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产品的价值在被急速的放大,产品成了个人崛起的路径,一个人的创造力正在被更轻量更快速的实现,在通过网络无边界的传播,造就了无数大神级的产品人涌现。
距离上次发文投稿已经是两年前了,这两年我从大学跨入职场,从个人站长转型为产品经理,对做产品的心得感悟也越发深刻,若用傻瓜指数(你觉得自己多久前是傻的,这个指数越小越好)衡量现在的自己,大概就是两周的指数吧。
这两年的积累让我觉得是时候再写篇文章聊聊产品的那些事,但是这次不聊产品设计、不聊运营,而是说说产品经理更应当具备的底层能力,拥有了这个能力,才能打开脑回路,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放大,犹如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进入成长的快车道。
NO 1:产品的一种理解
首先我要给出一个定义,究竟什么是产品能力,这是做产品需要具备的第一个底层能力。我很喜欢我的第一本产品启蒙书——苏杰老师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书本最后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成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的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
我想这也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IP想要传达的理念。是的,产品能力不是产品人独有,它可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底层能力,产品能力是啥,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资源,把自己的价值封装成一个可交付的产品,并且获得回报。所以好产品应该是能同时满足用户价值和商业目标的。
互联网时代,产品的价值在被急速的放大,产品成了个人崛起的路径,一个人的创造力正在被更轻量更快速的实现,在通过网络无边界的传播,造就了无数大神级的产品人涌现。
一个人可以快速的设计出产品服务,交付给第一个用户,然后接受他的反馈,不断迭代,最终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往远了说有扎克伯克校园推广Facebook的故事,往近了说有阿北三个月开发豆瓣的故事,小人物在这个时代也能有大影响。产品崛起的时代,造福的是所有认真做产品的人。
NO2:认知的三门绝学
见到身边有些人工作了多年,能力依旧停滞不前,问题就在于他没有找准自己的坐标系和成长的算法——找到自己的最小可复制内核,然后就是等待时间的复利效应,这里我提供三个概念:
1. 乾坤大挪移——认知闭环
闭环能力其实有很多成型的工具,比如PDCA戴明循环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做好工作上的闭环管理,可我要重点说的是认知上的闭环管理,借用《老喻的人生算法课》上的概念做个微调,一个认知闭环就是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反馈-感知的过程,也就是:
- 好奇感知:对信息的获取要足够的敏感,所谓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灰度认知:认知一条连续的光谱,只有小孩会看好人坏人,成年人的世界需要更加辩证看待
- 黑白决策:下决策要当机立断,切忌优柔寡断
- 疯子行动:行动需要像个疯子一样专注目标、坚定执行
- 快速反馈:行动实践之后便能接受世界给你的反馈,再依照反馈重新感知信息
这就像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独霸天下的武林绝学——乾坤大挪移,旨在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将人体潜能激发出来。
有了认知闭环的能力,一旦我们启动了,虽然开始的加速度过程有点艰难,但势能会慢慢积累,直到像飞轮一样快速转动,那怎么推动这个飞轮转起来呢?答案就是提升认知效率。
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学习总没有错,技多不压身,甭管有没有用先学上再说。其实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的不是学不学,而是认知效率。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勤奋的事;牛人都是在重要事情上成倍的投入认知资源。这里我提供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找到目标(学当下需要的)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最有效率?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简单的说就是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为什么在国内学个英语口语12年都学不好,丢到国外3个月就能交流了?因为在国外,交流是刚需、有地方练习以及老外对你的发音口音很宽容,难度适中。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效率就高,学得就快。
比如我一直对新零售非常感兴趣,但因为本人所在的在线教育行业和新零售相隔较远,即便现在学习了,对我意义也不大,因为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缺乏实践环境、难度不一。
无法实践接受反馈,这个认知闭环就没法形成,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我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适合的认知材料。我现在需要、但我不会,那就学呗!那些学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就是因为知识只上了脑,却没有上身,让知识穿过身体,你也就获得了洞察力。
第二步:调整好资源(配置认知资源)
心理学家把我们可能面对的知识分成了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舒适区的内容对你来说太容易,恐慌区的内容太难,刻意练习要求你始终在二者中间一个特别小的学习区里学习 —— 这里的难度对你恰到好处,这个区域也是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
已知和未知、简单和困难、熟悉和意外其实就是“新信息”与“旧信息”的配比,这个配比应该是多少呢?亚利桑那大学和布朗大学的研究者经过反复的实验得出,这个最优数值解是15.87%。
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分配85%的“旧信息”和15%“新信息”,这样能保证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大脑是个认知吝啬鬼,我们需要安抚它。
第三步:带着问题进入(不要重头开始学)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更好的方法是先选书——先看书评,再看目录,最后才看具体章节。带着问题直接切入要读的章节,想系统学习可以从目录开始看。这样你会耗费更多时间来选书,但是比起你在一本无用的书上花好几个小时,难道不是认知效率提升了?
有人可能会问:从第一页读,这样不是更有系统吗?
