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盈利:如今“手游寒冬论”此起彼伏,冬天”意指泡沫破灭、消费萎缩导致的市场萧条。而手游行业,并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糟糕景象。所以重点是,游戏市场其实并没有变冷。
这个年底,腾讯新品轮番轰炸,大厂大作此起彼伏,连高管走马换将的信息也是层出不穷,谁说这市场变冷了——资本环境不再像去年底今年初那样疯狂,只是投资人的心变冷了。更直白一些,大多数人在上一波手游资本热潮中冒的险和投的钱,并没有赚回来。
刨除那些以完善业务为目的的战略投资,此前的资本主旋律是赌项目,投很多项目,宁可投错不能错过,最近3个月,明显风格变了。基金的风险意识超过了冒险意识,宁可不投也不错投。出手之前要么看到现成的产品数据,要么团队有明确可验证的背景。即使是A股市场,这个热闹的游戏公司退出渠道,近几个月也消停了,据悉由于相比之下海外游戏公司的高性价比,买家和投行正把目光转向海外并购。
而创业环境的浮躁还保持着惯性,创业团队显然还没有跟上投资环境冷却的节奏。市面上现有在融资的早期CP团队有这么几类:
1. 致力于复制市面上现有产品,进行所谓的“创新”,水平参差不齐。这类团队中有不少抱着先找发行商套笔代理费的念头,却不料今年Q4,各大发行商也是异常谨慎。
2. 之前拿过一笔不大的钱,做出了一个产品,产品品质有限,表现不佳,需要第二笔融资以支持后续产品
以上两种,融资额在300-400万人民币。
3. 现在自给自足,游戏收入不多,不过能够养活团队小有盈余也算滋润,正琢磨着往大里拼一拼,需要规模稍大一些的融资(500万)
4. 团队刚从正规游戏公司里出来,有过成功的游戏制作经验和团队管理经验,正规军作战,需求800万甚至1000万。
即使融资环境变冷,数量有限的第4类团队仍然被哄抢一空。第三种看脸,前两种在之前的融资环境中,有不少也能顺利融资,但在时下几无可能。
那么说点实在的。
基金现在喜欢什么样的游戏?能把端游用户引导到手游的游戏类型;差异化的游戏体验设计;在同等条件下在某个细分类型有领先的体验,优势足够明显(并不是类似多加一种技能这样让游戏变得复杂化的所谓创新)。
基金现在喜欢什么样的团队?有意愿有能力做一家游戏公司,而非单纯做一个游戏项目的团队,需要具备产品能力和商业意识。
创业团队现在找什么样的投资人?大部分“跟风式”投资策略的基金在这个时间点已经退缩,只看不投,属于浪费时间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