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跟业务以及后台现有流程相结合,争取以最小的开发难度满足业务需求
把一二等奖的线路产品包装成门票 活动送奖不同于线上购买线路产品,走的应该是后台的兑奖流程,如果你能抽中,拿到你的手机号就能帮你下单。 但实际上我们的后台是不具备线路下单的功能的。线路的下单需要客服介入,并且活动的奖品无法直接关联线路。但是门票的兑奖可以做到,到时候只需要拿着串码去核销就可以了。 所以在新建价格体系的时候就直接把一二等奖的线路包装成门票,走门票的兑奖流程就可以了。唯一多的一步也就是等名单确定了之后客服需要跟中奖用户联系确认一下团期即可。相比于开发出一套后台兑线路产品,并且往后基本无可复用的功能来说是省了很多开发成本的。 用优惠券如假包换兑换券的概念 四等奖业务的要求是指定日景区兑换券,兑换券的意思也就是说我凭兑换码可以在指定app内兑换相应的门票。 但是我们app没有兑奖流程,如果强行开发,成本不低不说,可复用性也不强。 但是优惠券,每个app都不得不做吧,如果我们新建的这些门票的价格体系都采用一个价格,并与优惠券的金额相等,那不就走了一个0元支付的过程吗?并且在下单的时候设定一下这些票种是必须使用优惠券才能购买的,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了(虽然有可能失去点用户体验)。 我一直觉得产品经理除了做好需求规划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以最小的成本去平衡开发和砸过来的需求,争取利益最大化。当然这是建立在对后台全盘的了解和对开发难度的认知上的。2. 奖品类型不能更改

3. 关于一些可视化功能的开发(能做成可配的地方绝不要写死)
这么说可能有点绝对,但是规划成可配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上图中的“是否需要指定”一开始只说在大年三十18:00—24:00中间进行,即如果这些指定人员的手机号在指定时间段内玩了我们这个活动,可直接中奖。所以当时直接加了段代码在老代码里,导致线上测试极不方便,万一出了问题,在那么重要的时间段内,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最头疼的是之后业务又提了这种需求,这相当于重复劳动力,如果改不好还可能出现其他bug,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成可配的呗,这样既解决了指定人的问题也解决了万一你想在什么时间提升或者降低概率也不用到那个时间死死守着电脑了。
4. 为什么一级放概率,二级放库存?
也就是说我是先建立了奖项,并且设立这个奖项的中奖概率,然后去关联产品,并且设定这个产品的库存。 如果是一二等奖还好说,因为关联的产品只有一个,关联产品的库存实际上也就是一二等奖奖项的库存,也就是这个时候产品,是和奖项直接画等的。但如果像三等奖一样需要关联多个产品,那么如果你在一级里设立了库存,那这个库存其实就是一个共享库存的概念。分到每一个产品上的实际库存是不一定的。如果该产品是新建的价格体系还好,还能通过这里的库存控制成本,但如果关联的是原票种的价格体系,那很容易成本就超了(虽然同为三等奖,每个景区的成本也不一样),所以库存放在二级里更为合适。概率的话我觉得对每个关联的产品都设置概率其实没必要,三等奖要关联一二十个产品,如果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用库存去控制就够了。5. 数据埋点



五. 线上事故
1. 报表没统计上致使一二三等奖额外出了很多库存

- 流程优化是新的人接手,新老并未做好交接导致部分代码被覆盖
- 只在测试环境测试,并未在线上测试
- 第一次库存无故减少并未追究原因,而是直接补库存。如果第一次出问题能查清原因,就能很好的避免这次事故。
2. 服务器挂了半天才发现
当时有用户给我反馈扫码进不去活动页面了,我本能的拿活动链接生成了个二维码测试了下发现没问题,就跟人家反馈说是网的问题或者二维码没印好(掩面),但实际用户扫码后并不是直接跳转到活动页面而是通过服务器做了二次跳转,所以服务器挂了半天我才发现……如果不是写这篇文章这些尴尬的坑我简直不愿意回忆啊!总结
相较于做app版块的开发,后台系统的开发,活动产品明显有其自己的特色,大到一个跨时很长的合作项目,小到一个营销活动或者h5游戏,都需要考虑到很多东西。所以,多踩坑,多总结,慢慢就能形成自己的活动体系,做起活动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相关阅读
借一个例子,说说我在做活动产品时踩过的坑(上) 本文由 @大米 原创发布。【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