第一,如果你脑子里面没有框架,看完全书也不太可能有框架。如果你脑子里没有全图,增加再多细节也没有用。
第二,也许你并没有配置合理的认知资源和时间,很多书因为晦涩难懂而半途而废,反而不系统。
2. 九阴真经——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简单点说就是对思考的再思考,对认知的再认知。拥有了它,再修炼其他技能也会快人一步。
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九阴真经一样,所有上乘武学的原理几乎都不脱离九阴真经的内容,无论什么样的绝学都能在真经当中找到相对应的理念,是武学的最高境界。
当我们遇到问题,去思考如何解决时,调用的是认知能力。而在事后总结复盘时,我们会反思当时思考过程哪些地方想错了、走弯路了,整个思考是如何推导的,调用的就是元认知能力。其实当我们在反思自己的时候,就是有意无意在激活元认知能力了,只不过这个激活的过程你并不自知,也难以主动唤起它(不知道的东西怎么调用呢),因为你对元认知能力的驾驭还不够段位。
元认知能力是高阶能力,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训练这种能力,比如冥想等方法,做个“大脑体操”,有意的观察自身的身体、情绪、思维,就是锻炼元认知的方法,久而久之,我们大脑皮层面积会增加,脑部勾回增多,便会更聪明。
做大脑的最高层级的掌控者,这样才不容易和底层的情绪系统纠缠,如果你生气了,可以假想有另外一个自己在观察自己,他会说:你现在很生气,因为xxx,将当下的感受状态反馈给你,也许你就觉得自己有多滑稽了。
3. 北冥神功——多元思维模型
在我看来,学习的内容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往深度做,晶体结构的,体系化结构化的知识,有完整的方法论;另一种是往广度做,集邮形式的,跨界多维的,只要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就抓取过来用,而这种集邮形式就是查理芒格所推崇的多元思维模型。
这就像《天龙八部》里逍遥派的正牌内功心法——北冥神功一样,能够吸收别人的功力为己用,还能把自己的功力传给别人。
多元思维模型的视野更加广阔,是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的教学理念,就像一个产品经理,不仅要学习如何产品化,也可以和电影导演学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更可以和一个建造师学习如何驾驭复杂项目,这些都是其他领域的精华,但我们作为门外汉也想一探究竟,它给了我们更多观察世界的角度。
所有的思考,都一定要把真实世界模型化、抽象化的。代价就是一定要把真实世界丢掉一部分,好处就是这么做能节省认知资源,方便我们观察其他事物,由特殊归纳为一般,再由一般演绎出特殊,思考的深化,有时是靠对世界的残化来实现的,深入思考难免会丢失一些细节。
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抛弃细节了,只是在了解一件事物时,我们可以先掌握大的脉络,再去丰富细节。刘润老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抽象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就看不到本来面目。我们究竟该如何还原细节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一线,回到现场,有些隐性信息是不容易被观察到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建立细微处觉察的能力,,有个这样的案例:
外卖送餐员骑的都是电动车,但车的电瓶特别容易被偷走。可是,又不能让快递员每次送餐上楼都带着电瓶,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怎么办?
有家外卖公司是这么干的:当外卖员到达一个小区时,公司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给他发送一条消息,告诉他这个小区的安全状况好不好,安全状况不好,外卖员就把电瓶拎上楼,防止被偷。这样就降低了信任成本,外卖员的送餐效率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的平衡。
如果一位产品经理只坐在办公室中与用户沟通,这样做出来的调研是很大可能失真的,只有回到现场,更贴近用户,才能建立细微处觉察的能力,就像案例中说到的偷电瓶的问题,如果不能回到一线,产品经理可能压根想不到还有这种事情发生,更不可能做出后续的改进。
王阳明说的“行到极处便是知”,切勿固步自封在自己的象牙塔中,世界不会是假的,但理论会,一个认知模型只是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它的残缺是需要其他模型补上的,这就是多元思维模型的作用。
NO 3:学习的四个锦囊
1. 回到知识源头
信息论告诉我们,信息是用来消除信息熵的,也就是不确定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损耗,导致置信度不足,在面对信息的时候不可轻易下定论,可以多了解下这个信息的来源以及来源的真实性。当我们对信息分层溯源的时候,就能接近源头了。
我们身边都充斥着太多的二三四手信息和知识,社群里转发的文章、自媒体的转述、甚至你书架上的各种书籍,很多都是过了好几手的信息了,我们要向上追溯信息,回到知识源头。那么,如何进入知识源头呢?
