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棉 三节课联合创始人
本文由爱盈利 · 运营小咖秀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今天给大家聊聊微信小程序与产品设计的那些事。
在这之前,咱们先来看看微信小程序有哪些结论:
-
三大利器均不开放:无朋友圈、无好友关系,无对话列表
-
关键领域均布开放:直播、游戏、社交几乎不能做
-
审核标准均不透明:可能会类AppStore这样令人抓狂
-
等级森严:亲儿子、干儿子、开发者权限很不一样
如果看到这里还很有兴趣,请接着往下看~
微信现在有什么:
小程序是什么: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未来的丈母娘出差北京,临时发微信,明天上家里坐坐,但你家里一周没收拾过了,你又得加班,所以得找个保洁阿姨打扫卫生。
这个时候如果用 58到家 App,你需要这些步骤:
可如果用微信小程序的话,步骤会减少很多:
那我们看看用户端与开发者端与小程序的关系: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使用小程序会这么方便了。
讲了那么多,那小程序会带来什么呢?
-
开发难度下降:控件多,资源较丰富,上手容易了
-
新的产品形态:更垂直,更细分,更社交,更有创意......
-
用户红利:基于微信大用户量,可能可以分得一杯羹
马云不禁要发话了
其实,小程序并不新鲜,在2014年底就有了,不过那时候还叫“城市服务”
现在小程序的入口在哪呢?
-
不在对话列表:不会常驻对话列表,用完就关
-
不在朋友圈:不会在朋友圈看到小程序相关的分享
-
二维码:可扫码使用,类似于支付,扫码后弹出小程序
其实小程序的入口有:扫码进入、发现入口进入、对话场景进入、搜索进入
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小程序
先来看看 小程序与应用市场App 在用户体验、平台限制、技术支持、运营推广方面有哪些异同。
再来看看 小程序和服务号 有哪些异同。
对小程序来总结一下:
-
危和机共存:优势明显,不明确的地方很多
-
适度关注:不要过分紧张,看看微信企业号、百度直达号
-
限制很大:短期内权限限制教多,可开发的花样不算多
我们该如何拥抱小程序呢?
一、从行业上来看
结论:
-
高频刚需:拆小功能,占据流量入口
-
高频非刚需:结合社交,加入亮点功能,提升用户量
-
低频非刚需:工具类适合小程序,偏内容、交互类慎重
-
低频刚需:全面拥抱小程序,拆分核心功能,做N个小程序
二、从产品规模上看
结论:
-
巨无霸产品:拆小功能 ,占据流量入口
-
业务更简单:业务简单的产品适合小程序,复杂的不适合
-
平移风险很大:尽量单独做适合小程序使用场景的产品
三、从产品形态上看
-
在线交易:整体不适合
流程复杂:流程线条太长,对用户来说体验不好
参与者多:参与者越多,越麻烦,不适合
-
内容类:获客难,总体不适合
内容平台:短消费的内容体验不好
创作者:不如微信公众号直接,获客难
-
工具:最适合,但回报率低
查询类:很适合,比如查社保、查路线、查电影评分等,但对于公司来说,要评估价值点,是要品牌还是要流量?
操作类:比较适合,比如P图,图片生成,趣味小游戏等
-
社交:适合,但限制很多
强关系:比较适合,比如约会议、签到等
弱关系:比如漂流瓶(微信禁止了)、对对碰、地理位置(摇一摇好像不能做)
-
O2O服务:垂直产品很适合,最优
非标服务:公布档期接受预定,如健身教练、在行等“手艺人”
标准服务:在线预订,如商家自建外卖,送咖啡、58到家等
总结一下:
注意2点:
-
前端轻,后端重:用完即走,意味着用户点要抓的很准
-
服务是关键:用户上去了,服务能不能跟得上?
来看看案例,小程序的产品Demo设计
用户发布流程为:
分享给好友流程为:
用户参与活动流程为:
整个活动流程为:
其中关键亮点为:
不做整体产品迁移,拆解模板,适应小程序,最大限度适应社交属性。
我们再来看几个栗子:
-
会议发起人
-
用户查询公交
3.手艺人与用户
4.老师与同学
畅想与未来
-
小程序植入到输入框?
-
小程序+服务号?
-
小程序+微信语音服务?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
本文由爱盈利·运营小咖秀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