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面上讲社群的书已经多如牛毛,但如果你是刚上路的新手,依然还是会感觉做社群无从下手。不过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其实社群运营的关键环节就那么几步,就好比打蛇打七寸,只要找准核心部位,剩下的信手拈来。
尽管大家都相信社群的价值,也看好社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社群到底应该怎么做,还没有定论。大家都在探索,对于身处其中的人而言,心情是复杂的。社群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有一大堆的问题让人措手不及,比如说:如何吸引粉丝,如何转化,做什么活动怎么用人,怎么提高活跃度,怎么提高留存率怎么变现等等,看上去一团乱麻。
但这些不是术层面的问题,而一旦达到术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方法论层面的问题一定是可以模仿复制的,比如说小米的方法论华为也可以模仿,联想也可以模仿,所以小米的粉丝叫米粉,华为的粉丝叫华粉,联想的粉丝叫乐粉,魅族的粉丝就魅友,乐视的粉丝叫乐迷,而我认为高手过招肯定不是在术层面的比划,而是基于对趋势的判断和在模式层面的较量。
在中国做企业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个价格战
第二个被竞争对手模仿。
当小米依靠粉丝这种模式取得如日中天的成绩的时候,国内很多企业都开始模仿小米,比如提到华为魅族联想,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此时此刻,假如你是雷军先生,当你的友商都开始模仿你的方法论的时候也像你一样,提出要跟粉丝做朋友要跟粉丝互动,要做线下的活动要做内容,你该如何应对?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王安石曾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简单的讲,就是说之所以不被浮云遮住我的视线,是因为站的比较高,同理,对于社群而言,为什么社群运营过程中有如此多的问题,运营得如此艰难,是因为站得不够高,还停留在运营的层面当然问题应接不暇,假如站在比社群运营更高一个层面再看看社群运营于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就不会认为他们是问题的,就像唐代另外一位诗人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认为英雄所见略同不仅东方的思想家这么认为,西方的思想家也是这么认为的,比如说爱因斯坦说同一层面的问题不可能在同一层面解决,只有在高于它的层面才能解决,也就是说,社群运营层面的问题在社群运营层面是无解的。
前面铺垫的那么多知识,我们认为社群运营成立的问题,必须在社群运营的层面才能得到彻底根本性的解决。
比社群运营更高一个维度是什么?
我们不妨类比一下,如果社群就是一个组织的话,过去我们在提到组织的时候,他的最多的是什么呢,是管理,那么比管理更高,一个维度是什么呢?是战略,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提战略了。
不是战略不重要,是因为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所以大家觉得现在谈商业模式更接地气。因此我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社群不是卖货的渠道,而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载体,也就是说,社群运营的破解之道在于社群模式的顶层设计。
十年前我刚毕业,在找工作的时候,市面上有很多培训机构,教你怎么写简历以及面试的技巧等等,我认为这能极大的帮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当你进入这个公司以后能不能留下来,能不能被提拔,我觉得一定不是靠前面教你的那些技巧,而是要靠你的真本事能否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价值。
同样,假如我现在说一些如何吸引粉丝、如何转化,如何提升这个活跃度的一些技巧,或者如何做活动,暂时来看会有一些比较好的效果,对你的社群运营会有一点帮助。但是长期来看别人加入你的社群,之所以愿意留下来或者愿意为你带新人,靠什么,靠的是你的产品、你的服务体验、你的氛围。还有实实在在的让他感觉到他跟这个社群是有关系的,他在这里能有归属感,但要把这一切都做好,是需要大笔的投入的,而社群的本质是共同体市场关系。
社群对企业而言,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通过社群把企业跟用户由原来的没有关系转化成弱关系,从弱关系转化成强关系,把用户转化成粉丝,把粉丝转化成员工,把员工转化成合伙人,大家一条心。因此社群注定不是一个短平快可以完成的,必须有经过长期持续的运营,才能让粉丝觉得你靠谱,他才愿意跟你一起玩。
社群运营的成本从何而来?
目前市面社群必借的手段,主要用三个,第一个卖广告;第二个做电商卖产品;第三个收会费卖服务。去年艾瑞出的社群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商业模式单一是制约社群发展最大的瓶颈。
综上所述:无论是社群变现还是社群运营层面问题的突破,都离不开社群商业模式的设计。
现在能叫得出名字的互联网企业,无论是滴滴还是ofo,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吗,没有一个企业能离得开资本在背后的鼎力支持。但是资本凭什么支持你,资本看中的,不是你赚不赚钱,而是值不值钱,能不能成为独角兽。而值不值钱,由什么来决定?那就是他要看你的商业模式有没有前景,而不是看你的产品有没有利润,要看着商业模式,有没有想象空间取决于产品的背后有多少用户,有多少粉丝,以及用户跟社群的粘性。
对社群而言,社群的场景是什么?
