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
投资人的钱没那么好拿了。
所谓“资本寒冬”,不过是移动互联网红利期后,创业和投资都回归理性了。但这对于真正优秀的移动互联网“实力派”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毕竟“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当寒冬来临时,才知道谁有盔甲。”
1
投资环境遇冷
创投评判出现新指标
在整体投资下滑的情况下,看似不温不火的母婴行业却呈现另一幅景象,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抗周期性”。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母婴市场融资达236起,尤其是早幼教领域,占比将近一半。今年以来,仍有大量资本持续涌入。
如此来看,资本寒冬下,“抗周期性”已经潜移默化表现在市场投资方向上了吗?那么在互联网创投行业,投资者除了关心APP装机量、日活用户、月活用户等数据之外,还应该有哪些评判标准呢?
纵观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创投行业或许可以考虑增加一个新的考量标准――用户生命周期,即用户从第一次使用APP,到最后一次打开的时间周期。
而结合使用的高低频次,基本是市场上所有的应用都可被分为以下四种模型:长周期高频、长周期低频、短周期高频、短周期低频。
举个例子,社交领域,当下最热的工具型APP――微信,便属于长周期高频应用。理论上讲,微信的用户生命周期可以从学生时代一直贯穿用户的一生,通讯、社交本就是用户的高频刚需。
旅游(差旅)类APP,比如携程、去哪儿等则属于长周期低频类型,旅游、差旅等属于相对低频的需求。不过该类型APP的用户生命周期可以贯穿用户一生。
职场类APP比如智联招聘,Boss直聘则属于典型的短周期高频类型。非常明显的一个表现是,此类APP容易跟着目标用户求职、入职的节奏,周期性地被下载与卸载。
不少流行一时的网红产品则更有可能成为短周期低频应用。曾经红极一时但后被定义为“月抛”产品的卡通头像制作APP“脸萌”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2
随“孕”而生,
母婴类APP何以冲破短周期的天花板?
回到互联网母婴行业,大多母婴类APP属于典型的短周期高频,它解决的是一部分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期内的刚需。
从整个母婴移动互联网市场来看,有专门提高怀孕几率的,有为孕期准妈妈提供服务的,有针对宝宝早教的,还有专门服务孩子幼儿园阶段的……这一系列应用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用户生命周期的压制。
不过有意思的是,母婴亲子市场里面竟有个例外――亲宝宝。这款应用形成了典型的长周期高频的特点。
据最近易观发布的一份月度榜单显示,亲宝宝APP以1635.5万月活用户位列母婴亲子类APP第一名。
那么,一个专注为母婴亲子家庭提供服务的应用,凭什么可以摆脱“短周期”的宿命,又是如何让用户高频使用的呢?
翻看亲宝宝在应用市场的评价,不乏这样的内容,“会用亲宝宝APP一直记录下去,从孩子出生到孩子18岁,然后把它做成孩子成人礼的礼物送给他。”
亲宝宝的空间可以异地查看,一位上海的妈妈称自己常被老家的婆婆“催更”宝宝日常。
她坦言,“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使用亲宝宝,至今已经有5年半了。怀孕时我也下载过几个其他母婴APP,但现在剩下的就只有亲宝宝APP一个。别的基本上都是局限于孕期或偏向于社区类型,但是亲宝宝不一样。宝宝从出生开始所有照片视频都在里面,这个APP我肯定不会卸载,应该是会一直用。”
另一位北京的李先生,目前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大概在2013年亲宝宝APP刚上线不久就开始使用了,至今已经快七年了。
他说:“我家是从大宝出生就开始用,到现在快七年了。二宝出生后又建了一个账户一同记录。我自己每天至少也都会登陆一两次。以后两个孩子上了初高中住校的话,可能会不太方便记录,但有照片的话还是会继续上传到APP上留个纪念的。”
用户们反复提及并称会一直用下去的原因,正是亲宝宝核心功能之一――宝宝成长记录。
