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大家都被微信“小程序”刷屏了吧?
翻阅各大媒体,看好小程序、唱衰APP的声音层出不穷,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小程序只是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轻应用,在很多功能体验方面其实比不过APP。它的出现,也并不是为了取代APP,而是要为腾讯打造一个更完整的微信生态体系,增加微信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
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无论你是想赶着风口做小程序,还是坚守阵地继续做微信公众号、APP,都有其中的合理之处。只是,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大家都要开始改变了。
小程序可能没有说得那么好用
1. 内存是省了,但不适感也增强了
微信小程序,其实还是依托微信这个APP所存在的一个轻应用,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手机一级页面打开APP的情况下,不仅功能比不上APP,用起来也很不顺手。
以大众点评为例,使用APP你在手机页面上直接点击图标就好,而使用小程序则要打开微信,再在小程序的页面点击进入,而且功能又没有APP齐全,确实也是不太方便。
2. 产生冲突的页面切换
不少人都习惯一边聊微信一边用程序,以今日头条为例子,假如我一边用今日头条小程序看新闻一边聊微信,因为今日头条内置在微信里,每次回信息我都要退回到聊天界面,这也是非常不好的体验。
小程序根本不是用来取代APP的
当然不是,虽然小程序用起来还不大方便,一方面是因为它刚刚推出,各方面设计还有待改进,另一方面则在于,大家总爱拿它和手机APP比较,期待值被抬得很高。最关键的是,它根本不是用来取代APP的。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列举了两个小程序使用的场景:
1、在公交车站,你扫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下一辆公交车的到站时间。
2、在汽车站,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而不用排长队。
譬如我想买车票,想查一下今天的天气,我们没流量下载一个APP,也不需要使用它里面的所有服务,我只是需要里面的一项服务,用完就不会再用——这时候小程序是比APP方便的。
可以说,小程序对于自己的定位是实现“用微信连接一切”的愿望。是帮助整个微信打造一个更完整的生态,帮助商家打通线上线下的场景。
因此,现在的小程序,基本都是偏低频的简单工具,比如滴滴打车、摩拜单车等等。
而且,小程序的界面和功能都简单得要命,譬如同程旅游的小程序,只有订票和酒店两个选项,其他信息全无。
试问一句,阴阳师怎么做成小程序?
其实说“小程序取代APP”,仔细想想就会觉得很可笑。微信自己不就是个APP吗,它要如何被取代?
还有,作为一款APP,微信本身也是要依托iphone的App Store以及安卓应用市场存在的,而苹果和谷歌的移动生态就是由活跃在上面的APP支撑的。假如微信小程序是为了打造一个新的应用分发市场,那么苹果和谷歌还不赶紧下架微信?最终大家只会两败俱伤。
小程序来袭,该如何抉择?
你可以做一款算命的小程序,很少有人会专门为了算命下一个APP,即便下了用完之后也不会再用,而小程序的存在就可以让大家不用下载APP就能算命,也许会非常受欢迎。
对于APP开发者而言,小程序的出现也不是末日。当年微信出来时,微博和陌陌也被人预言要完蛋了,现在呢?微博靠大V和短视频,陌陌靠直播,又重新火起来了。
不过,小程序带来的冲击在所难免,APP还是要从“内容化”、“社区化”和“底层化”入手,一方面要用更优质的内容留住用户,同时强化社交元素,让内容消费者成为生产者,最后要从硬件着手抢占更多终端,抢占用户时间。
当然,对于一些偏工具、偏低频的APP而言,面对小程序的冲击存活的几率并不大。能够留下来的,往往都是一些内容生产能力强、能通过营销、赞赏等变现模式形成内容生态的APP。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给想要入局的新人们一句提醒
对用户而言,小程序更轻量,APP更全面,不同的产品形态,也就决定了不同的角色定位——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鞋。
所以,作为创业者,我们不能有抛弃APP的想法,当然更更不能把全部筹码压在小程序上。唐一判断:只要手机依然是我们贴身的必备工具,那么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APP仍然有着存在的必要性,而建立在微信APP上的小程序,可能会面临着其他小程序生态的竞争。
没错,小程序的这个风口我们可以去追,但是想追的人,肯定不止你一个。
与其随波逐流地跳进小程序的滚滚大流中,还是要先好好思考该如何取舍、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分享干货我们是认真的,更多干货尽在爱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