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待需求的同时,多一个思考的维度和方式。
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对方突然眉头一皱说:“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产品该多好?”我们意识到,他说出这句话多半是遇到一个问题……
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今天早上,我在吃早点时不小心给运动外套洒了几滴油,我当时就想如果有一个免水洗的去污渍产品,那该多好,拿出来擦一下就能把衣服污渍擦除,其实这个产品早就有了,只需要去买就行了,但如果我没有时间出去购买呢?那我就遇到一个新问题,怎么办?在购物平台下单,等着快递小哥送货上门……托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福,虽然我的衣服脏了,但是我的问题都被解决了,我以后再也不怕类似的情况了,我感到很爽。
上述的情景反映的正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每个问题就是一个痛点,痛点一旦被激发出来,我们就会有相关的需求,紧接着我们就会需要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那么,需求离我们那么近,我们平常是如何看待它的?
“我需要一个xx”、“真不爽,要是能有xx功能解决我这个xx问题就好了”
这些感叹是我们在生活中对于痛点发生后最直接和真实的语言反馈
那在时刻和产品打交道的产品经理眼里,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些诉求的?
举个例子:
“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用户说。
上面这句话,可能产品同仁们会很眼熟,对,又是用这匹马来举例子,这是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问他顾客问题时,顾客的回答。
原话为:
“If i had ask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they will tell me : a faster horse.”
-Henry Ford
我们以这段话为用户诉求,假设接下来例子中的「 A」 和「 B」 都是产品经理
A经理:“哦,想要更快的马,没问题,找一些基因良好的马圈养起来,找精英训马师训养这些马,培养出更优良更健壮跑得更快的马给他们。”
B经理:为什么顾客需要更快的马?这小子想干嘛?他有什么目的?哦,「更快的马」,原来他们想更快更省时间的到达目的地啊。那么他们的目标我知道了,我只用帮他们达成目标就行了,至于更快的马,先放一边吧。找一些设计师和工程师,找材料供应商,给他们造一些跑得比马快的汽车。”
A 和 B 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都满足了需求,即“更快的达到目的地”,我们暂且不谈需求满足程度、需求成本、功能实现、用户接受度、产品检验等多个方面去分析,关站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互联网时代来看,b经理的实现方式显然更符合这个时代。
回到看待需求的思维:
A经理的看待需求的想法是:用户说的,就是他想要的,顺着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
B经理看待需求的想法是:带着「关联性」去思考,从用户诉求中看到了需求背后关联的用户目标,站在用户目标的角度考虑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能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很多产品前辈对于用户需求的观点很多都提到“基于场景深挖需求”的确是这样的,在我看来,我们可以笼统的把这些观点称为「关联性思维」。
什么是看待需求的「关联性思维」?
「在看待需求的同时,能看到需求背后与之关联的因素」
除了联想到用户需求背后的「用户的目标,他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在设计产品时还要联想到「用户的使用场景」
「场景」是我们设计产品原型和检验产品可行度以及深挖需求时离不开的要素。
在谈到看待需求「关联性思维」结合「场景」时,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场景」?
「场景」是一个具体的描述,类似我们小学时记叙文写法,人物、时间、地点,环境及情节: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于什么「目的」做了什么「事」。这些元素组成了一个具体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就是场景。
基于「场景」我们能看到我们的用户是谁、在具体画面中还有哪些问题,在不同场景下需求能否被满足,应该如何解决问题,等等。在「场景」中设想方案,我们会考虑更多因素,从而不断把产品做好。
下面会举到三个例子:
1.
比如一个内容app,用户喜欢科技内容,你推荐给他文学内容,需求没有关联到场景,没有考虑到使用人群,仅仅是从满足“提供内容”来做产品,这样会存在推荐内容与目标用户不匹配的问题。
2.
比如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需求,平时大家都会对一个问题很不解,希望能和更多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我们觉得这就是需求,可以做一个产品并提供服务,要做的就是在产品里开设一个有争议有特点的问题,然后规定人数,规定时间在群里探讨问题,最后问题的答案以一人一票投票选出自己认为的观点。这个需求看似可行……可是用「关联性思维」把需求放到「场景」里一想,我们就会发现问题。
对用户来说「探讨问题」是为了「获得答案」,「人群」不一样,带着的「目的」也就不一样,他是来聊天的,我是来获得答案的,在你一句我一句的氛围下产生的结论可能是偏主观性和误导性的,而对于群聊主持人来说,当群聊的用户在讨论中“争强好胜”的情绪被触发,维持秩序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聊到最后大家可能都会不欢而散,用户们出于「获取知识的目的」达不到,那么使用这款产品总的体验远不如直接上知乎搜索答案。
3.
比如一款理财产品为了和用户保持黏性,活跃用户并积累新用户,想到通过做社交的方式让产品变得“生龙活虎”,于是在理财产品中加入“分享你的理财方式”功能,大致就是把自己的好的理财方式分享给大家,如果对方觉得有用,会直接使用你的理财方式,并且给你点赞,赞的最高的那个人会在产品的排行榜上。
我们猛地一看没有问题,有的用户在理财方面可能不擅长,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而通过别人的理财妙招直接套用,就会帮助自己的资金安排的更合理。
但是我们用「关联性思维」放到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下想一下,这个功能虽然跟「理财」这个核心功能有一定的关联……但对于分享理财方式的用户来说,到底什么「时候」以什么「目的」分享给大家呢?用户不知道,用户目的不清晰,没有强烈的分享动机,这个功能可能就不会被用户使用,产品想让用户活跃起来的初衷可能就显得不那么美好了,这时就需要对功能的取舍和对产品的再次分析了。
确实是,有的产品为了和用户保持黏性,让用户活跃起来,也会通过做社交的方式来沉淀已有的用户,但结果这样的方式往往会差强人意。这就是a经理看待需求的思维:「只看表面,要什么,就你给什么,不考虑任何因素」;这样的做法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反而会有新问题。
只有把看似需求和看似行的通的功能用「关联性思维」结合「用户目标」和「场景」进行思考,才能判断哪些需求成立,那些功能合理,产品还有没有可以满足其他需求的机会。
每个产品人都有自己的独到的思维,没有定性。我只希望让大家在看待需求的同时,多一个思考的维度和方式。
结语
对于很多用户表面的需求,以及很多我们看似我们要去满足的需求,很多都是值得考量的,虽然这是用户最真实的诉求,但需要找到其中的关联性,找到这些诉求代表什么?真正的问题在哪里?用户想要干嘛?用户为什么要这么做?带着「关联性思维」去看待这些问题时会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到用户更本质的需求,把功能设计的更好,创造出更好的产品。
本文由 @ 杨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Pixabay,基于CC0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