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号,在2017谷歌I/O开发者大会,发布了Google Play支持免安装应用的消息。这种应用的模式类似微信小程序,无需安装,你只要在搜索引擎或者应用市场中找到这种APP,就能一键直达。
而与此想对应的是,微信小程序不断迭代,甚至直接拥有推广功能。谷歌和微信这不约而同的动作,是不是预示着HTML网页应用化浪潮要来了?
为谁减负?APP还是人
首先,手机原生APP本身很“重”。如果你去搜应用商店,会发现它们的体量大多动辄上百兆,甚至直逼1GB。
其次,它们使用过程也很“重”。在原生APP面前跳过下载步骤,直接使用甚至试用的降权行为根本不存在,想用必须先将它下载到本地。
想必大家也会觉得这是件很麻烦的事,比如,你难得出门旅游,为了更好的体验,就要搜索旅游地的各种信息,提前订好酒店机票,于是下载了好几个相关的APP,但是这次旅游结束之后,你会想留着这些APP下次用吗?想象一下,假如使用APP就像在微信里点开图文一样简单,是不是更加方便?
微信、支付宝的网页应用
微信和支付宝作为国内两大超级APP,其实早就嗅到了网页应用化的趋势,当然他们也做出了相应的动作——
- 微信支持在钱包里打开滴滴打车,一键叫车;
- 支付宝支持扫一扫,直接开锁共享单车。
发现什么共同点了吗?
- 两者上方都有浏览器独有的“加载进度条”,证明是自动跳转到其内嵌的浏览器上打开;
- 网页的操作体验跟APP相媲美,你能一键呼叫司机、也能实时获取地理定位;
- 使用到支付完成,全程无需下载品牌方的APP。
门外汉一定会为之震惊:“哇!网页居然还能这样?”,如果你懂前端技术,一定会淡定地说:“这不就是将APP的内容以HTML5语言封装起来,在点开时直接在云端读取数据么?有什么好稀奇的...”
我们都知道,随着Flash时代的陨落,现在网页上的任何内容都能通过HTML语言来承载,而在2014年定稿的第五代规范(HTML5)是公认的Web最佳载体。
而且HTML5的出现,让浏览器升级成一个超级系统,让响应式网页设计提高了档次,将Web应用掀起了根本性的革命。只需一个浏览器,就可以提供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服务,实现从查找到交易的闭环。
这意味着什么?
APP网页应用化,大势所趋
可能你没想到,国内数一数二的资讯门户今日头条APP,就是网页式渐进应用。
它是用HTML5技术开发,再“加壳”封装成Android版/IOS版,让应用待在云端,让“壳子”留在本地。当进入某一个模块时,系统会自动调用云端上的数据加载,把数据填到壳子上,让APP和体验更轻、更快、也更简单。
以管窥豹,可见一斑。未来的APP会越来越轻,部分的应用模块逐渐被HTML5网页取代,从本地加载变为云端加载,市面上体量超过10MB的APP变为少数。
甚至未来移动应用市场会重新洗牌,手机原生应用完全被网页应用取代,成为以H5为主的轻时代。所有应用能通过开发者提供的URL点击即用,使用门槛被直接降权到最低。
网页化应用目前发展得如何?
讨论手机应用网页化,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大众接受吗?技术成熟吗?因为如果大众普遍没有应用变轻的概念,再深究也是白搭;以及现阶段国内开发技术成熟程度,是否能给应用网页化发展腾出一片空地。
首先,微信小程序的推崇,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应用变轻的概念,让即用即走的网页应用更能被大家接受;
其次,目前国内HTML5技术早已超出想象,尤其国内有众多基于HTML5技术生成网页应用的工具供应商,让更多不会、的开发门外汉涉足网页轻应用。
步步为营,还是一步登天?
网页应用是有未来的,有前途的,它相较于原生应用,具有两大优势:
第一,开发成本更低
网页应用本身就很轻,没有太复杂的界面框架,所以在开发周期上会比原生应用低。而且目前网页应用尚未存在任何一个类似APP应用市场的分发平台,未来也不一定有,因为它只是一个URL。
这就意味着网页应用绕开了传统的分发渠道,有着更低的维护成本、分发成本。
第二,迭代周期短
因为原生应用是扎根在本地,因此版本迭代都需要封装安装包给用户下载,过程臃肿繁杂,一般的APP迭代周期在2周左右,产品更新换代慢。
而网页应用则是扎根在云端,本质上它就是网页,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反馈实时更新,用户打开URL即是最新版本,迭代周期更短,效率更快,产品更新换代快。
不过,网页应用目前的瓶颈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无法提供离线缓存,这意味着用户每次打开都需要重新加载,以及无法完全调用设备上的全部部件等。
但从目前浏览器的更新换代上看,浏览器在逐步支持越来越多功能,以及HTML5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都有益于网页应用的稳步发展成型。
短时间来看,网页应用不可能取代原生APP,目前情况相对较好的,且未来还有很多发展可能的就是微信小程序了,现在就看微信能否解决之前探路者们遇到的难题,顺利前行,也许将来某一天,我们真的能够摆脱原生APP,到时候手机内存将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