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种观点,就是积分墙广告投放效果差,但目前苹果推广渠道少,所以广告主不得不选择积分墙广告,一旦微信平台广告推出,广告主就会放弃积分墙,而转向微信。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积分墙这种广告模式。积分墙就是在一些应用中嵌入软件包,这个软件包里会嵌入一个类似于墙的屏幕,这个屏幕上会展示各个广告主的应用,用户下载这些应用就会获得一定的积分或虚拟货币,当积分或虚拟货币累积到一定量,就可以用来购买应用中的道具,继续应用。用户在嵌入积分墙的应用内完成任务,该应用的开发者就能得到相应的收入。积分墙可以通过积分刺激、推荐位推广等手段在短期内快速为客户带来大量的下载安装,使App迅速达到预定名次。积分墙产品的用户激活成本低,超值的性价比让广告主花更少的钱达到同样的效果,排名上升后拉动自然下载,间接带来更多的高质量用户。
积分墙在海外目前也是apps主流的推广渠道。目前在国内,第三方应用商店是主流,目前占据了61.3%市场份额,其次为广告平台21.5%和积分墙17.2%。国外则完全相反,广告平台市场份额达53%,第三方应用商店份额最小为12%,积分墙占据35%。国内国外对比来看,积分墙广告市场仍旧较大发展空间。积分墙之所以成为全球apps推广的重要渠道,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通过低成本代价冲榜带来的榜位变化获取更多自然用户,自然用户都是优质用户,这才是做积分墙的真正目的。尽管积分墙带来的直接用户不多,但通过榜位的变化带来的间接用户却远远超过直接用户的数量。所以单看积分墙的留存率,就直接下结论积分墙投放效果差是有些草率的,还需要看看用户转化率、流量等因素。
另外单单从苹果第三方渠道少,就认为广告主是不得不选择积分墙,其逻辑推理上有些苍白。广告主选择何种推广渠道,必定是认定该推广渠道能达到广告主所要的效果;另一方面,积分墙之所以成为广告主主流的推广渠道,必定是因为积分墙的这种业务模式有某些方面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如果这种模式满足不了广告主的需求,这种广告模式自然就会淘汰。所谓,存在即合理,适者生存。积分墙是一种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并能满足广告主推广需求的一种业务模式。另外在海外,相比国内安卓渠道的错综复杂,海外安卓基本上可以统一考虑为Googleplay,在Googleplay打榜冲榜,还是需要积分墙手段来冲击。目前,在市场通用的做法是,在产品早期,可以通过积分墙广告提高低价值的非付费用户的留存率、同时换取一定的广告收入。而在产品的发展期,积分墙广告又可以用来提高排名。在产品的成熟期,积分墙广告还可以用来增加用户。
再来探讨一下微信广告平台。目前,微信广告自助广告平台已推出,其主要是微信图片广告和文字链广告,未来会有图文广告以及图文卡片等形式。应未来的发展方向,腾讯效果广告平台部总经理罗征在2014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大会上表示,目前微信广点通的流量主要用于公众账号自闭环,未来考虑接入应用宝下载广告。同时未来微信自媒体联盟式广告依旧可以存在,但无法利用广点通数据。总的来看,微信广告平台未来主要是服务微信闭环体系,为微信体系内的广告主提供服务,在微信闭环体系外酌情考虑接入外部的流量。微信的广告平台模式与整个app store模式下的广告平台模式自然有一定的区别。
一方面微信平台里的自媒体主要是依托朋友圈进行推广,另一方面,接入微信平台入口的是一些优质的媒体。像大众点评网、京东及嘀嘀打车都是在向腾讯出让一定比例的股权基础上才有机会接入微信,另外如微信平台入口的游戏也是经过特别的甄选。因此,在微信的入口是不需要打榜与冲榜。而微信上运营的自媒体主要是依托自身的朋友圈内进行营销,这样自然没有啥打榜冲榜的概念。因此,微信的广告平台总体来看,不是基于打榜冲榜的游戏规则。而在app store模式下,无论是google play还是ios,其游戏规则就是打榜冲榜,尽管算法会调整,但是打榜冲榜的这种业务模式不会改变。
因此,只要有app,就会有冲榜,积分墙的存在就是合理,而微信的存在会让其他社交媒体相形见拙,但不会杀死app,app只会越来越多,因为有需求,有想法,有创意,就会有app。微信的繁荣会捂热移动互联网市场,但是微信的流量只是在朋友圈,它的繁荣不会改变app store的游戏规则。因为微信广告平台是服务于某个app,而积分墙广告是服务于所有app。 将微信广告平台与积分墙广告做比较,就好象将apple与orange作比较。这样的比较即使让一位英明的法官也很难做决定。
积分墙成为apps推广的重要渠道,适应app store打榜及冲榜的需求。而积分墙的未来势必向精准、互动及大数据分析以及与其他广告形式与业务模式的深度整合。微信广告平台只是移动互联网的一支,它与积分墙不存在直接的竞争,所以谈不上谁取代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