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做梦,突然梦到了很久之前看到的一个吐槽产品经理的小故事,或许是现在被产品“虐”习惯了,感觉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角度,于是,凭着记忆去搜了这个故事重新看了一遍,果然有一些以前没有想到的结论。

案例:
今天上班,突然接到产品经理过来提了一个需求,说要在知乎的首页正中间放一个“帮助”按钮,他画了一个原型图大概是这样:


案例描述结束
当然其实其中不乏夸张的成分存在,大家只当个故事听听就行,只要是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都能感觉出来,需求有问题,之后许多人会开始故事中的设计师一样,纠结在用户有没有这需求,需求的优先级高不高这些问题上。可以说问题确实就出在这上面,但是设计师所提及的想法过于表面,没有深挖,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需求的本质是什么。一
公司里的男哥(感谢李尚男男哥给了我很多的想法)曾经告诉过我,当你拿到一个产品经理的需求的时候,应该要做的是,完全摒弃一切产品所提供给你的解决方案,然后去和产品经理了解两个问题:- 产生这样需求的背景是什么?
- 用户是在何种情景之下进行的该操作?
- 是不是最近产品出现了重大bug又或者说最近新增了什么业务流程比较复杂的功能,让用户无法独立的完成操作?
- 又或者是不是“帮助”功能的点击量突然猛增?那么去向帮助页面点击率最高的预设问题是什么?普遍反馈的问题又是什么?
二
要相信数据,但不要过分相信眼前的数据! 案例中,经过A/BTest后,产品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首页中帮助的点击率并不是最低,同时,帮助的点击率还略高于关闭帮助的点击率,就证明这个需求还是有许多人需要的。如果是没有经验的设计师面对的这样的数据可能一下子就懵逼了,无法反驳。 但是,但是,但是,敲黑板划重点。- 测试周期太短,在首页那么显眼的位置出现新功能,有较高的点击率是正常的想象,可以预见,把测试周期拉长至1-2个月的时候,这个按钮的点击率会降低很多;
- 帮助的点击率还略高于关闭帮助的点击率并不能说明什么,可以认为有部分人是因为好奇而点击进入,通过返回来结束,并不是通过关闭按钮,所以这个数据比较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 数据是无法单维度分析的,我们仅看到点击率,而更应该关注的转换率和留存率呢?只有3个数据都得到了好的反馈才能证明这个需求是真需求,功能是成功的。
三
不要试图用否认需求的方式来否认方案。“我作为用户就有诉求,你没有诉求也不能代表大家都没有诉求”我想,互联网人应该都听过别人拿这句话怼你。这句话其实是无解的,任何需求都可以被认为是有诉求的,这无法反驳。因此否认需求就变的没有意义了,用辩论的技巧来说叫做—-证有不证无。 (关于这个证有不证无可以看看奇葩说或者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都有描述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因此我们要假设需求成立,而去了解需求的背景,目的等等,再通过优先级、权重等因素来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否认它。
四
损招 这是在这个故事下面看到的比较有趣的评论,虽然是损招,但是感觉好用!!!我们要尝试更多的向上沟通或者多点沟通,而不是点对点沟通。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拉很多人来讨论,拉领导来讨论,拉牵扯到相关的产品经理来讨论,由大家一起发表看法。比如案例中如果设计师拉来负责首页的产品经理说”他要抢你流量”,你看他们不得先PK一遍?而你只需要从他们的PK中去获取更多等讯息,为之后雄起做好准备!(损招成不成功不敢保证哈,但是值得一试!) 最后,希望每一个设计师都能抛开产品给的方案,更多的关注需求本身。 共勉 本文由 @endlishted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干货知识,请关注公众号运营小咖秀(微信搜索: yunyingshow)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