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金童鞋扯扯淡 ID: ltx627
作者|多金童鞋
一、常见关于微信公众号的问题类型
我加入微信开放平台已经是2014年了,当时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很火,平台“BD”(商务)这个角色人员很少,希望与微信官方接洽的单位很多,我们有个BD同事悲催的表示,他和合作伙伴见面洽谈事情,都已经要按分钟来安排时间了!(有点浮夸)
我有幸加入到这个平台,接触的合作伙伴很多,还有身边一些朋友或内部其他部门同事在从事微信公众号相关工作的,都陆陆续续会找到我,询问一些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
我把这些问题分为几类
第一类:基本规则咨询类。
就 是什么“公众号在哪里注册?”“订阅号和服务号有啥区别?”“怎么认证?”“运营妹子离职了,怎么换运营者啊?”等等。在早期,我基本都会找到答案,然后 回复,这个动作帮助我更好的了解平台规则。而如今公众平台都几年了,如果还有问如此“低级”问题的话,我会统一发一个地址和一个微笑脸给他们。
第二类:想“走后门”类,比较典型的有:
1、能给多发几条消息吗?
答:不能。。。
这是此前新闻哥与和菜头撕逼撕得火热的问题,也是我们公众平台很多同事会遇到的。找到我这里问的,我都是拒绝的,一方面是我真的没有这个能力或渠道给你增加,二来,你增加那么多消息,真的好吗?我是觉得一天发一条都多了。
2、能加快一下注册或认证的进度吗?项目过两天要上了,急!
答:好的,帐号多少,发我。
上面的回答是我1年多以前的回答,当时因为流程设置、人力等等原因,注册和认证的时间确实比较长,一般合作伙伴找到我,在他们项目比较急的情况下,我会帮忙催下审核的同事。
但是如今,注册和认证流程都做了大幅度的优化和简化。如果你提交的资料齐全的话,一般2天就可以完成认证。根本就没有必要催。
所以今年基本很少有这种情况找过来了,偶尔几个心急火撩的,我一般也是说:好的,现在流程很快的了。然后第二天通过了。这中间我并不需要再去找相关同事催促。
除此以外还有比如说希望开通原创的、开通留言的、希望修改帐号类型的、修改帐号主体的、帐号或链接被封,希望解封的,等等。
在最早期,我找过好几次平台运营的同事,但基本都被驳回了,坦白说,刚开始我还是不理解的,感觉这样不近人情。后来我想明白了,一视同仁,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一旦破了口,找你走后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你的规则就会被洞穿。后面我开始负责微信城市服务运营工作时,就更有深刻体会了。所以我现在是很尊重平台规则的,规则以外不合理的需求,在我这里就直接拒绝了,这样效率最高。
当然这样的做法,对运营者的挑战就非常大了,你的规则要必须尽可能的缜密,通用,符合大部分用户的述求,同时还要平衡好规则与平台的关系。
这一点上面,我是真心佩服平台运营的同事,坚守规则底线,不容易的。
3、则不完善或误判类
上面提到平台制定了规则和很多策略,特别是对违规帐号和链接的处理方面,因为平台流动的内容数量实在太庞大,规则和策略难免有误判的时候。
这 一类需求,我一般会先看一下,做一次判断。比如诱导分享被封的,明显的诱导分享,还求解封?解个屁啊,赶紧修改啊!修改好了提交流程申请解封就好了,根本 不用找人。没改好的话,找谁都不管用。如果从提交的内容来看,确实是有存在误判的可能,我才会找相关同事咨询,一方面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另外一方面也帮助 平台完善规则。
一套严谨缜密的运营规则,加上强而有力的“守门人”,会让整个事情效率最高。
二、分享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① 我到底是做公众号,还是做app?
② 公众号怎么拉粉?
③ 公众号里的流量怎么变现?
1、我到底是做公众号,还是做app?
我现在的建议,和2年前初到微信团队是一样的:先做公众号,再考虑app的事儿!不同的是,如今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会更坚定一些。
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出来4年了,支持服务号的高级接口也发布快3年了,这个问题几年来都陆续有人在问。
我一个大学的师兄,他在大学生求职培训、高中生高考志愿指导等领域做了10多年,但做的事情太传统,希望“互联网+”一下。今年年初,他跑来问我“做app还是公众号?”我当然是建议先做公众号啊。可是他有几个担忧:
① 没有app,只有公众号,到时不好谈融资
② 觉得app才是自己的,公众号是微信的
③ app能实现更多功能
这应该是许多创业者的心声。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
app 真的是拿投资的关键点?我对投资圈不熟悉,但我知道前几天上线了一个公众号:自客。这是一个专门服务自由职业者的平台。他们没有app,只有公众号,却已 经拿了超过1000万的投资。我和他们的创始人文双,在聚会上认识,当我分享到app和公众号的时候,他特别有感触,因为他就是这样做的,先做公众 号,app后面再说。
app是你的,公众号不是?这么想的话,其实app也不是你的,是苹果的。。。是各大应用市场的。。。其实只要你遵循微信平台的基本规则,不做触发底线的行为,担心啥呢?
