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晓玲,传说中的三节课第3名员工。
从我来到三节课迄今,我遇见过许多有趣的人,这些人有的让我感动,有的让我钦佩,还有的,可能只能用“奇葩”来形容。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着我喜欢的“互联网”。
从今天开始,我想试着不定期花上一点时间,把这些家伙们的故事讲给你听。
张易是个16年才刚毕业的少年,现在在某已临近上市的沪系在线教育平台任职产品助理。
他有两个快速被人记住的特点——
-
小鲜肉一枚,迄今仍然常会被人认作是高中生
-
人群中的活跃者,经常一开始演讲就会把自己先讲嗨
1.
才工作1年的张易,身上有着显著的“亮点”和“局限”。
他跟我说,选择做产品经理,是因为享受一种“通过自己的创造获得用户积极的反馈”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自己做了一款产品影响到用户以及让用户感受喜爱时最为深刻。
众所周知,腾讯是互联网圈内的“产品经理之巅”,心怀产品梦想的张易也因此在校招时早早瞄准了腾讯,然而连续闯过了两轮面试后,张易折在了HR面试那一关。
用他自己的话讲,那时候,从来没想过其他选择的自己,一下子就心灰意冷下来,觉得自己为之付出努力了许久的一个目标没能达到,其他也就都无所谓了。
后来,没有方向一片迷茫的他跑去现在供职的沪系在线教育平台实习,而最终留下来则实属机缘巧合——有一天,他偶然间看到一群老用户的留言,内容基本是有关于对他所负责的这款产品的感谢,以及这款产品给他们带来的积极改变。
这些留言忽然就像火折子一样点燃了这个理想少年的热情,让他顿时有了一种使命感:无论如何,他觉得自己想要做好这款产品。
然而这种使命感,或者说是情怀,其实带给他的更多是迷茫和焦虑。
不知道为什么,在他一心想要做好自己的产品时,他往往会陷入一种“顾此失彼”的状态中去——一方面,他总是想要倾尽全力让自己的产品变得更好,甚至很多时候显得有些过于“执着”;另一方面,他却又时常不知道如何更好提升自己,甚至有的时候可能会为了想让已经认定了的“产品”变得更好而放弃掉一些也许能让自己更好成长的机会,无暇顾及自身。
这种矛盾的状况交织在一起,往往让他陷入更深的纠结中——往往他自己正在投入的事情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焦虑到失眠。
这种状态也让他变得很容易沮丧,在对产品现状不满意的纠结中,日渐变得消沉,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产品。迷茫的他关注了所有跟互联网产品与运营相关的内容,买工具书、大量看公号文章、也跑去听课程,而因缓解焦虑进行的学习是很难改变行为的,所以收效甚微。
其实跟他聊起这段经历时,我还蛮有感触的,我把工作者分为三类,一类人是利润型驱动的,他们在选择一份工作时会看这个工作的投入产出比,比如钱多活儿少;一类人是价值型驱动的,他们会看工作带给他的成就,这个价值可以是累积给以后用的;而最后一类人是热爱型驱动的,他们选工作会首选自己喜爱的,如果这个事情他们不认可做起来就会别扭,但一旦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就会妁妁发光。
张易和我,应该都属于第三类。
我问他:假如二选一,成就事情和成就自己你会选哪个?
他说,事情,只要他认定的事情,哪怕没希望了也想要用尽办法救起来。
我说,和你一样,我说过如果三节课只剩最后一个员工,那一定就是我。但是有天我看到得到的快刀青衣写了一段话:不希望员工立誓跟公司共存亡,如果公司已经无可挽回走下坡路,大家不应该逆天去抢救,而是让它爽快死掉。不要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一部分,而是要把公司当成你自己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老黄(我的Boss,《运营之光》一书作者)也曾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整个世界都像一艘船一样沉下去的时候,你最大的责任是先救起自己。”
也许,避免我们迷茫的最佳办法是更多地向内审视自己,找到一个既与自己认定的“事情”有关,又能与自身成长有关的长期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定期督促自己的产出。
2.
