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碎片化时代,如何系统的获取知识呢?文章分享了系统搭建个人知识框架的一些方法,希望对你有益。

了解术语
想要切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行业术语是第一个要解决的”拦路虎“,这点就犹如学英语时需要积累的基础词汇量一样。行业术语通常上是这个领域的基础常识,能迅速解释、说明某种定义,减少行业沟通成本。它是画点,引线,构面的过程里一个个最底层的知识点。 拿篮球领域与营销领域举例:- 在篮球领域里:挡拆、二步半,拉杆,干拔等等就是这个行业里的一些规则和定义,也就是专业术语
- 在营销领域里:STP、4P、CRM、定位等等就是从业者必须牢记在心的专业术语。
- 选择一本行业基础性的启蒙性教材比如《营销管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求弄懂整本书的核心。只求弄懂里面的形而上的专用术语是什么意思、有那些含义就好。
- 利用好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基本上所有的专业词汇都能在上面找到注释与含义说明。我的习惯是进入一个新领域只要是理解不了的术语,都会迅速拿到搜索引擎上去检索,绝不拖延。坚持这个习惯能让你短时间内迅速丰富自己的“点”。
建立脉络
在大致理清该领域基础的术语了之后,心智里会对该领域有大概的“感觉”雏形。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建立脉络来慢慢“梳理”该领域了….. 拿明史来举例,“梳理”该时期的历史时可以以「时间线」为纵轴,再从不同角度描述该时期的书为横轴面切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去理解,弄清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生过什么大事,有那些特点,标致性的人物、作品有哪些等等。 建议以X、y轴画一个图表,X轴表示书本节点,Y轴表示时间节点,每读一本书整理出其里面的事件,在X、Y交汇处做个标注点,一系列的书读完后,这个图表也一目了然地“丰满”起来了,在完成这些之后你会对该阶段这里发生什么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了。而且清楚事件与事件之间都有相互/因果的关系,非常便于实际运用时“关联记忆”的即时提取。
备注:蓝色的点代表事件
找出兴趣点——深挖
一个领域没有人能做到百分百掌握,建立好脉络之后,你可以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继续深挖。 比如,在研究市场营销的时候,你对从众的”羊群效应”十分感兴趣,那你可以找到相关的《乌合之众》《集体行为的逻辑》等等进行深入研究。要知道学习的本质是建立联系,通过二种不同的概念/观点进行联系产生新的东西,不断裂变,不断关联,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备注:红色的点代表要【深挖】兴趣点
建立联系

- 带着问题去阅读。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会这样?你可以去翻资料、查百度等等试着解决他,但是最后还是要再回归到相关阅读主线上,不能做无头苍蝇。其次,慢不要紧,要牢记你是为了弄懂这个领域的知识而读书,而不是为了读完这本书而阅读。
- 做好笔记。搭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聪明”地利用好笔记这个东西。建议大家可以这样搭建自己的笔记系统,笔记分三类:
- 点(收集)收集所有你认为有用的素材,可以是图片、文字、新闻等零碎的信息
- 线(完善概括)定期整理第一点上收集到的素材(包括:丰富、完善、整合等)
- 面(小主题/归档)将第二点完善概括好的素材进行大主题树归类,如时。

拓展和应用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授”他人。把你学到的知识梳理出来,用文字,演讲等方式传递给别人,是一个知识强化的过程。因为要精彩地表达出来观点来,需要你真正地内化了这部分知识,并且必需有条理、有逻辑地处理过才能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不至于让信息过多流失。 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强化知识烙印的一个过程,也是知识“用”起来的一个过程 还有一点就是:学习本身产生不了价值,学会了,把“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工作、教授、书写)输出才有价值;也就是,“你想再多也没用,你的价值最终体的是你做了什么。”#专栏作家#
Allen,个人微信:qq1186974614,伟朋投资行业分析师,欢迎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