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等了5个月的在留卡终于顺利到手了,7月1日即将彻底和北京告别,整2年的北漂生涯在此画上句点。下一站,东京。
大多时候命运的改变往往取决你所接触和认识的人。在这个前提下,你的自我意识也将会收到个体的思想灌输而觉醒。
虽然北漂不过两年,但我对这里充满了很深的眷恋和情感。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成长和收获足以影响我一辈子。如果你胆怯懦弱,那么就别往这个城市挤,否则你只会收获失望选择逃离。
我的价值观曾遭受过强烈的洗礼,甚至粉碎过完成了重新塑造和搭建,包括对陌生领域的踏入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学会逐渐搭建自己的成长价值体系和系统的逻辑思考能力。那个过程曾把我逼到整天靠听心经缓解魔怔,甚至看过不少佛经来缓解,但当走出黑暗后,再回看发现没什么过不去。至少感觉自己又变得强大了许多。
若当初面对亲朋好友的百般阻挠和质疑,我稍有懈怠和动摇,选择继续享受已有的安稳和舒适。也许今天这个我就不会是我。无数人都想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然而无数人的思维就停滞在“想”的层面。其实只要你敢先向前踏一步,你的所想就会离你更近。
扎克伯格2017年在哈佛演讲中,提到:由于推出恶作剧网站,面临被学校开除的风风险,而在朋友为他举办的告别会上,他一见钟情了自己的现在妻子PRISCILLA。
试想如果小扎因为害怕失败或者被拒绝,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找到生命的挚爱。也许我们会羡慕他很幸运可以在20岁的年纪就找到终身伴侣,而这份幸运的背后离不开他的“果敢”和“行动”。
在这里,我很感谢“三节课”,对我人生起了极大的转折意义。
如果不是当初无意看到33计划,可能人生的轨迹并不会被改变的那么彻底。至今我都记得当时招募时严格的门槛限制,和一系列复杂的提问,以及不到3%的录取率。本欲放弃的我不知从何而来的自信,花了两天把所有材料准备完毕试投了一次。内心忐忑等待许久,没想到真的收到录取通知。
正是因为当时没被那些试题和那极低概率的录取率给吓到退缩而还是选择了大胆尝试,结果让我真正清晰对互联网产品的认知和概念。加深了一款产品从创意诞生到落地整个迭代和运营的系统流程。对我而言学到的不只是产品相关,还有关于人生每个周期的迭代和规划的思考。结束训练后,我毫不犹豫选择裸辞,此举也算是人生大胆系列之一了。因为那时自己不再是混沌状态,反而更清晰知道自己的成长方向在哪里。
事实上,在选择尝试时,我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如果因为胆怯和害怕,选择直接放弃,那么你连0.1%的几率都不会有。然而人们总习惯于放大对风险和挑战的“万一”概率,而对好事的“万一”概率评判几乎为0。
很多事都是小概率事件,面对小概率事件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压注筹码,却忘了有时候概率这种数值是可以人为干涉影响其比值的。
如果只是摇筛子猜大小,那么这种随机风险是无法被降低的。但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随机风险”,只要你愿意花些功夫去研究这件事。
比如你要应聘一家企业,而你面临着有名校出身以及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竞争对手们,面试通过率不到10%,你该如何才能力压群雄,脱颖而出?
你完全可以利用HMW方式去思考这些问题:
1.如何说服竞争者们放弃?
2.如何让自己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3.如何让公司主动关注自己?
4.如何找到与面试官关系不错的人给自己背书?
