已死,APP永生,但无形无边无界的API Bank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永生的不是web,也不是APP,永生的只有服务和场景!
无感的实时风控
API Bank的服务始于支付,却不止于支付,还能提供优惠、积分、分期、信用调额、保险套餐等多重服务。
但无论服务场景和载体如何进化、变异,对于银行来说,风控,始终是第一生命线。当柜台、网站、APP等传统的银行服务载体被替代,风控思路也必须变革、优化、重塑。
比如有家外贸公司,主营业务是跨境电商,面临融资需求。传统的做法是,这家企业拿着各种证明材料,包括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以及电表、水表等,还有各种通关数据等,去银行申请贷款,至于最后能否发放,多久能够发放,发放多少贷款,外贸企业无法预知。
因此,传统的银行借贷,并不能满足跨境电商“周期短、金额小、频度密、时间急”的融资需求,多数外贸公司,不得不求助于利息高昂的民间借贷。
但浦发银行的API Bank,能够为企业管理软件ERP整合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提供更多数据来源,然后再一揽子的纳入通关、商检、税务等信息,帮助企业主动预警资金缺口,一旦需要融资,系统中相关经营数据、物流信息即可直接与API Bank对接,在线提交融资申请,快速拿到贷款。
在这个融资服务过程中,原来基于静态数据的“三表”变成了实时动态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原来的贷前、贷中、贷后的滞后审批,变成了基于动态大数据的实时在线审批。
这种风控能力的进化,背后都是基于API Bank的开放定位,当报价、订货、付款、备货、通关手续、装船等等全流程数据,实时进入API Bank的数据库中,风控就通过后台的数据化和智能化,实现了前台的在线化、实时化、无感化。
用“三流”取代“三表”,对于客户来说,融资需求快速满足,融资饥渴得到缓解,借贷体验大幅提升。在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多年未能纾解。传统的银行贷款审批模式下,中小企业申请成本高、放款慢,而API Bank模式下有望缓解这一难题。
因为API Bank模式下,风控的数据化、智能化,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延长服务半径,扩大业务外延。
开放成主流
API Bank也是银行对外开放的又一例证。
最近两年,原本势如水火的银行和互联网公司,不再互怼了,BATJ陆续牵手四大行――经过几年的打打杀杀,银行和互联网公司终于想清楚了,如果对手已经很强大,那就在一起吧―――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合作才是长久的,只要合作的双方长短互补、角色明确,找到了舒服的体位。
但浦发银行的API Bank ,则是更进一步,其合作伙伴,不止于互联网公司,甚至也有金融同业、政府部门、中小微企业、智能家居等等,要打造一个无边无界、合作共赢的数字生态平台。
目前,浦发银行已与中国银联、京东金融等46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为超过500万B端和C端用户提供便利服务。
银行和合作伙伴实现了深度的耦合。
过去,银行的产品设计流程非常程式化,前端部门提出需求,业务部门设计产品,总之,很容易闭门造车。
而在开放合作的生态场景模式下,银行和合作伙伴实现了共创,共同参与到场景设计中,风控措施也必须同步推进。过去,银行和合作伙伴更多是销售渠道的关系,未来,则是生态对接的模式,双方的业务实现了无缝融合,这种融合在用户端则是无感的,流畅的。
合作模式下,双方长短互补,各取所需。
银行能提供的最大资源,第一是低成本的资金,第二则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能力。比如,浦发银行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不仅开放传统金融服务,还可开放银行专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API Bank,封装市场预测、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新型服务接口,赋能小微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而银行则能从合作伙伴获得场景、流量、用户和数据。
比如,当API Bank和京东接通,就能为后者高达数亿的年轻电商用户提供高频的金融服务。
其次,还能降低线下的网点成本、线上的流量成本。API Bank嵌入到应用场景中,不用额外支付高昂的流量成本。
第三,数据打通、信用完善,提升风控能力。
一个客户的数据,其实不均衡的分布于各处,把数据拼图拼接在一起,才能完善其信用评分,比如上述跨境电商客户,其数据分散于电商平台、海关等体系。
京东金融高管第一次感慨“着装失误”,是因为浦发银行的API Bank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无界银行新时代,但是,穿T恤的银行高管会越来越多,因为API Bank指引了银行业潮水的方向。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