我认为事情社群不是卖货的渠道,而是商业模式的载体,也就是说社群的应用场景是在商业模式创新,而不是把仅仅把事情作为一个卖货的渠道。
阿里的CEO张勇曾说,目前整个商业正在从物以类聚指向是人以群分,也就是说未来的企业经营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背后的用户以及积累在用户基础之上的社群。因此我社群不仅仅是用来卖货,而是用来吸粉和聚粉的。卖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或者可以说社群根本就不是用来变现的!只有对社群有以上如此深刻的认知,我们才可以重新认识社群运营,重新定义社群的价值。
巴拉巴西在他的著作《链接》提到了一个核心观点:弱关系传递信息,强关系产生行为。就是说当你跟别人的关系是弱关系的时候,这个人他仅仅能帮你传播一下信息,他不会跟你产生购买行为的。怎么就能产生购买行为?那就要他必须要跟你产生强链接强关系。
社就是用来催化关系的催化剂。社群把那些跟与企业没有关系的用户催化成有关系,把跟企业有弱关系的用户催化成强关系。
先卖货后聚人和先聚人后卖货卖货到底有什么区别?不是最终还是要靠卖货来实现商业价值?
在这里要讲个禅宗里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有一天有一个人就问禅师,他说开悟前,你做什么?禅师说开悟前我砍柴担水做饭,然后那个人又问那么你开悟之后做什么?禅师说开悟之后我砍柴担水做饭。那个人又说你这个开悟前是砍柴担水做饭开悟后也是砍谁担水租房做饭,那这有什么不同?禅师说我开悟前砍柴我惦记着担水,担水惦记着做饭,开悟后我砍柴就是砍柴,担水就是担水,做饭就是做饭。
所以我认为社群就应该像禅师提出来的一样,建社群的时候就是建社群,运营社群的时候就运营社群。
关于做社群,我总结为八个字:先交朋友、再做生意。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只想着做生意,没想交朋友或者打着交朋友的名义在做生意。回到主题,我认为现在无论是拉新还是做活,都离不开精彩的内容和活动,而精彩的内容和活动一定是需要专业的团队来运营的。
比如江小白,大家都认为江小白的内容和活动做得不错,那是因为江小白专门有个一百多人的团队在做内容。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靠单打独斗已经很难了,必须要借用资本的力量,而资本之所以能看中你,一定看重的是你的模式、你的用户、你与用户的关系。因此,我认为对于社群而言,谈社群变现还为时尚早,毫无疑问,社群的下一站是平台。
为什么说社群的下站是平台?
我在研究了大量的的案例以后,发现从小米到小米之家,从逻辑思维到得到、从诚品书店到诚品生活、从创业家到创业黑马可以发现整个社群进化的路线图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跨界、联盟、建平台。
当我们一旦知道了整个社群进化的路线图以后,那么我们就应该想着怎么能吸引更多的人,怎么能把更多的人留得住。
既然我们知道社群的下一站是平台,那么我们就从平台的角度来思考社群的价值是什么?社群的功能是什么?社群发展的轨迹是什么?
如果从平台的角度来看社群的话,社群不是用来变现的,社群也不是用来卖货的,而是用来吸引粉丝聚人,包括留住用户。那么社群的变现应该在社群平台、社群的商业模式的这个层面这个高度去考虑的。
我认为互联网社群是未来的趋势。如果把它想象成一种宝藏的话,那么这幅宝藏的藏宝地图是什么?我总结为6点。
一个目的就是社群的发起人必须要有利他的精神,用利他思维全心全意为粉丝服务或者说社群的群主不是地主,而是村长、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像地主一样剥削人民。
社群有两个价值:一个价值,第一个就催化关系,也就是前面提到了把无关系催化成弱关系把弱关系催化成强关系;第二个价值就是当你的社群做大以后,你可以进行联盟或者可以为成为平台铺垫做好商业的基础,也就是可以嫁接平台。
三个关键:同平公正,就像有句话说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就是说鸿儒和白丁是玩不到一起的,那么社群必须同平公正,也就是说有相同价值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才能玩到一起,才能产生共振;第二个关键:要高频互动;第三个关键就是社群变现必须跨界必须换另外一个频道。
四个原则:必须要提高效率,就是你提供的产品也好,提供的服务也好,必须是相对于其他友商效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这个爆品。大家才能对你的这个产品有很强烈的感知,才能产生粘性,这个产品才是社群的载体,才能完成导流;第三个原则就是强化交互,作为社群来讲,要创造大大的机会,主动甚至有点掐破彼此社群之间的这个社交和交互;第四个原则是重塑认知,就是重新让大家感知到你的产品好在什么地方,一个好产品的标准是什么。
五个核心要素就是你的社群的发起人、社群的载体、社群的文化、社群的机制和社群的模式。
六句真言:做社群必须要从平台的角度、从平台的高度、从平台的思维来思考社群的定位和社群的价值。所以要用平台的思维来做社群,然后用社群的思维来做用户。用社群思维帮助用户就是你看重的或者服务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他背后的一个圈子;第三个用户思维做产品;第四个产品思维做内容就是说我们要像做产品,要像打磨产品一样打磨内容;第五个内容的思维做活动,内容思维做活动就是你又提到内容不单纯是文章也不是图片,也不是视频,而是内容要很精彩,活动要很有特色,要给大家产生共鸣。
作者:卢彦
来源:管理智慧(ID:guanlizhihui)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