5.……
列举完毕这些问题,你就可以根据以上的问题进行自问自答。
1.制造差异化,面试官每天面临大量简历,面试不少人,没有亮点和特色的人很难留下印象。因此塑造个人特色优势,你完全可以将你的兴趣爱好和你申请的岗位所需的特质牢牢粘附在一起叙述。比如你爱登山,而申请的岗位恰好需要就职者有极大的抗压能力和毅力,以及冒险的特质,那么你的兴趣就会成为你的优势所在。
2.提交自己的作品,无论你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你都需要有自己的产出去证明你的能力。也许你会说我并没有很突出的作品。那么现在开始就着手去制造“证明”。
调研你申请的公司背景。
大到产品融资状况,团队创始人背景,公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等,小到公司最近发布的产品迭代,市场活动等。
- 撰写这家公司的分析报告。
从宏观整体到围观细节做一个分析,体现你对该公司产品或者运营的思考和理解,这不仅能让面试官眼前一亮,更会觉得你对公司的重视。同时也可以在面试时因为提前准备而更轻松地侃侃而谈。
- 撰写这家公司竞品分析报告
竞品分析报告可以帮助你更全面的理解整个行业,有时候由于公司的疏忽,没能对竞品研究对足够全面,那么你的这份报告就会很容易让面试官经验。
- 做一份案例分析
对你接触到对大量行业相关的信息进行一个整合,如果你是运营,那么就挑选特色的文章内容或者运营活动等去进行复盘,做出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并附上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3.优化表现形式。
请不要在用WORD文档撰写你的简历。人生来对美好事物都抱有向往和喜爱。所以抽点时间去研究下简历的排版,国外有许多视觉效果和设计呈现都极佳的简历模版,完全可以进行参考借鉴,试图学习下PS,视频等软件来展现自己。在H5比较盛行的时代,除了PDF简历外,我曾抽空自学了简单的H5只做,并生成了一套H5简历。
因为市场不是充分有效的——了解信息、做出反应都需要机缘和时间,且大多数人不愿意更新观念或者尝试新东西——那些好学,敢试的人,才能有机会取得别人看起来不可能的成果。
我选择去东京只是因为今年2月一个人跑去东京旅游。在没出发前,由于独自前行需要做大量的攻略因此也掌握了许多情报,当时已经有念头考虑发展,而旅行顺带也进行了实地考察,给了我更大的勇气和信息去发展。
回家后,我利用过年几天拖着我妈跑了各种机关单位,一周将所有申请材料准备完毕并递交,赶在最快一批出发。
那么这个可以说冲动又大胆的决定会让我面临哪些困境?
- 在日语能力为0的情况下,立刻赴日,光语言就能会让自己身陷囹圄。
- 在语言限制下,获得名校OFFER难度系数大大增加,并且在离校2年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能力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 日本压力极大,节奏甚至比北京更快,独特的加班文化和效率至上的企业环境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住?
- 日本物价和房价极高,靠自己这些年积蓄完全无法COVER,是否能找到一条不靠服务生这种只用体力赚钱的途径和方式?
- 前往日本就意味着一切将重新开始,不仅是跟在北京好不容易累积的人脉和资源说再见,更是地基重新搭建的过程,是否割舍得下这一切?
这些问题是我考量很久的,然而我固然是没被这些难题吓到而选择放弃。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对面,机遇总伴随着困境和风险。
- 日本是发达国家,东京更是占据世界第三的位置,纵然如今经济发展不如从前但依旧出于领先地位。
- 日本的学术水平屈指可数,学术氛围更是严谨而专业,不同于国内某些研究院学术圈的混乱。
- 日本人追求完美对细节的把控以及对事物严谨的态度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而这恰好是我目前所欠缺有待加强的。
- 日本对文化的包容程度比北京更甚,亚文化盛行。无论你混迹何种文化圈都能找到特定的圈子并融入。
- 日本互联网相对落后于中国,但恰恰也是机遇所在,如果把握得好,这个市场对我而言未必不是一次机遇和试水。
- 东京奥运会将来临,届时会涌出大波机会,旅游业毫无悬念会迎来一个大爆发增长点,那么如何在这个产业里找到机会点并抓住迎接这波红利。
- 日本无禁摩条例,相反还是摩托生产大国,川崎,铃木,HONDA……价格不只比国内便宜甚至还能在干净的道路上飞驰。作为一枚摩托爱好者对我对吸引力极大。
- 日本的制造业,零售业,视觉传达设计都非常发达,足够我在日本好好了解并学习借鉴。
- 日本有大量小而美的书店,中古店和杂货铺。这对我而言有极大的吸引力。
那么利弊考量完毕,接下来就该去思考如何解决并且制定方案去执行。因此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做了哪些规划并投入执行。
- 快速提高语言水平,为了加大申请通过率,我从日语五十音开始自学到现在能基本听懂和看懂日常对话,上下班地铁上就放日语听力,一遍遍训练,背诵课文。
