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外国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待遇差距的讨论
并不是新鲜事
清博舆情指数显示
前几天的山东大学“为留学生找心仪的学伴”
让围绕这个群体的争论彻底爆发了
接下来,清博君带你复盘此次“学伴”争议事件
7月11日,一篇题目为《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 学伴以女生为主》的文章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文章提到山东大学在2018年发布的留学生招募学伴项目中,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学生以女生为主。
经查询发现,山东大学“学伴”计划于2016年开始实行,2017年为一对一配对,2018年山东大学学伴制度再度升级,采取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的配置,落选学伴则列入学伴库。
网上流传着一份山东大学的寻找学伴申请表,分类细致,从专业、性别、性格,到交友目的(例如: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且调查表上写到“…以便为你匹配到心意的学伴。”信息详细到让人误以为是相亲网站的调查表。
网传山东大学“学伴”申请表
什么是“学伴”?外国学生刚到中国,人生地不熟,大多面临语言障碍,“学伴”能够为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让他们快速熟悉环境。
2016年10月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就曾发表《山东大学“学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中表明,“学伴项目”是为增加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理解与交流,促进山东大学学生国际化的一项活动。
“学伴“并不是山东大学首创。
很多在外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留学初期也有校方给国际学生寻找学伴,帮助初来乍到的学生更好的融入当地生活。
网友评论
那么,为何只有山东大学的”学伴“遭到痛批?
在批评山东大学前,我们首先需要看清楚,公众在质疑什么。
关于性别构成
在山东大学所发布的学伴内容中,没有提到过性别构成。留学生是女生居多还是男生居多?我们无从知晓。那是什么造成了一个男生配多个女生的印象?
山东大学学伴配对结果公示
问题出在标题为《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 学伴以女生为主》的自媒体文章,文中使用了一张配图,是一张只有外国男生和中国女生的合影,并在图片左下角用小字写到:“配图和本文内容无关”。
文章截图
即便如此,也已经给人们造成了一个男留学生配三个女学生的印象。至于实际是不是一个女生配三个女生,我们不知道,文章的作者也没打算让我们知道。
为学生找学伴没有错,错的是舆论把学伴制度污名化。
关于学伴申请表
山东大学在报名表的交友目的里写上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这非常的不妥。学伴是找学习的伴侣,不是找性伴侣,为何需要在报名表上标注性别?大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地方,更关注的难道不应该是兴趣相投,是否有共同关注的学科吗?更何况,一对三的学伴制太荒唐了,学伴的目的在于让外国学生熟悉环境,尽快融入大家,三个人是否多了一点?
学伴事件,山东大学错了。
山东大学的回应
事情发酵后,山东大学不但没认错,还进行了一波让人窒息的操作,彻底把自己送上了风口浪尖。
7月7日,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回应该事,主要表达了四个意思:1、这事合法,教育部鼓励的;2、学生喜欢这件事,全都是自愿的;3、很多大学都这么做啊,怎么只骂我;4、事情是去年的,谁在操控舆论?
7月7日,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回应
整篇回应的重点在最后,“不排除是有组织和有预谋的炒作”,一句话将持反对意见的人打成一个组织,以“敌对势力”污名不同意见的人,企图用舆论掩盖过错。只不过,这次媒体纷纷站在了山东大学的对立方。
7月12日,山东大学官方微博再次回应此事。
7月12日,山东大学回应
回应中提到:将对“学伴”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工作。依旧没有回答网友最心的问题,山大是否存在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待遇不同的问题,且并没有提出如何改进。
山东大学自己认为聪明的回应,错了。
对山东大学女生的侮辱
事情发展到现在,舆论的风向逐渐跑偏,部分义愤填膺的网友打着反对学伴制的旗号,开始对参与学伴计划的女生进行言语上的侮辱。
对山东大学女生的骚扰
将此事做成表情包
甚至有人在山东大学校园内直接对女生进行骚扰,这些人高喊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话本身就是对女性的歧视,将女性物化成可流动的资源、物品。说出这种话的人,在批判山东大学前,不如先好好审视一下自己。
公关应该公什么关?
学伴制度一直都有,国内高校也不止山东大学存在留学生优待现象,此次却只有山东大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官方回应可谓“功不可没”。
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益、二是情感。
危机公关5S原则之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告诉我们,无论谁是谁非,危机主体应该承担责任。避免各执已见,加深矛盾,引起公众的反感,阻碍问题的解决。
危机公关5S原则之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又告诉我们,真诚的态度是沟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一旦遭遇公关危机事件,切忌遮遮掩掩、闪烁其辞,这样只会引起公众的反感。
反观山大国际事务部的 “学伴”活动情况说明,采用了“正当合法”、“其他高校也这样办过”、“别有用心”、“有预谋炒作”等表述,这种“推卸责任”、“甩锅阴谋论”等态度成功的引起网民的极大反感,激化了双方矛盾。
在 “学伴”事件舆情如潮水般汹涌之时,甚至舆论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下,山大依然沉默,并关闭“山东大学微博”评论和微信订阅号留言,山大贴吧暂停发帖,主动关闭沟通渠道,失去这场舆情最后的挽回机会。
最后,山大在舆论压力下发布道歉声明,但仍然避而不谈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这一问题,山大官方的一系列行为以及毫无诚意的道歉难平民愤,只能让网友继续质疑其态度,并扒出一系列关于山大留学生特权。
相关主体处于危机漩涡时,是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一举一动都将受到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质疑,稀释愤怒,寻求理解,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群氓的智慧”还是 “群体性迷失”?
在山大“学伴”事件中,随着关注量的增多,争论点逐步上升为“外国留学生在华特权”的大讨论,对外国留学生待遇优先的口诛笔伐已成为国民话题,众多官媒也对这一现象发声。
学伴事件背后,是舆论长期对留学生以及外国人群体不满的情绪,是外国留学生享受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超国民待遇”,这一现象是值得正视和讨论的。
但是一些极端思想和暴行也随之出现,比如有煽动民粹主义的,称“留学生特权”是因为做“奴才”做习惯了;有人给参与学伴制度的在校生发上千条骚扰短信,借机侮辱山大女生,披着“痛惜”的遮羞布,肆意讽刺、侮辱、谩骂的山大女学伴,上演了又一场网络暴力。
“先是有人点燃火苗,然后隐藏在网民里四处点火,接着大家的情绪就被带动起来,思考简单,非黑即白。那些试图劝阻群众保持冷静的,往往被群起而攻之。于是清醒的人话说的越来越少,而那些喧闹自得的人还带着一种非常强大的正义感,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在帮助大家。”
打着正义之名,行着 “暴民”之事。
在《我就是山大女学伴,请听听我怎么说》一文中,当事人如此发声:
“很多人只是借山大之事抒发国家对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的不满而已,是给山大扣上黑锅然后以优越和正义的姿态来讨伐相关学校和部门……说到底,对于这次无中生有的谣言和黑锅,山大只是在极端民粹主义情绪盛行的时候,躺在舆论枪口下的牺牲品。”
理性讨论,切莫让情绪左右舆论的枝蔓。共勉。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