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有了这些思维模式,AI来了也不怕(年度总结篇)

来源: 297673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从想到做,一定是先加后减、先粗后细的过程。从顶层开始的思考,是大而全的,覆盖面广,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到了落实行动层面,就要从底层开始,结合各种现实判断可行性,不断做减法,这样能保证顶层的大方向还能不脱离实际。

有了这些思维模式,AI来了也不怕(年度总结篇)

2017年这一年,伴随这AI威胁论愈演愈烈,很多传统行业、互联网人对AI恐惧,对技术推动的时代恐惧,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开始担忧。

就像李开复说的:50%工种将会被替代掉。由此总结的“五秒钟准则”——即一个工作如果5秒钟内机器能完成的工作未来将会被替代掉。

但是他同样有讲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创意是不可替代的,AI技术只是会放大一部分精英的价值,即“赋能”,起到增强智能的作用。

那么基于此,思维和创意这些个人特质才是每个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思维模式作为人学习、经验、思考的底层建筑,能直接决定未来的个人价值。而对于产品经理,这种对理性要求极高的工种,更要在技术颠覆性变革前构建好强健的思维体系。

对于思维模式,首先要提的是对产品经理最重要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要求我们思考一件事的时候以向上追源、向下溯果、横向推理分析的方式关联其整个过程的全部元素

逻辑思维要求严密完整、有根有据。

《金字塔原理》一书中,将逻辑关系分为归纳推理法、演绎推理法,逻辑顺序又分为:演绎顺序、先后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具体到我们的产品工作中,例如,运用结构顺序中的MECE思维(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可以用于需求场景的遍历和产品功能的规划上,能帮助我们消除思维漏洞,减少场景和功能的遗漏和重复。

关于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结合我的产品经历,提炼了一些思维模式点做了一下总结,总体是按照从抽象到逐渐具象的过程来展开。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首先来谈谈,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我们经常会谈,但是一旦陷入执行层面,就会在逐渐衍生出来的庞大的思维网中犯偷换概念、一叶障目的错误,导致不知不觉就走了弯路——这就需要在规划的起点和执行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

看本质的过程是受思维深度影响:即有些人只能分析到一层,那理解的也就比表象多了一层;层级越深,理解越多,离本质就越接近。

看本质过程还会受思维的维度影响。如果是一维思维,即只能单一变量地思考问题,就会因为单一视角导致个人主观思维偏差。

我个人的体会是:在保证信息完整齐全的情况下,层层剖析,尽可能找到这个项目、需求的本质,才能保证方向性正确。

不管是比较宏观的层面,如产品的战略层,还是局部的落地层面,如产品需求规则,时时提醒自己,才能保证紧贴着两点之间直线行走的高效率。

一批更快的马和汽车的例子,大家都应该听过,这里就是因为挖掘本质而触达用户兴奋点。

在我工作初期,也有一个让我后来经常拿来警醒自己的例子:

有一次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准备做个健身APP标配性的勋章墙功能。规划好后,我开始收集各个业务线可以被用户拿出来炫耀的信息点。为了增强趣味性,还花心思做了一个丧文化勋章,从平台的角度帮助用户自黑,又迎合了当下比较受欢迎的丧文化营销——暗暗觉得这将是一个小爆点。

开需求评审会的时候,讲到一半产品老大突然很严肃地问我:你做这个需求出发点是什么?

很显然,增加用户活跃这个理由被否决掉——勋章强虽然是任务性功能的标配,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平台因此真的拉动了用户活跃度……老大认真跟我们分析了这些点,其实针对我们平台而言,这些都是一个很鸡肋的功能。因为没有多思考一下做这个勋章墙的本质,我浪费了差不两周的时间。追溯原因主要是:没有看到勋章墙功能的本质,思考深度不够。

还有一次,我们为了向用户宣传一个平台的新功能,设计了很多精美的页面;在APP里也放了很多入口,但是收效甚微。后来运营同学推动了一次线上线下活动之后,这个功能一下子火爆起来。

我们总结原因,在于没有抓住这个功能的本质——锁定的用户其实应该是线下才会活跃的用户。换言之,也是混淆了产品设计和运营推广的本质工作价值,导致采取了不匹配方式的低效率。

还有现在大家都在提的新零售,各种电商的模式本质上颠覆了商业吗?没有,商业的本质还是商品,所以新商业又要开始回归线下。

当我们在做的时候,我们是在“做什么”…

二、全局性思考

全局性思考要求我们将思维层级提升到金字塔顶部,不要局限于眼前的模块,是因为:

  1. 任何产品模块不会完全独立于同一产品的其他业务;
  2. 产品设计不会完全只涉及产品框架层面的规划(除非少数C端工具型产品,是以产品为主导);
  3. 产品模块自身也会涉及迭代优化,因此要全局性规划,前瞻性预判,考虑拓展性。

