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们对工作总是充满了无限的热情。然而,随着自身的成长,以及面对工作中源源不断的挑战,我们总会迎来种种焦虑。这种情绪是正常的,要想化解,唯有靠自己。by 小编
最近这半个月,内心可以说是“大起大落”,赶了一个大项目,刚上线没多久,还没到沉浸在喜悦之中,又因为这个项目和同事争论不休;好不容易带了一个部门,却发现团队真是不好管,团队成员很多以前没发现的问题全部都暴露出来;产品迭代的功能点,一而再再而三的确认不下,耽误时间不说,工作又无法进行。唯一一个好消息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终于邀请我成为专栏作家,给各位同学双击666,如果不是你们的大力捧场,也不会来的这么快。
在这以前,我和几个同学聊过自己做产品经理的心得,从他们的话中,可以体会到,每一个初级产品经理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感——产品不成功,我很焦虑;团队不配合,我该怎么办;没人给指导,不知该干嘛,我很发愁;我只是老板的传话筒,工作很无聊,我很难有发展……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个人能力和现实状况不匹配而造成的焦虑感。
那么这次,我们来谈谈如何对待焦虑、解决焦虑。
来自个人的焦虑
我们经常能在网上或是朋友的口中,听说某某产品经理怎么怎么牛逼,做出的功能对企业如何的提高,顿时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心想,如果我能是这样的产品经理该有多好;再不就是,同行的竞品产品为什么做的就比我们好,哦,他们的产品经理是个有10年工作经验的资深专家,我肯定是比不上的!!!
长时间以来,我们不断在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之间来回徘徊,逐渐产生了焦虑感,这种焦虑感能够推使我们不断的进步,因为我要做的更好;同时,也能让我们越来越不自信,因为产品一直无法做到预期的效果,数据量提升不明显。总的一句,我该怎么办~
1、关于个人的能力
我想,大家在职场之中,第一个面对的就是能力的不符吧(如果你是大神,请跳过这里)。
我们在接到一个新工作的时候,往往是处于一种懵逼的状态,硬着头皮也要去做的,而且总是很怕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在这期间我们上网查资料,询问领导同事,甚至还要去问问同行,学习一些工作经验,希望能尽快、保质保量的将这个工作做得完美,实际上,我们的第一版总是令人无法满意的。
提升个人能力,都要从基础性的工作开始,因为个人能力都是伴随着工作的深入而一点点的提升,所以急不得、慢慢来,求稳求准,才能持续的提高。
(1)将基础工作做到合适
别的不说,就单论一个画原型,你该怎么做!是将所有的交互做进去,还是仅写一个总纲,用文字形式来表述;是要实现低保真的就可以,还是要将细节的图标和色彩做进去,这些都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怎么让他人最理解,就用哪种方式,这就是合适的意义,而不是“极致”。有些同学,总是希望将工作做到极致,原型和文档一定要写的最仔细,殊不知一到需求评审,一堆问题暴露出来,还要花大精力去修改,耽误自己时间不说还耽误开发进度。
合适即可,一是你能过了自己这一关,自己都无法满意,就不要给别人看了;二是你的领导和同事都能接受你的结果,能做到这样,我觉得就可以了,后期想要再去完善,这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2)慢即是快、能成事
我发现不少同学(包括我自己),在产品的初期,都是非常追求速度,恨不得一天做10个功能出来,认为做的越快越是能力的体现,他们通过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学习课程以及讨论,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然后将这些知识一股脑的照搬到自己产品中,结果发现并没什么大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公司当中,根据老板的指示,一步步实现。
所以说,慢是控制产品开发的节奏,将每一个功能点的场景、目的、用户,全部思考清楚,能让产品以实际的情况来贴近用户,从而达到自己设计的目的,只有想得越全面、越仔细,才能更好的挖掘深层次的需求,而不是浅藏辄止,停留在功能表面。而我们说的小步试错,快速迭代,这里的快速也不是说了就要做,而是经过思考过后,取最简最合适的方法,来验证市场以及功能。
如果老板非要你赶,催命似的,做大做全,然而你又不能拒绝,那么先做吧,多讨论,多确认,一版不行再来一版,让他切实体会到这中间的困难与麻烦,如果强行上线,你需要提前做好解决的规划方案,毕竟还是要背锅的,不拿出来点补救措施,谁也不好下台!