找到知识源头
刻意辨析一二三四手知识,一般来说,下面这些内容是好知识的概率更高:
-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 名校的教科书、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
跟随源头的人
如果你实在难以分辨这些内容,记得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浓度和质量都极高的知识。最重要的知识有时不在书上,而是分散在个体的大脑中的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可以被有效表述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容易在个体之间传播。
隐性知识:个人信念、价值理念、微观体感等连自己都没有觉察的隐形要素。
日本有一部讲述一位做寿司的师傅——小野二郎的纪录片叫《寿司之神》。纪录片里有个片段讲小野怎么带徒弟:
在小野二郎的店里做学徒,首先必须学会用手拧毛巾,毛巾很烫,一开始会烫伤手。没学会拧毛巾,就不可能碰鱼;然后,要学会用刀、料理鱼。十年之后,徒弟才能煎蛋。
纪录片里的学徒说:“我练习煎蛋很久了,以为自己没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却不断搞砸。他们一直说‘不行,不够好’。”
十年的基础训练完毕,一名学徒终于够格煎蛋,却发现自己似乎永远无法满足师傅们的标准。他又花了4个月,经历200多个失败品后,做出了第一个合格的煎蛋。
小野二郎说:“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终于承认这名学徒为“职人”时,他高兴哭了。
这案例是我在《梁宁产品思维30讲》中看到的,小野二郎之所以可以真切地判断,来自他的微观体感。为什么花10年学习拧毛巾、用刀和料理鱼?为了建立微观体感。这就只能是经验磨出来的,正如好演员的镜头感、好文章的对象感,只能感觉没法说,但是常年跟随拥有这个隐性知识的人磨炼你就懂了。
当你让能很好的执行以上的时候,渐渐的你自己就会成为知识的源头。
2. 立体感官通道
存储某一主题信息的大脑区域越多,它们之间的联系就会越紧密。这意味着你能有更多机会从多个存储区域中提取出相关信息。所以,尽可能从更多感官通道学习(听说读写练)——你能被刺激的感官通道越多,记忆越深刻。
3. 费曼技巧
教学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学习方法,你可以尝试下“费曼技巧”——其实就是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因为物理学家费曼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故以此命名。当你学习某样东西时,就尝试教别人,而且用最简单最简洁的方式教会别人,这个过程中也是在巩固自身所学。
4. 锚定第一性原理
互联网时代变化快速,三五年就有个技术革新,经常会出现各种新模式。在这种大环境里,每个人都想抓住变化,快人一步,因此变得焦虑不堪。与其你去追逐变化,不如发现那些不变的东西,以不变应万变。
亚马逊的掌门人贝索斯就说过,总有人问他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却没人问他未来十年什么不会发生变化。贝索斯说,其实不变比变化更重要。因为如果你知道什么不会变,就能围绕它建立一个长期的经营战略。
就拿零售业来说吧,所有人都希望商品更便宜,送货更快,这就是未来十年不会变的。肯定不会有人跑过来和亚马逊说,我希望你们卖的东西更贵一点,或者我希望你们送货更慢一点。所以,亚马逊就可以在这两个不变的事情上努力了,而且他们的努力肯定有回报。
所以,尽管未来会有很多变化,但人的需求和人性并没有太大改变。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这些变化中那些不变的东西,如何发现那些不变的东西呢?就是要锚定第一性原理,从底层逻辑上去窥探世界。
基础学科——向下看
现代教育有个理念:在大学要习得的不是某一学科的具体知识,而是要培养一种快速学习其他领域的学习能力。
今天很多企业家进入商学院学习,在我看来并不是为了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如何开拓新兴市场”这种具体的知识,因为每家企业所遇见的环境和情况都不一样,难以通过别人的案例为己所用。
那为什么又要学习市场营销、管理学、品牌管理、财务管理等这样的具体学科呢,本质是要通过学习这些学科训练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就是面对复杂的不完备信息时的决策能力,只有修炼出了这种能力,才能真正的算是从商学院毕业。
我们在大学挑选专业,或是在日常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基础学科的内容,比如选专业如果不知道选什么就可以选一些社会学、经济学、数学、中文这样的基础学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训练底层能力,即使时代变化快了,我们也能快速迁移至其他领域。
传统文化——向后看
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并非是人们所理解的陶冶情操,而是一种回看过往理解现在的智慧,这种智慧跨越了前年与我们见面,是人类文明史上留下的宝贵遗产。
我看过很多大咖的自传和书籍,文中都喜欢引用古人的话作升华,越是厉害的人,越是能听进去一些虚的,这些虚的、极度抽象的内容,需要亲身感悟才能参透奥妙。
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打造过许多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广告,包括小葵花药业、西贝莜面村、厨邦酱油等案例,其中用到的华与华方法中,就有华氏兄弟二人对于中国古老智慧的理解——文化母体、品牌寄生、超级符号。
简单来说就是要找到一个大伙潜意识里都有的文化母体,然后将自家品牌寄生到母体上,从母体上汲取能量,最后打造一个品牌的超级符号,成为一个人人都喜欢,人人都熟悉的品牌。这里的文化母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的发掘,它也为我们重新认识商业提供了一种视角。
最后我们再简单回顾下:
写在最后
有些时候会有人问我读过多少本书,其实无论是书籍还是文章、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搭建我们认知大楼的一砖一瓦,至于是多少块砖,多少块瓦,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它们不过是帮助我们更逼近这个世界的真相的手段罢了!
在此也特别鸣谢刘润、梁宁、华衫、万维钢、古典等老师提供的认知启发,跟随知识源头的人,果然能学到很多!
本文由 @经管高柴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