说起来,张易在大学毕业后最重要的一次“审视自己”,其实与我有关。
那时候,作为三节课“3.3计划”课程负责人的我在进行第4期3.3计划的申请审核时遇到了他。(注:3.3计划是三节课的旗舰课程,也是唯一一个线下课程,声称致力于“用3年时间,每年为互联网行业培养300位最顶尖的互联网人”,申请有门槛,需要提交多份申请任务,并经历3层较为严厉的审核才能入围。)
后来提起来时,张易说:在看到3.3计划招募时,有点“一瞬间被燃爆了”的感觉。就觉得这是个自己一定要去尝试下的事情。
然而他也说:看到3.3计划那些牛逼哄哄的往期学员名单时,也会有点犯怵,觉得这些人都太牛逼了,相比起来,自己就是纯粹的一只平凡无比的小菜鸡。
犹豫了好几天,他决定还是认真写一封申请试试看,原因是:要是这么个自己看了会兴奋的事情摆在面前自己却连投都不敢投,那特么就注定一辈子碌碌无为吧!
然后,有天晚上,我都忘了怎么加了我好友的他跑来问我3.3计划的审核结果。
那也是我跟张易第一次聊天。
我翻了翻他的第一版申请书,发现申请写得很难打动我:在工作上没有具体的产出,讲自己时又讲得很含糊,不太容易抓住个人身上的亮点。
(第一版申请局部)
我很直接地告诉他,你这申请应该悬了,感觉没写啥东西啊。
他想了想,沮丧地说,其实自己确实没做过啥,是不是就申请不上了?
我反问他,你为什么想来参加3.3计划?他说想来学习做好一款产品的能力。
我继续问,那你怎么觉得你是具备做产品的潜力呢?
他说,在大学时曾参加过英特尔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是做一款为了解决聋哑人沟通问题的产品,这个事情是他主导完成的,当时为了让团队成员体会场景,还带领大家去聋哑学校与学生们亲身接触,为了说服开发同学赞同他的设计方案,拉着开发同学在寝室里关灯模拟体验盲人使用手机的感觉,最后得了特等奖。
他说通过这件事情,发现自己天生就适合干产品。
看着他絮絮地在讲自己之前做过的事,我发现和他一样很多人存在着认知失衡,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从而很难去肯定自己,不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而不停的盯着自己欠缺的地方,妄自菲薄。
我对他说,这些都是你的亮点啊,为什么不写在申请里呢?
他有点恍然大悟说:哦,原来这些是可以的!我马上改好给你。
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我就去睡了,第二天看到他半夜两点多发来的修改版。
他说即使这次参加不了,也会继续做些事情再回来申请。
(第二版申请局部)
最后,他入选了。
后来,他回忆说,那天晚上让他想到了腾讯落选,开始仔细地自我审视:
他重新翻看了3.3计划前三期所有录取学员名单的介绍,仔细揣摩那些小伙伴的特点,除了基本的能力和经验外,“有热爱、有态度、够疯狂、够向往”这些标签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自己是否是3.3计划寻找的潜力股呢?
于是,他把自己过往的事情重新梳理了一遍。
他发现之前在他的生活里,因为太更看重结果,忽略了在过程里的成长;之前总觉得自己耐心不足,想起自己两天骑行200公里的事,明白如果是自己热爱的,无论多久都会坚持;他还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多来自于自身的设限。
梳理完之后,才开始认真写申请。
当收到3.3计划邀请函时,他说,当时真的有被自己感动到,因为有过很多次虽然内心很憧憬,但总会彷徨于迈出第一步;有很多次虽然表面很自信,但因为怕失败常会选择退缩。
这一次,他觉得他想清楚了自己。是那种不会对于“结果”过于执着的想清楚。
3.
