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将对GTD进行详解,并举出案例剖析核心,最后阐释如何将GTD用于复盘。GTD即Getting Things Done,是近乎人尽皆知的一个概念。 但是,笔者发现很多情况下被大家误解,导致很多人尝试GTD却给自己增加了负担。笔者经过对前辈博客和知乎等社区的研究,总结了GTD的一套方法论,希望能给各位产品经理一些启发。因为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本身就是协调资源的岗位,是项目的船长、舵手,而产品经理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就是一项本职工作。
一、GTD详解及案例
GTD基本概念

GTD方法论解读

- GTD的适用人群为:日常琐事较多、拖延、焦虑、有一定执行力但常常困于方法论者。
- GTD的核心在于将“想”和“做”分开,注意这里的“想”是指“念想”,旨在放下念想专心做事,而非是无脑做事。
- GTD的原理是:清空大脑内存。大脑内存的占用会使我们感到焦虑,所以GTD针对性解决这个痛点,提出了「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事的」的哲理。
- GTD的工具需要具备:TODOLIST功能、分类归档功能、搜索功能、提醒功能。纸笔可以作为记录和辅助,但是核心功能还是要通过软件实现,下文会举出Wunderlist的案例。

GTD实战

- 收集:这里引入INBOX的概念,即把你想到的STUFF统统丢入BOX。这里的STUFF要具体,包括时间、对接人、备注等元素。
- 整理:将收集阶段INBOX的内容进行整理:先分出可行动的项目、再找出参考资料、日后完成、余下的就是垃圾信息。然后再将可行动且2分钟能完成的解决掉,余下的进入组织环节。
- 组织:将之前划分好的再分到三个列表内:【行动】马上去做清单、【指派】等待他人清单、【未来】设置提醒清单,简单排好优先级。
- 回顾:整理完此次的INBOX后,进行整体回顾,做好计划和检查,写下感想。
- 行动:开始作战吧!强制去做行动清单里的事情,一旦开始可以暂停,但是不能取消搁置。
案例
下图是笔者的GTD截图,和一些小的TIPS,其中“需求演化线”列表是笔者自己的试验,下文会提到。
禁忌

二、GTD外传-复盘
GTD除了可以用于理清工作,缓解焦虑,更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复盘,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去做:
- 这里主要记录需求变更时的提出人、原因、时间点等因素。
- 然后通过need号进行检索,理清楚需求的演变,即我们是怎么稀里糊涂的走到这的。
- 理清之后,就可以看清实际情况和初心之间的差距,评估一下优劣,是做了阉割版还是完完全全呈现?甚至误打误撞柳暗花明?
- 最后再整体进行复盘,联系过程和结果,得出宝贵经验。

三、总结
GTD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很多要求和禁忌。但是如果可以正确执行并善用,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提升。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是存在些许疑问,笔者也思考了一些FAQ给大家参考。如下图: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