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盈利关注:网络论坛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信息的交流、观点的阐述、作品的展示......从线上到线下具有极广的延伸量。虽后来逐渐没落,但随着近些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论坛究竟何去何从?这一曾经的宝地能否重现当年的风采?看黑问社区三大导师如何论述这一问题。
10年前的中国互联网其实典型的产品只有两种,门户和BBS(也就是后来的论坛)。门户造就了后来的第一批上市公司,如新浪等,论坛也造就的Discuz,而汽车之家的上市标志着论坛经济达到了一个新高点。
时间回到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论坛究竟何去何从?
让我们先看看到目前为止,移动互联网的论坛产品有哪些初获成功的
女性论坛:前段时间的大柚之战,为女性论坛赚足了眼球;
同性论坛:一种坚强的存在;
贴吧:屌丝的世界你不懂;
贴吧有着百度的流量支持,继续保持内容和用户的活跃尤其合理性,这也是很多论坛目前的生存模式:PC产生内容,移动产生阅读。
女性(尤其是母婴)和同性则是两个特点非常鲜明的群体,共同的话题、倾诉和聆听的需要,让这类论坛形成了圈子效应。
以上这些论坛产品的成绩,让人不禁会想,移动互联网是不是也会出现当你论坛的繁荣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1、论坛的核心是精华帖,而移动端除了图片能力的增强,其他内容上远远落后于PC。还是那句话“PC产生内容,移动产生阅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时间占比加大,如何长期维持呢?没有精华帖的论坛,就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菜市场,没有了沉淀,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微博的兴衰正是这个规律的印证。回顾微博的历史,典型的只有营销案例,没有内容沉淀。用户离去时,了无牵挂。
2、竞品的大量出现。在PC端,门户,论坛,以及之后出现的博客、电商,几乎没有太多其他的产品形态。除了游戏和QQ,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以浏览器为基础,产品形式的单一为论坛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在APP大行其道的今天,产品形态已经丰富到了“只有天空才是尽头”的阶段,无论是各种千奇百怪的APP,从FB、Twitter、Instagram、Snapchat,还是微信朋友圈,甚至是群,你可以说他们都是论坛,也可以说他们都不是论坛。传统论坛在产品形态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了。
3、商业模式的陷落。PC的广告资源优势为论坛创造了商业价值,站长文化的兴起无疑得益于此。而到了移动端,广告资源在论坛产品中成为了极其稀缺的资源。靠banner赚钱?恐怕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那么美好了。
看完以上3点,我们还可以对论坛有多少期待呢?
也许您还会坚持论坛是大机会,那我就再说两点:
1、论坛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整个市场中机会空间要比PC小很多,已经不再是主流产品形态了;
2、论坛很容易造就虚假繁荣,想象一下一个500人的群,是不是看上去也很热闹?但是他的商业价值呢?一个论坛如果日活有1000个用户,也许就能有每日近万的帖子。然后呢?也许就是没有然后。
移动互联网为各种创新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论坛?什么是论坛?”
关于论坛还有很多可以说,不过再说就太长,也许以后再写个续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