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们还远远不是专家
不,我们还远远不是专家,在产品界大牛产品导师俞军的眼中,产品经理可分A、B、C三类。 C类就是不合格的。 这类人群往往逻辑或者性格上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其实不适合从事这份职业,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行业里很多产品经理就属于C类的。 B类属于基本的逻辑能力合格,但洞察力较低的。 他可以通过3、4年时间的锻炼成为一个熟练的执行者,但这一类只适合做执行者、这类往往创造突破能力不强,在产品经理里面也是占了一大半的。 A类就是具备洞察力,能推动一个产品突破的。 这个人群是这个行业最需要的人群,而且往往跟天赋有很大的关系。 俞军说,按他的观察对行业中的产品经理做分类,A类也就10%到20%,B类的话差不多一半吧,另外有3成其实是不太适合当产品经理的。 俞军认为一个产品经理可以通过 3-4 年时间成为一个熟练的执行者,我比较认同俞军老师的说法, 3-5 年的产品已经摸清了做一个产品所需要执行的套路,甚至对套路已经烂熟于心。但我之所以觉得 3-5 年的产品还不能被定义为专家,是因为觉得专家不该被滥用,不应该被简单的工作时间累积起来的执行经验所定义。那么,3-5年的产品还差什么
在俞军老师的分类中,A类被定义为:具备洞察力,能推动一个产品进行突破。俞军老师说这跟天赋有关,我不会去聊天赋,因为大多数产品在从业3-5年后都不会去承认自己没天赋而转行吧?我想聊的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专家型产品。如果还不具备,那么我们该何如去培养洞察力?
百度百科中对洞察力的定义为:洞察力(insight)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从字面上看来洞察是指对于山洞的观察,山洞除了洞口的地方可以被阳光照射外其他地方越深入就越是黑暗,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可以有观察能力了。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 我对洞察力的理解就是对一个行业有所深入!- 产品也分类型:社交、电商、 020、金融、教育、直播、工具等等 …众多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有的特性需要产品人员去理解。
- 有人会说我:“我相信我自己,我见识面广,我不会去选择特定类型,所有类型我都能做”。
如果还不具备,如何去学会推动一个产品进行突破呢?
突破的解释为:打开缺口突破一点。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从iPhone 4 算起已经 7 年了,李彦宏早在 16 年就已经直呼移动互联网已是过去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剧烈迭代让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很焦虑,焦虑能不能活到明天,这个焦虑连马云都不能幸免。 产品经理从一定角度来说可以说是CEO的延伸,产品经理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为产品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提升产品活力,助推公司发展。那么该如何去寻找突破口?
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如果要去帮助产品寻找突破口,产品经理就一定要有一颗创业的心!只有产品经理对产品有责任感,对产品有带入感,才能真正做到无时不刻为产品着想,才能把产品当成亲人、情人对待,才能真正的希望产品越来越好! 当产品经理对产品有一颗创业的心,就会不断对产品倾注心血,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尝试,最终各种对产品有利的资源也会被不断被吸引进来。致敬骄傲的产品人
3-5年的产品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己期盼,都会有着0-1或成功或失败的产品经验,都会有一颗想成为专家的心。我们生来骄傲,但或许我们要做的事情也还有很多,产品之路,没有停歇,不可懈怠。 本文由 @江来来 原创。【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