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提说明:本题所指的平台型产品经理主要指技术型2B产品经理,中级产品经理在BAT的职称体系中其实是差不多的,腾讯系来说就是P2-x😶。就个人经历而言,本人系校招云计算产品经理,已工作16个月,第一个5个月负责对象存储和部分业务线(如操作日志、SSL证书管理、发票系统等),第二个5个月负责对象存储、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和部分业务线,到今年年初第三个5个月负责的整个存储线(对象存储、归档存储、EBS、NAS)和整个PaaS线(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DTS)。 说实话压力非常大,和多个团队一起走,在产品规划、资源争取、团队管理、个人精力等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这半年,一直非常迷茫焦虑,也一直在寻找出路。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睡眠质量很差,甚至在最近的一次季度总结上情绪失控(像我这样平时非常坚强的人,居然没有出息的一直流眼泪,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到想掐死自己。这里特别提示一下大家,最好还是职业一些,这种低级错误特别影响公信力!!!)。
但是9月底的某个瞬间突然又找到了力量和方向,真是应了那句话:有时候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是有时候一瞬间,这些道理你就是悟到了。总的来说,就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接下来,我将详述我遇到的问题,以及后面是如何尝试突破、探索前进方向的,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些心路历程。
一、遇到的问题?
现在来说,遇到的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产品规划、资源争取、团队管理、个人精力分配四个方面。如果不抽丝剥茧,每个问题都是相互关联。下面我将分别描述一下我遇到的问题。产品规划
产品规划其实是在座的每位产品经理都会去做的事情,季度规划大家肯定都有过。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将来要做成什么样子,怎么样才能一步一步到达目标,那么谁有会紧密团结在你周围去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呢。没有目标、没有路线,其实是做一个产品最最恐怖的地方。 只要你是或者把自己当做是某产品线的负责人,那么你的老板、团队成员就会问,我们今后的定位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做成什么样子?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这些问题绝对是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思考的。迄今为止,我搭档了3个后端团队,其中存储团队2个,数据库团队1个。 每个Q结束的时候,团队成员都会坐下来好好复盘并开启下个Q的计划。看着RD们一张张天真的面孔,这个时候是我最紧张的时候,比见老板还紧张。这缘由可能是因为薪水低😂,所以对老板的负罪感比对项目来说要稍低一些。但是对团队成员就不一样了,人们愿意跟着你把事情做好,甚至自愿牺牲休息时间,这个对我而言一直有一种敬畏在里面。 所以,我从来不敢在每个Q的时候就是简单的把每条产品线需要优化、迭代的功能按优先级列一列敷衍了事。以前工作不到一年,有种无知者无惧在里面。后来随着对产品更加了解、对行业理解更加深入,让我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云存储、PaaS其实都是一个非常大、深、全的概念,如何在市场中占据竞争力并顺利获取客户实现盈利,我们要怎么定位?接下来要做什么?一直困扰着我。资源争取
上半年,云计算部分进行战略核心调整。业务研发资源大量对AI方向倾斜,平台产品的重要性急剧下降,原规划做的很多事情就此搁置。基本上都是后端ready、功能已上线,但是用户web控制台不可见,需要用API或者提交工单才能处理。 事实上,资源的过分倾斜也让我们在基础产品的用户体验上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暂不说这样的让步是否值得。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这是极为不妥的。所以下半年,如何最大程度的争取公司资源丰富和完善存储和PaaS产品问题上一直非常困扰我。团队管理
我们在工作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风格的人,有些会非常契合你和风格,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样了。我合作的后端RD加起来有不少人,也有极少数人难以合作。在沟通和项目管理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感觉有点略心累,有一小段时间去协助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有点想要拒绝的。精力分配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仅存储线就包括对象存储、EBS、归档存储、NAS、数据迁移等。每一个拿出来都是一个大产品,更别说PaaS线了,就MySQL而言就已经很大了。如果你一个人负责多条产品线并行,就简单算一下,每周工作5天,超过5个产品,那么在一个产品上最多有1天的时间去顾。这还不算自身学习、看工单情况、用户数据、维系客户、销售运营支持等等别的事情耗费的时间。 即使加班,周末不休或者休一天,那分配起来也是相当不够的。所有我一直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老大没有觉得有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是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偏差的。还有就是这段时间,自己在迅速衰老,新来的社招同事都叫我姐😂😂,想想我也是只工作了一年半的人呀。二、如何尝试突破?——讲讲我干的哪些很SB的事情😂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要笑哭的感觉,说一部分出来让大家乐呵乐呵。前面的部分是10月份写的,后面的是11月写的。很多囧事都记得不是很清晰了,每个举一个例子吧。 产品规划方面,把做得比较好的友商在这几条产品线的迭代规律找到。通过聚类,找到了共同点,确定大体的迭代进程。有人觉得这个可能也是一个方法哈,世间万物规律趋同嘛。仔细思考,其实这个方法问题很大,不同的发展规律和阶段,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都不同。一味的跟着前人走出的路去走,而且还是在不知道别人为什么选择这么走的情况下,掉深坑是必然而且肯定会是徒劳。作为一个后来者,这样做会把产品和团队带入深渊。 资源争取方面,有人教我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因此,每次和老大出去吃饭啊,闲聊的时候我都会有意无意的抱怨一下,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倾斜。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挺扯蛋的。这种毫无根据的“哭”,只有在大家都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目标和流程规范的时候才会有用。 在一个有目标,比较成熟的团队,这个真的是不哭还好些。“哭”能够代表啥?你工作比较认真?在我看来,无凭无据的murmur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以后大家要是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最好拿数据拿观点去说话,不要做多余动作。 团队管理方面,我本人是处女座,上升星座是狮子座,个人觉得有时候星座说还蛮准的。后我还偷偷的看那几个刺头是什么星座,去做到各个击破。将星座说带入在工作其实本身就太不科学了。 精力分配方面,做的最傻的事情就是毫无节制的加班了。一个月苍老5岁不是梦。三、突破之道