- 一周不下五天的运动训练,除了2~3天的拳击训练以及2~3天的力量训练,修身辅助修心。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一律用来做日语听力训练。
- 调查日本大学院的申请机制和规则,查阅了一些教授的研究方向,若能将专业辅助事业,对我而言会是一举两得之事。
- 找到被动收益所在,并迅速投入执行,在后期就可以释放自己的时间做更多有创造力且可以辅助此项目的事情。
- 利用现有的优势和资源及时迅速增大自己筹码。在我搜集大量情报找准了可实行的项目后,比较幸运的是身边有几个朋友正有相关行业的资源和人脉。这就大大降低了我之后项目执行的风险和难度。
- 明确目标后,就需要搜集情报,整合所有现有资源展开学习。这里真的很感谢好几个朋友这些时日来给我提供的情报和学习资源。极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推进了整个项目的进程。
以上就是我三个月来做的大事件。
上面这张图是某天跟3.3计划第四期的同学@潇峰讨论产品运营策略时,他分享给我的。其实这就是一个加速成长过程的过程,不管是产品或是人生其实都是这个逻辑。
其实一直以来我对“个人迭代”这个词都很敏感。人的大脑对惰性具有强烈的依赖感,如果你企图从舒适区走向学习区,从熟悉走向陌生,那么大脑在意识到你的企图时,一定会立刻发出警报试图阻止你。当意愿和身体相违背时,你会感到异常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对“学习新事物”这件事抵触多于主动接触。
可是大部分人往往会忽视一个点:那就是会让你产生痛苦的事物往往会促使你真正的成长,甚至是系统化的建立自己的思考。如果你看一篇文章或者是一部电影,感觉EASE那么这部分东西对你而言意义几乎可以为0,但如果当你看完一部影片或者读一部作品需要不断踱步徘徊甚至会不断思考和惦记揣摩某些情节或是细节设置时,那么在你“烧脑”的过程中,你反而会因为某些启发而得到成长。
因此一直来我都很庆幸自己进入互联网行业,更庆幸自己从事了“运营”这个职业。不得不提对我运营生涯至关重要对一个人,黄有璨。
“一名优秀的产品/运营,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整合能力,能发掘毫末之间的关联,从多个维度进行拆解,并进行优先级排序去重组架构,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态度理解与思考方式。格局高的人都能从更高的视角去评判,不局限于已知,不盲目从众,不着眼于短期价值。”
也正是因为他的价值观输出,使得我学会用“产品生命周期”复刻“个人生命周期”。产品需要迭代,同样人也一样。迭代的速度,迭代的方向,迭代的规划,迭代的路径都是你需要去深思熟虑的。当有了足够庞大的价值沉淀后,自己才可以在引入期后被推向临界点,借助杠杆作用跳向成长期,并且在逐步建立垂直影响力与高势能之后,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突破瓶颈冲入成熟期,继续蓬勃发展。
有时候活着,就是前一秒的选择压着后一秒的选择,逃不了也没人代替你去面对。人们本就过着大同小异的生活,但是否想过这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众多的人拥挤在一起选择着你的他的的选择, 鲜有自己的。 是因为和别人一样就安全了不会错了, 还是从未想过自己要干什么。
走自己想走的路其实真的很难,每个都在你耳边说着所谓的为你好,可是那都是别人的路。他人只能给你建议,做出选择的仍把握在自己手上。不要别人说什么好你就轻信,也不要有几个人说不行你就觉得不行。
宁可为做过的事而后悔,也不愿因为怕尝试而遗憾。
我曾被嘲笑过,被质疑过,但那又怎样?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不选择去做,那么你永远就只能是LOSER。直到今天,我都万般感谢那些曾嘲笑我,质疑我的人,如果没有你们,我也许不会走到今天,更不会疯狂地去提高自己的速度。
最后,如果真的想提高自己的成长速度,尽可能做向上的纵向伸展,努力跟优秀的人混在一起,要相信“能量场”这个东西带给你的激励远比你想象的多。
如果你的水平还没到达那个境界就先把对方当做“被动导师”,别急于靠上去,在你不能给予同等资源和价值时,别人并不会理会你。所以先去累积你自己的势能,否则以你目前的水平根本得不到你想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当你找到一个势能点,并借由这个势能点发散。你会发现曾经你不敢想象的事原来可以巧借“势”而一举夺下。
少看成功学,少浪费时间在无用社交上,少看无意义的碎片化信息,多读完整的书籍(至少你可以清晰掌握脉络和框架),多学些摸得到的技能(比如语言学习让我很踏实),多跟前辈或者聪明优秀的人交流想法。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学会拒绝,没必要勉强自己。
希望你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