app 能实现更多功能。这个确实是,毕竟原生的和h5还是不一样,但一开始做产品,你真的需求做那么多功能?再者,实际上现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企业号,能 够实现的功能,可能超乎了你的想象。此前有一篇《别开发App了》的文章在我朋友圈传得很火,里面很详尽的介绍了公众平台能提供的能力,建议没有读过的朋 友可以搜索一下,看完也许你会坚定一些。
可是关于公众号不好融资的疑虑还是战胜了我的口水。这位师兄选择了先做app,他找了一个外包团队,签了协议付了定金,结果外包团队把活又外包了一层,开发周期也比原计划长了太多。。。最后甚至被外包开发团队毁约了。。。总之结局有点惨痛。
7月初和这位师兄吃了个饭,得知他没有再搞app了,而是找人把几个核心功能做成h5,放在了公众号里,光今年广东高考志愿填写的这个功能,就给他们带了30多万的UV,这里产生的付费订单已经够他今年运作了。
这不挺好的吗?(微笑脸)
当然,我的观点并没有上述《别》那篇文章那么绝对,认为只做公众号就足够。我只是说在刚开始做互联网产品的时候,特别是现在很流行的传统行业互联网+的升级。可以优先做公众号,等有了一定用户,再搭自己的app和其他体系。
(题外话,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升级,必定是一个大趋势,基于微信生态的升级这里会有很多机会和需求,开发者们可以多关注一下)
先做公众号有几个好处:更快,更轻,更广
更快:
相比app的开发周期,公众号可以让你更快的上线,ios和安卓都可以覆盖到。如果你做app,光安卓机子的适配就可以搞残你。
快速试错,快速迭代,无需等待审。刚开始做互联网产品,想法很多,弯路肯定要走,公众号里的迭代相比做app会更灵活。
大哥,如果你做app,ios和安卓你总得找两拨人吧,做公众号的话,一拨人就够了,找人的时间也省不少啊。
更轻:
这 个也是我当时建议师兄做公众号一个很重要的点,他是有资质的专业讲师,有很多大学和中学邀请他到学校开讲座,这也是他很重要的一个渠道。但如果他做了 app,一场1000人的讲座后,愿意在现场下载他app的,3%都难。如果是关注一个公众号的话,这个比例提高到10%以上还是可以的。(数据是拍脑袋 的,如果你有做过实际测试,欢迎留言告知实际比例)
船小好调头,用公众号来试错,成本更“轻”。茂巍分享过一个案例,精明购,也是先做了公众号,积累了几十万用户后,才推出自己的app。
更广:
这里更广想表达的是微信天然的社交流量,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app,移动互联网大部分的用户都在这里了。利用好这里的社交流量,能够帮助你更快的找到用户。至少,你把公众号二维码发到朋友圈,请身边的朋友关注及传播,要比你请朋友们去下载你的app更容易一些。
微信的用户多,池子大,但这些用户不是你的,如何更快的获取用户,在下一个话题会讲到。这里更广指的是:足够多的人在这里,并且是有方法去把他们喊过来的。
2、第二个话题,怎么拉粉?
上次去参加不懂学院的深圳站,台上的讲师说了半天如何用好微信的接口,做好服务,做好工具。结果讲完,台下热情听众提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我要怎么快速的涨粉呢?
我想当时台上讲师的心应该是很累的。台下提问的听众,心也是很累的。我此刻的心,也是很累的。我在分享如何涨粉,可自己的帐号也才1000多关注。。。心累。。。(跑偏了,回来)
其实我不太喜欢用“粉丝”这个词,我更喜欢用“关注者”。关注你公众号的用户,真的不能都说是“粉丝”,他们大部分只是你的“关注者”,他们只是关注了你,想看看你写的东西,或者获得你的服务。甚至有的只是为了来骂一下你。。。
回到正题,如何更好的获得关注用户,我总结了三点:渠道、内容和服务
渠道:
摆在你眼前,最好的渠道,就是投公众号底部广告或朋友圈广告啊!!!微信生态里面,仅有的两个官方流量,杠杠的黄金位置。
现在公众号底部是走广点通的,按点击付费,朋友圈广告的门槛也降低到5万起步。其实并不是很高门槛的获取用户渠道。如果你迫切需要用户,这里一定是最快的渠道。
至 于要不要投,投多少,值不值。要看你做什么业务,ROI是可以很快计算出来的。在1年多以前,公众号一个关注用户的成本最低可以做到2元左右,现在应该要 到5块-10块了,贵不贵?可以说很贵,也可以说很便宜。如果你的业务,5块的获取用户成本,20%能转化为付费用户,单客利润有25块的话,那你已经平 本了。提高转化率或提高单客利润,你都能赚钱了。为什么不投呢?