其实从你觉得不好,到开始改变,就肯定能够探索到一些好的知识和经验。我在这个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索性是有一些思考的。至今我都不认为我自己的段位就已经到达中阶较好的水准,只能说给大家一些思考,避免大家一起走同样的弯路,另一个方面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些突破的角度吧。 从整体环境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3.1 契合整体战略去做事情,定位好在战略中的角色
这个问题其实是最重要的。一切问题的根源是定位,定位的根源是价值。对企业和团队而言,能够达成一致目标并实现是最根本的。这个就好比打仗,如果主要目标是攻占哪个城市,无论用什么方法,不管你是步兵、空兵、炮兵、伞兵,其实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实现整体目标尽力的。 比如,今年上半年,主要战略核心转向AI方向。那么其实可以去做很多石事情更好的支撑AI,比如,AI在存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大家不要只盯着以前自己做产品的角度,一个劲的掉到自我做产品的坑里面。如果一个产品不能服务于整体目标,其实怎么做对老大来说意义都是不大的。 除了自己超级吊,把自己的产品做成战略核心。所以,在思考清楚这个本质问题后,我做产品的策略有了大的改变,也掉出来井底观天的局限。以后大家如果有机会负责一条单独的产品线或者单独的功能的时候,一定要时不时的思考一下做这件事情的最核心的价值在哪里。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3.2 从用户关注的角度去重新梳理局面
无论何时,用户都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当产品做到一定的阶段,现有用户的需求反馈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源源不断,有时候甚至会有些停滞。 一个月内收到的吐槽和需求都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果去做产品的优化和迭代呢。除了竞品分析、在网络上寻找槽点和典型用户深度聊外,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非常原始,但是特别有益于帮助大家从源头去梳理。比如我们做公有云的,那么用户对公有云服务商的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到每条产品线上都会有相应的具体表现。之后根据这个具体表现再按照优先级去做逐步的迭代优化。这样可以帮助从本源上肃清关键问题。比如:根据《2017年中国公有云发展调查报告》可见影响用户的因素有: 我用这样的方法找到了我们对象存储最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执行后对产品有非常大的直接提升,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个方法有益于帮助我们找到的本质问题,并集中资源去解决它。3.3 沉淀到用户中去
第三点,其实在承一、二后的后序工作。在你确定要做一些改变的时候,去追踪用户的真实反馈。你一定要相信,如果你是在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做了优化改善,用户一定是可以感知的。如果用户完全都不知道,那可能说明你做的不够,或者你优化的是非核心的。比如我们做了SDK优化后,大部分用户直接反馈这个做的比较好。3.4 和高人请教或听听行业的声音
在职业道路上,如果有导师有时候会事半功倍。但是不巧,我们师门的同学都进入到各大互联网企业,但是做技术很少。这种“知根知底”的人很少,好在现在还有知识付费一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有帮助的人。我个人是找了一个同行的技术牛人一起讨论了一下,收获颇丰。 听听行业的声音,这个其实有时候大家不屑于去,觉得有些大会太水了。我个人觉得不然,去听听行业的声音可以发现最前沿的是什么,他们最关注什么。有哪些人开始冒出来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直接的。还有就是我曾经以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云计算的需求是这样的,参加过一次大会后,发现他们最核心的关注点和我自己YY的超级不一样。因此,多听多看多思考还是很有必要的。此外,相信所有云计算领域的同行们拿到各个大会的门票应该不是难事,毕竟各云商基本都是各个大会的赞助商。 从个人而言,我们也有一些方向去尝试突破自己。3.5 进行优先级排序
看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提高效率的书,基本上将的除了提升自身效率外,最重要的是对事情做优先级排序。产品经理的一个核心能力就是能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定义优先级。这个在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节奏上也同样适用。3.6 做好每一件事情
手头上的事情越多,越要能够稳住。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像我这样的“急性子”有时候过分追求效率而忽略了规范性,有时候会被老大讲。3.7 做好汇报和总结
多汇报的话,其实就是更好的遵循工作原则——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多汇报更容易形成简单可依赖的职业形象。总结对自身能力成长和团队经验的沉淀有很重要的作用。3.8 建立自信心
我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分分钟要把这么多团队带坑里去了,压力山大。其实,后面想一想,如果你当前不能胜任这个位置,老大是不会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上去的。所以一旦自己在这个位置上了,就一定要有自信心。 如果觉得合作的成员都比你要厉害,要知道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成长速度要更快的。自身的成长主要指知识沉淀和能力积累,这样才会更加由内而外的自信。写在结尾
大家在遇到职业瓶颈的时候,不要退缩。即使再小的努力和尝试,都可能会带领你走出一条新的路。 我一直都相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能够和大家共勉。 本文由 @janezha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干货知识,请关注公众号运营小咖秀(微信搜索: yunyingshow)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