热爱型工作者在做一件自己认可的事情时,常常会All In,张易在第四期3.3计划里论熬夜时间一定是排得上榜的。
3.3计划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会把同期学员分为6组,整个一个月的过程也是6个组互相PK和竞争的过程。
机缘巧合下,张易成为了他们那个小组的组长。他们那个组的同组成员除他以外,有毕业于剑桥大学正在创业的人,有大公司资深运营经验的人,有特别善折腾玩转社群的人等等,而他是里面年纪最小的,被选做组长其实是有些挑战的。
记得当时他们组员在总结时,他们说小易是组里最辛苦的,小易常对他们说,你们先去睡吧,下面的交给我。等到大家第二天醒了,发现他又是搞到3、4点。
(这是3.3计划四期他所在的学习小组)
其实,不停的熬夜是跟他团队管理经验欠缺有关,以前的他习惯了个人作战,面对比较高难度的线上协作会有点不知所措(3.3计划是线上任务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分配任务、把控节奏上,就明显没做好,导致了很多工作最后积压到了自己身上。
所幸的是,此刻像海绵一样的他学习到了其他组组长的团队协作方式,比如每周设置项目责任人来调动组员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项目及时分配、跟进和反馈的技巧等。
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团队的力量远大于个人,有天他特别有感触的发给我:
当收到这条信息,我也很受触动,这种遇到问题习惯于单打独斗,不善于求助的毛病在我身上也还挺明显的,能及时意识到,是件幸事。
4.
在3.3计划快要结束时,我问小易,除了3.3计划本身的知识点之外,讲一个你最大的收获。
他说组里有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队友,他精通四国语言,还担任联合国总部全球青年论坛中国代表,他觉得很牛逼,跑去跟这个队友聊,想知道他有什么秘诀,结果聊下来发现他所讲的都是很基础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他自己也都知道,无非是:理论,理解,实践,纠正,复习,习惯化。
但是之所以最后有这么大的差距就是这些方法论他仅仅是知道,而这个队友却真正地一直在做,在实践。
比如,在3.3计划还没结课时,这个组内同仁就已经开始把所学到的东西实践起来了,用相应方法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产品,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业务,自己也通过3.3计划“运营”模块中讲到的一些基本方法,在0粉丝,第一次开设知乎Live的情况下,2周内就让自己的Live成为了7天热门榜内的前三,自己也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在知乎获得了上万粉丝。
许多这样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给了他很大刺激,让处于年少轻狂的他真正感受到优秀的人是这样的,他说庆幸的是,他和这样优秀的人做队友,可以时刻激励着自己。
于是,在3.3计划结束之后,他也开始把所学到的产品知识,实际用起来:
比如公司刚好要求每个产线做增长路径和产品画布分析,他顺利地搞定了所在团队的产品画布。
再比如他将竞品某功能的迭代历史以及用户反馈都扒出来分析了一遍,最后得出结论该功能最合适的定位是轻量级复习,再结合自身产品的特性进行创造,完成了这个功能前期规划,同时按照MVP的思想,先确保核心产品流程得到落地,因此保证了一期能够快速上线的同时,还能够有核心的体验。
而且,他负责推出某项功能从调研到上线,总共就一周时间,达到的效果是:在次留本身已经较高的水平上提升至少2个百分点。
他说除了这些,最重要的是在思维上的一个转变,跳出了之前片面看自己业务的局限,更在全局上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参加3.3计划之前,对于内心热爱和向往有所迷失,通过3.3计划的疯狂投入,他仿佛找到了些答案。
他说,3.3计划在课程内容之外,给予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可能在于——
3.3计划中的这群人,每个人仿佛心中都有自己的火种,有些已经绽放光芒,有些还在星星之火,而他自己,此前也许虽有一些火种,却已隐隐有些快要熄灭的危险。
但这次在3.3计划中为期一个月酣畅淋漓地投入,让他渐渐找回了许多状态,重拾了内心里那份希望,也重新“点亮”了自己。
4.
当时在3.3计划申请书上,他的5年目标是“以主导或参与完成一款成功产品的方式,寻求自身价值最大化”。
我问,现在呢,你重新审视下自己,站在个人成长的层面上你的5年目标是什么?
希望能拥有一款产品从0到1,甚至是N的把控力,成为这款产品的灵魂人物。
虽然这还是个很模糊的目标,不过好的地方在于:看得到“自我”了。
也许在这个目标下,他可以再做详细的拆解了:比如要有独当一面的产品能力,是否应该先完善基础的产品技能,通过在工作不断优化产品、改善体验获得数据上的突破;要有产品从0到N的把控力,是否可以去不断体验和分析其他产品,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洞察产品发展的规律;要成为一款产品的灵魂人物,是否还需要构建自己的产品观,对某类人群的需求有自己深刻的认知……
我想,会有很多人像张易一样,心怀热爱,但是还没有找好属于自己的起飞方式,包括我。希望接下来,我们学会丰满自己的羽翼。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