对于第一、三点,由于产品内部业务模块间的关联性,要求从功能规划的宏观层到需求落地的表现层都有全局性眼光——这个跟开发思维中讲究的“高内聚低耦合”不一样,特别是运营型产品。

举个栗子:

笔者今年负责的一个身份认证模块,由于没有提前考虑到整个平台还有其他业务涉及到“弱身份认证”(即不涉及上传身份证手持图片,只涉及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基本字段),因此各个业务认证的数据类型不一致导致不能数据相流;导致后续产品、开发层面维系成本就比较高。

需求落地的过程,同样也很需要全局性思考:一个页面的变化,对其他页面前端、后端数据的影响;以及该功能迭代方向的前瞻性预判,提前预留入口、在后台进行相关数据统计等。

对于第二点,不仅是单独的产品规划要全局思考,更重要的是站在产品之上的全局性思考。特别是对于想要脱离做功能做需求的产品经理,要避免思维层面的职责分工导致的组织边界僵硬,要运用顶层设计来推动一个完整的产品流程。

还有一个曾经负责的电视端APP,定位健身教学的项目:

前期因为局限于产品层面的设计以及受限于现有资源,做出了一个同质化的没有特色的产品框架,导致这个项目在前期很难争取到公司各方的资源。后面为了突破现状,重新从全局进行了规划,并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整个项目就变得具体、有血有肉了——包括从业务方视频定位、技术算法建模、运营推广方向以及用户在整个平台运动监督、激励体系一个完整的流程都有了初步规划,在项目规划中体现出这个产品的定位、核心竞争力等。

这样下来,大家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建立了项目信心,接下来的配合度自然就高了,也避免了后期产品落地时任何一方的方向性错误。

全局性思考对于运营、业务型产品尤为重要——也就是大家说的产品运营不分家。对于想要上升管理层的产品经理,全局性思维是一项职业核心竞争力。

三、场景化思维

场景化思维是一种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推理,是一种发散性过程。通过一定场景预设下,对人群的共性、差异性行为做出预测,提取对应的需求点,作为产品规划的依据。

由于涉及到用户行为的预测,因此这个过程中同理心的作用至关重要:要保证场景的准确性和用户类型的完整性,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并重的过程。

举个线上APP设计的例子:当用户在所购票电影放映前打开猫眼APP,会自动跳出取票码弹窗——基于放映前的查看取票码的刚需,并为此提供了快捷展示入口,减少用户操作层级。

线上产品设计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这种设计虽然非刚需,但是却能触碰到用户的兴奋点。

还有线下的例子:

很多网红咖啡店之所以持续火热,并不是因为东西特别好吃性价比高服务好等,而是因为就餐环境好非常适合女孩子拍照取景——这个是基于很多年轻女性在咖啡厅里喝下午茶的时候,喜欢拍照发朋友圈,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显示。这些网红咖啡厅针对这种场景需求,将高颜值的商品和有格调的店内设计作为重点,布置一些精美的拍照背景、小道具和室内灯光,有的还会有专业摄影的服务员帮你拍照。

这些都是场景化思维挖掘出来的需求,甚至反客为主,成为了比基本功能更重要的用户兴奋点。

还有一个我观察到的比较有意思的点:有些产品人是在搭建好框架后到原型层面才能挖掘出一些比较好的点,而有些是构思时就能预先从产品框架到页面细节全部完善,并且都是一些水平不错的人。

我仔细分析了下并事实验证,后者大多是经验丰富一些的人,而前者大多是必须进入一个具体的语境(例如画原型)才能高度发散思维并拓展出一些创新点。

这些我觉得也算是场景化思维:具体到场景了,才能发散拓展并且能保证不偏离实际。

当然要注意的是:场景化思维受个人感性因素主导,因此需要多采集样本,多去征求下目标群体的意见,才能提炼出准确的共性场景行为,尽量完善差异性场景行为

四、建模思维

建模思维是一种从具象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性思维。跟上面提到的场景化思维刚好相反,是一种收敛性过程。

对于产品设计,运用建模思维的典型体现就是制作用户画像和业务流程。

制作用户画像就是最大程度标准化目标用户,根据需求功能的大方向,来提取相关的关键词,并最终高度概括目标用户各种个人信息、行为特征的过程就需要很好的建模能力。

制作业务流程的过程,是基于对现有业务的理解,抽象成一系列标准化行为。

运用建模思维制作业务流程时,有两个要点:

  1. 遍历所有业务场景,保证各种正常非正常流程都能不遗漏;
  2. 在前面的基础上,层层剖析,将业务类型分类,并高度概括标准化流程。

对于第一点,就要深入一线业务体验并梳理清楚各种业务状态的逻辑

对于第二点,理清各种角色如用户(B﹑C端)、业务方、平台方在各种状态(时间点)的行为,按照演绎推理的分析方法规划出业务流程。

在整个建模过程中:

第一,强调完整信息收集的能力。例如一些O2O产品,线上B端、C端用户行为都不可控,这个时候的场景就是千变万化的,只有深入一线观察挖掘才能保证业务场景的完整性,因此这一点对于实体业务的产品类型,特别重要;

第二,就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这里的建模过程本质(就是前面提到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本质可类比理解的东西就有了)也类似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建模,会存在权重因子和偏差因子。

我们做业务建模时哪些是主链条,哪些是次链条或者隐形链条,就是跟权重因子是一样的意义,取决于它的业务价值;那么建模对业务还原程度的高低就是偏差因子,所以要在产品后期建模过程精细化打磨业务链条,减少偏差。

对于活在信息狂潮中的我们也一样,我们每天都会获取一些碎片化的专业知识点,通过这种建模思维将他们串起来。一来是通过分析找共性能够让思路更清晰,有利于理解性记忆;二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通过建模提炼的关键点,从而更容易透过表象看到事情本质,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五、批判性接收思维

批判性接收思维要求理解消化后的过滤性吸收,就像中国式创新一样,是“引进、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吸收”。

很多人在“拿来主义”这件事上,受首因效应影响,对于行业KOL的意见及“大厂产品”视为圭臬,甚至同事隔壁老王的一句话也不加思考的引用,这也是现在产品形态、运营策略同质化的主要原因。

在产品工作中,竞品分析过程是最需要批判性思维——因为很容易就被竞品先入为主,最后“做”了个一样的产品。

就算是大厂的产品,他们的产品设计也是基于他们特有的公司战略、产品定位来设计的,盲目抄袭会违背自己产品本来的格调。

抛开产品背景谈竞品借鉴,就是耍流氓。

事实上,批判性接收只是表现形式,根源还是前面谈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再去判断哪些点是能借鉴的,哪些是要改进再吸收的。

那些都是很好的,但不一定适合我

你身边同事老王说的一句话,可能从他的所处的位置来说是对的,但是不一定适合你;所以这时候就不能因为老王平时的威望而全盘接收。

对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每天跟很多产品、其他岗位同事打交道以及获取可借鉴信息的成本极低,就是一个信息高度集中的中心。

因此,要有意识刻意练习、强化自己的批判性接收思维,让自己理性地“挑剔”起来,才能掌握产品的主导权,保证产品能不忘初心地走下去。

六、线上线下融合思维

随着2017年新零售和物流网的概念越来越热,并且纯线上的产品发展已经慢慢到达瓶颈期,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思维,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以及反过来对于实体传统行业也都越来越重要。

就像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所说:

商业本质决定了不会有线上线下之分,而是应该全渠道,全盘打通、融合在一起的。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商业所要思考的本质问题,不外乎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传统和实体商业已经沉淀多年,模式成熟;不管是宏观商业模式、市场趋势,还是落实层面人员管理、商品管理、用户分层等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线下融合的典型例子就是:电商设计中的推荐、猜你喜欢等沉浸式体验留住用户,就是借鉴线下商场的扶梯转弯设计,让顾客可以浏览到更多商品。

对于线下模块,主要就是利用互联网的高流通信息、海量数据来提高线下业务运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我们产品的线上设计目前的一个弊端是:无法深入业务观察到实际落地的各种细节和隐患——特别是落实层面的各种不可控因素,不是简单依据互联网的信息和数据能够改善的。这里就要参考传统商业的管理,从而通过数据可视化来模拟这一过程。

负责过的一个AI健身教学项目,就是这种线上线下想融合思维的很好运用——通过将模特教练的教学数字动作标准化,对比摄像头捕捉的用户动作来纠错引导,就是在模拟线下健身房私教的一对一健身教学。

总结——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自下而上的行动力

最后一点想讲的是:从思维到最终落地到行动层面。

不管是在产品设计还是在营销策划、活动运营这种对于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活动,首先应该通过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规划清楚整个流程的框架,这样能保证不会偏离最初的目标;然后从底层、从细节开始搭建,就像盖房子一样,从地基开始,这样才能保证你建造的不是空中楼阁。

具体到产品设计就是:思考的时候一定是从大功能点出发,最后行动落实的时候是从每个页面的框架、表现层的交互开始。

概括一下就是:从想到做,一定是先加后减、先粗后细的过程。从顶层开始的思考,是大而全的,覆盖面广,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到了落实行动层面,就要从底层开始,结合各种现实判断可行性,不断做减法,这样能保证顶层的大方向还能不脱离实际。

后记:本篇文章构思和整理较久,历时两个月,终于在2017年年末…被我成功地带(tuo)到了2018年。由于文章偏向理论,时间有限(功力不够吧…哈哈)没有很好的进行文字上的软化处理,导致阅读体验不够友好,但是都是个人2017年年度反思复盘的总结,将这份年度仪式感送给自己和每个有缘看到的朋友,希望2018年大家都能翻开新的篇章。

 

本文由 @Miss righ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083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