上面说的是官方的渠道,那你自己的渠道有没有?如果有,用起来没?有没有用好?
前 面提到的那个问如何拉粉的“热情听众”,是来自某大型旅游景区的营销负责人,她迫切希望能快速涨粉。这个景区在广州,我15年底去过一次,当时去的时候, 那么大一个景区,还有配套酒店。他们公众号的二维码我几乎没有见到过(只有酒店前台放了几个牌子)。你酒店景区一天那么多客流,为啥不先都捞进来呢?二维 码多放一些啊,告诉他们关注了可以有什么服务。微信连wifi用起来啊。停车场接微信支付啊,这几样东西做下来,按照这个景区的客流量,一天躺着也能有过 千的关注了。
内容:
开始讲这个话题之前,先给大家看一张图和几个数字。
上 个月我写了一篇文章《鹅厂厂工的自我修炼六式》,在我发出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号有243个关注者。发出的第二天,这篇文章阅读数超过了1万,在一周后, 阅读到了20764次,一共被分享了2602次,而我帐号的关注者,增长到了1405位,涨了1162位,翻了接近5倍。我收到了1800多块的打赏。
好的内容,它会长腿跑,会给你带来新的关注者。
这个是大家都认同的观点,也被说烂了,但往往就是简单的道理,最难做到。
听说现在有一些大的自媒体帐号,已经有成熟的套路来产生“好”的内容:
早 上回来小编花1个小时搜索今天或近日热点--筛选2-3个点---进入评审(加入主编角色,花1小时左右讨论)--确定命题--花2小时左右搜集该观点相 关素材(周边信息,微博相关等)---花3-4小时完成写作--初稿评审--修改--评审(往返)--确认内容--发布。
生产好内容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知道了套路也不一定能写得好,但不变的共性就是---你是否花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内容。
服务:
平台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原创”的相关功能,希望有更多优质的内容可以在微信生态里流动。但在平台上,除了“内容”,还有一块很大的需求,就是“服务”
公共服务领域公众号里,从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占比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服务号的比例一直在上涨,现在已经超过30%,越来越多的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在微信生态里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欢迎体验,微信-钱包-城市服务)。
银行应该是最早一波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服务的,其中招商银行信用卡我最喜欢,它的交互做得很棒,查询信用卡还款信息及明细非常方便。2015年10月招行官方就公布他们关注量超过2000万,其中75%进行了注册绑卡。
有价值的“服务”,应该会是下一波微信生态的热点。
总结一下公众号“拉粉”的三个路径:
1、渠道:有钱的投广告,没钱的多铺物料
2、内容:好的内容会长腿,用心投入是第一步
3、服务: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可以留住人
3、第三个话题:流量怎么变现?
这里我主要讨论两种类型帐号的“变现”,一种是自媒体,一种是企业类型帐号。
对于自媒体,流量的变现方式是比较清晰的:赞赏、广告和电商
赞赏:
这个是获得原创标识后才具有的功能,用户可以给作者打赏。在没有赞赏功能之前,也有自媒体把作者个人微信收款二维码贴在文末,读者可以通过转账方式打赏,比如我前面提到《自我修炼》的文章收到1800元的打赏,就是通过收款二维码收到的
。
我 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我有一种感觉,用户为认可的人或内容付费,这种行为伴随着公众平台赞赏功能的推出,在不断发酵。罗辑思维旗下的app【得到】在前不久 也推出了付费订阅栏目,199/年,目前有9个栏目,我订阅了《万维刚.精英日课》和《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花了398大洋。其中《李》的订阅量 已经达到58000多人。
在去年微信公开课上,官方就说付费阅读的功能,也许是2016年原创的大招,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广告:
这应该是目前自媒体最直接的变现方式吧。
有一个广州本地生活的帐号,叫:吃喝玩乐in广州。我弟弟在广州开了一家密室逃脱店和一家奔跑主题店,两家小小的店,在这上面就投了差不多10万块广告。据我了解,他们现在头图广告都排到20天后了,收费2万多一条啊。光头图一个月就能收60多万。