2、关于个人的创意
“我没有创意,我设计不出来那种别人一看就想用的功能”
工作这么久,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就设计不出来那种别人一看就想用的功能,越是去深入工作,发现越没创意。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那么产品的不同点就成了竞争的关键,俗称“特色”,如何保持特色,以此来形成行业壁垒,对于当前的我来说太难了。
(1)好的创意不如一个稳定的功能
人家都说一流研究政策,二流通晓趋势,三流熟知行业,四流分析需求,末流来做功能,也就是说,做功能,实现功能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关键在于能够将功能背后更深度的东西挖掘出来。
对于初期的我们,再好的创意,抵不过一个稳定的产品,用户用的舒服,不出bug,才能留得住,毕竟我们当中大部分的产品不是12306,创意再好也要用户买单,只有通过用户不断的积累,我们才知道产品对于用户的吸引点在哪,从而深入这个功能,才能做的更好。
话说回稳定,好的产品能让用户的流失率降到最低,通过对产品不断的迭代,让用户产生依赖。曾经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某产品最开始流失率高达95%以上,用户就是无法留存,一看评论全是谩骂,卡顿、闪退、黑屏、死机,在看产品版本记录,发现几乎一个版本一个新方向,这样用户怎么可能真正的愿意留下来,为你产生价值!
(2)想法越多越是累赘
能够实际落地的创意或是想法才是好想法。曾几何时,听到这样的一个笑话,“产品过了一个版本,我不知道上个版本做了什么”,频繁的更改产品核心功能,不光产品接受不了,用户也接受不了。
从我接收到的信息来看,大部分同学在做产品中会有一定的想法。不过在和技术同学聊得时候,还有一部分产品同学想法很多,说得多做得少,觉得这样可以,不经过验证,说服了领导,就要让团队开发,结果功能经不起实践,后期还要不断的更改逻辑和实现方式。更有一种,啥也说不出来,一到确认标准的时候,自己也给不出一个所以然,技术恨得牙痒痒。所以说,我们在实现创意想法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不要让这种想法变成累赘。
那我就是没想法呢,没关系,你可以做执行,如何保证功能稳定的实现,将可能的情况全部考虑到位,反馈给领导层,这也是一种能力,只要你做的深了,考虑问题周全了,知道用数据说话的时候,想法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3、关于个人的定位
其实知识可以学习,能力可以锻炼,但定位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很多同学,做了很久,始终不清楚自己能干些什么,结果经常无法把事情做好,领导给安排的工作也无法胜任,这也是经常迷惘、焦虑的关键因素。时间久了,也逐渐麻木起来,总是希望通过外力来使自己有本质性的提升。
(1)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
别人来问我的时候,我基本都会聊聊为什么想做产品经理这个话题,大家说的都很好,不过很少有是真正愿意做产品的。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我觉得产品经理很适合我的性格,产品经理的专业要求不是很高,产品经理工资很高,产品经理能直接带团队等等之类的。对于我而言,我是喜欢这种感觉。
所有这上面的一切,都是支撑我们做产品的动力,不管你出于什么样的状态,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做产品的原动力为出发点,坚持下去。我认识一个同学,很喜欢健身,所以他加入一款专业健身软件来做产品经理,他本身就已经是资深用户,所以做起来如鱼得水。如果你有自己的兴趣领域,却不喜欢当前的产品行业,那么请及时止损,做个自己喜欢的才能做得更好。
(2)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没有长久的规划,所以会经常被眼前的小事儿不断的牵扯精力,闹的自己很烦。相反,如果有了目标,那么在工作中就有了重心,知道怎么才能先完成主要的工作。通过长久的目标,我们可以分阶段的来实现,达成一个阶段,便记录一下,这样可以实时的看见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目标怎么制定?很简单,写在本子上,每周看一次,就这样!其余自己发挥。
来自团队的焦虑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工作,而是整个一个团队。我们的焦虑大部分是转自团队的内部,各种不同的情况瞬间就砸向了产品经理,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行,有时候为了满足一些需求,而要牺牲另一部分需求,其中还有好多错杂的关系在,你怎么才能hold住。在考虑这些内容的时候,总是显得很为难。