他 这种做本地生活的,广告其实很好收,而且对用户来说,广告的味道也不算重。但有一些帐号,比如说咪蒙,广告有时候就做的太生硬了。。。广告要做得生动有 趣,确实很难。有个帐号叫《六神磊磊读金庸》,我最早就是被他“没有一点点防备”,却又让你大呼“真没想到”的广告植入方式所吸引,看他文章很大的一个乐 趣是看他怎么植入广告。但毕竟能做到这样的太少,而且也不是每篇都植入得那么好。
不过总体来说,通过广告变现还是最直接,且收入比较高的方式。当然,还有粉丝达到一定数量后,开通的广点通的底部广告分成。(据说分成越来越少了,囧)
电商:
我曾经很怀疑在公众号里自媒体做电商的靠谱程度。直到我慢慢接触到多个帐号运营者和我分享数据后,我才发现这里真是别有洞天。
比 如有个帐号,叫【物道】,定位生活美学,倡导精致生活,内容做得很美,以独立设计和非遗手艺为主打内容,目前关注者已经超过180万,电商是他们目前主要 的盈利模式。和他们的创立者有过一次交流,谈到他们第一次尝试在公号卖一个小玩意(没记错应该是一个原木文具收纳盒),销售的数量超出了他的预期(具体数 字记不太清,只记得是一个让我吃惊的数量)
另一个案例,早在2014年罗胖就尝试过在他的号里做电商,那年中秋他卖了一次月饼,活动13天,形成了2万多笔订单,卖出了4万多盒月饼。
当时罗胖的关注者是240多万,我也不知道上面的销售数据是否达到了罗胖的预期,但那次之后,罗辑思维节目主要推的是书籍,而他的商城大部分的位置留给了书籍,和他去年推出的得到app。
大概,卖符合自己公号气质的产品,才是正路吧。
企业类型帐号的流量变现,我换了一个角度看:成本、arpu、众筹
成本:
降 低成本,也是一种流量变现。比如说运用公众帐号,做客服,做“短信通道”。这一点上,银行是最大的获益者。2014年招行在粉丝800万的时候,公布过一 个数据,当时每天通过微信下发的交易提醒是200万条,如果这些提醒都换成短信,按一条1分钱算,一年也是近800万了。而如今招商粉丝已超过2000 万,节省的短信成本就是很大一笔钱。
渠 道成本,比如7天酒店当年做的7天会(现:铂涛会),2014年下旬的时候,7天会公众号日订单已经达到1万笔,超过了OTA渠道。2016年8月,铂涛 会公众号关注已经接近1200万,整个铂涛的会员数是8000万,微信这里占了15%。目前铂涛自建渠道,包括app、微信公众号和网站的订单,占了总体 的80%。通过微信公众号下订单,省下来的渠道费,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ARPU
我把游戏中常用的apru值用到这里,简单理解为客单价。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好用户,提升客单价,也是“流量变现”的思路。
今 年公开课推的一个案例:花+,这个案例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可以说对微信生态,包括朋友圈,社交流量的运用做到了非常好的切入。但我这里想重点提的是, 花+通过公众号后台留存的用户信息、交易数据,不断的调整产品线、搭配产品和服务,从而将apru值做高。我老婆就是花+粉丝,第一个月订的98元的产 品,第二个订了168的,现在已经订第三个月了,这个月还加买了保鲜液....(后两个月都是抽到了20元优惠券,觉得不用浪费。。。女人的消费观啊,很 可怕)
用心设计好你的服务或商品,通过更优质的体验,提升公众号用户的arpu值,不也是将流量“变现”吗?
众筹
我特意把“众筹”这两个字放大,因为这是我觉得公众号流量变现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并且这个模式不局限在企业类型或自媒体类型的帐号,都可以用,只是方式略有不同。
众筹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好多年前就有了,各种众筹平台也很多。
有一个帐号,叫开始吧,引起了我的关注。关注到他们,是因为一篇文章《永远不要低估理工科老爹,花了3年造一座黑科技农场,只为让儿子安心当个吃货》(尼玛不打出来不知道这标题居然有这么长!)文章内容我就不说了,但这个故事背后的项目,在开始众筹上面,筹到了151万!
我开始翻看开始吧过往的众筹项目,从4月底开始翻看10个项目的众筹额度,分别是:83万,18万,525万,10万,6万,10万,180万,177万,3900万,7万。
这真是太有意思的数字了,从3900万到6万,金额的差异当然是因为不同项目,吸引力不同以及众筹的金额不同,但我发现很有意思的是,众筹的模式,非常好的释放了粉丝的付费力。
关 注你帐号的每一个用户,对价值的理解和付费的能力都不一样,如果你有一件商品,定价10元,高付费力的粉丝,他无法释放付费力,他不可能买你100或 1000件产品吧,但你可以众筹一位商品合伙人,分1%股份出来,收1万块。如果你有一件产品,定价1000元,低付费力的粉丝,他买不起,但你可以设置 1元抽奖众筹,他也可以参与进来。
众筹模式是流量变现最有意思的模式。
总结一下流量变现:
-
自媒体三大法宝,广告赞赏和电商。
-
-
企业帐号换个角度,降低成本,提升客单价也是“变现”
-
-
众筹玩法多关注,多尝试,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