1、我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不同公司的产品经理,职责范围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公司产品经理是顶尖的存在,指挥和协调其他岗位的工作;有的公司产品经理是与其他部门平起平坐的,正常收集需求,实现功能,这也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模式;有的公司产品经理属于可有可无的,每个部门各自为战,之间交流很少;有的公司产品经理只是老板的助理,背锅专业户……
不管你处在什么类型的公司中,大环境已是这样,你会怎么办?或者说,你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我说,不管咱扮演什么角色,关键是要做好产品经理的本职工作。
(1)做好需求记录和版本记录
每一个用户或是同事反馈的需求或是意见,每一个版本的迭代开发情况,以及实现了哪些的功能,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记录清晰。很多同学不重视这一块的内容,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体现,你有能力把这其中的需求以及版本做好对应,如何记录好这些工作,你就能分析清楚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最优化实现路径,如何提高开发效率,这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能力。
比如说团队要实现一个功能,但只能实现一部分,可在下个版本又出现了更紧急的开发,老板可不关心这些,但需要你将这些的规划记录下来,等到有时间需要再拿出来说说。
(2)你得学会影响团队
如果产品经理没影响力,那么做起来一点意思也没有。有的同学反馈,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很差,没有话语权,但我想说,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争取来的,不是别人看你好就会直接给你的。
影响团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责任”是为工作,你的责任意识体现在对待每一份原型和PRD,每一次的交流和汇报,对待每一次会议的准备,点点滴滴都说明了你的责任意识。总有人说做不好,实际上是你没用心去做。
“真诚”是为团队,作为产品经理对待团队一定要“真”,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考虑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接受,帮助他们突出成绩,而不是设计一个坑爹的功能,大家都很难去实现,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他好我也好~~”
2、话说办公室政治
以前总觉得事业单位的人际关系很复杂,来到互联网后发现事情也远远没那么简单。我们所提倡的扁平化管理,只不过是大家同处于一间办公室当中。有人有工作的地方,就一定会矛盾的对立以及背后的博弈。
市场有业绩考核,运营有指标考核,设计要配合产品的出图,产品要理解需求的涵义,个别情况还要背负几个指标,每个人都有自己方面的难点,那么怎么办?在本岗位发挥聪明才智的同时,要争取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完成自己KPI,所以要争取一部分资源来协助达成目标。私底下大家都是笑呵呵的,但一到会议桌上,总是免不了一番争论。
此时,产品经理就处于整个核心当中,因为产品才是实现目标最直接的途径,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做决策往往不那么容易,满足了其他人的需求,就势必要延后一些必要的功能实现。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取最紧急的为先,那么判断最紧急的还不是靠主观的因素和条件,最终的决策还不是大boss的一句拍板定语。
所以,产品经理就为难在这点上,总去做别人提出的需求,不利于本身的思考,要想在产品中不断的加深理解,就要去尝试一些经过自己长期思考的功能设计,这就需要去争取开发资源,协调各岗位提出的需求。如果你已无法去做判断,或是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决定,那么请和领导多讨论讨论,问自己10个为什么(我曾经尝试对一个功能的设计提出10个为什么,我发现无法很好的说服自己),你看看能不能说服自己,说服领导。
最后要切忌一点,对事不对人!我们可以去争取资源和争论观点,但要仅限于工作和理解当中,无论某某之前做得有多不好、或者有多好,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这要是一旦说出来,性质马上就变了,因为好不好不是由一个产品经理来说,而是看最终的结果。
最近深感做产品经理的不容易,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方却不曾能理解自己,而且越是深入,发现的问题越多,有些是自己无法解决的,有些是做起来很无力的,做好当下的事,变得尤为重要,可是未来的事,我又该如何更好的考虑,This is the 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