总而言之,宝宝成长记录这个功能,决定了亲宝宝生命周期比其他母婴APP长。随着空间相册成长内容的积累,用户跨平台的转移成本增高,单迁移难度这一点就抑制了用户更换使用其他app的欲望。这就成功地打破了用户生命周期的限制,让亲宝宝可以陪伴用户从孕期到宝宝6岁,甚至可以到孩子长大成人。
为这项功能保驾护航的则是以亲宝宝创始人&CEO冯培华为首的产品团队。“像亲宝宝里的空间(宝宝成长记录),它的功能就是上传和查看。看似一直没什么变化,但可能之前上传10000张照片有10张会失败,后来就只有1张会失败,包括闪退率也是我们严格监控、必须一直往下降的指标,还有照片视频的上传速率、压缩和转码,以及对流量的节省,等等。”亲宝宝产品总监表示,“这些内功的部分,用户看不见,但它就是会让你觉得,真是好用。一年一年打磨下来,我们在稳定性等方面是可以跟微信等国内一线App匹敌的。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亲宝宝APP的云空间,用户已经累计上传照片超过50亿张,累计上传视频超20亿分钟。在端午节前后,亲宝宝空间的日均上传照片数已经连续数日破千万。
“宝宝成长记录”功能已经成为母婴亲子类APP用户最常使用的核心功能之一。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产品能实现对亲宝宝的赶超,且后者的头部优势还在继续扩大。
3
突破母婴天花板
产品驱动商业化
亲宝宝的宝宝成长记录功能不仅形成了“长周期高频”的独有特点,也决定它底层逻辑是家庭,而不仅仅是宝妈。
公开数据显示,在亲宝宝的用户分布中,妈妈占53%,爸爸占24%,祖辈占15%,其他亲友占8%。由此而来,亲宝宝便突破了母婴行业的天花板,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从母婴经济切入,继而延伸至整个家庭经济。
纵观亲宝宝整体业务布局,它先是凭借私密亲子相册单点突破,构建了自身用户流量池,通过后续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升级,拓展业务边界,全方位满足孕期以及0-6岁孩子家庭的需求,并以产品驱动流量循环再生,最终实现商业闭环。
从单一的宝宝成长记录发展到现在一站式的育儿平台,不难看出,亲宝宝一直在持续创新产品生态,先是构建了科学的育儿体系,为亲子家庭提供个性化育儿指导,继而打造自有母婴生活品牌“亲宝优品”。前不久上线的AI智能硬件品牌“亲宝小伴”和即将上线的启蒙早教“亲宝玩数学”都瞄准了当前最热的领域。
1、两大核心功能,满足家庭育儿需求
从亲宝宝APP整个产品来看,不难感受到产品经理那种克制的产品思维。除了宝宝成长记录之外,亲宝宝又推出了一个核心功能――“个性化育儿指导”。
据了解,亲宝宝花费了2年多时间组建了一支集妇产、儿科、早教、营养学专家的内容团队,研究孕期及0-6岁的育儿理论,最终构建出一套科学的育儿体系。
与此同时,亲宝宝团队把一些晦涩的知识点简化成易懂可读的文章或拍成直观的短视频,将这些教程分门别类后结合大数据和AI技术分析出的孩子具体成长情况,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育儿指导。
该服务不仅解决了新手爸妈缺乏育儿经验的痛点,还用科学的理论帮助统一整个家庭的育儿观念。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功能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APP使用频次,自然而然拉长了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
2、产品驱动商业化
变现能力是投资者考量一个创业项目的核心指标之一。
亲宝宝在2017年开始做商业化运营,与其它母婴亲子类产品接入电商平台、选择标品的模式不同,亲宝宝APP采取的是围绕用户的高频刚需和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打造自有品牌,推出C2M模式的亲宝优品。
公开数据显示,亲宝优品上线第一年,8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1亿GMV。亲宝优品的纸尿裤更是红遍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成为用户极力推荐的网红产品。
由此可见,亲宝宝的变现模式,并不是流量的消耗,而是以产品思维的变现,让只在亲宝宝APP上售卖的亲宝优品成为亲宝宝APP的流量入口。
此外,上线不久的智能硬件品牌“亲宝小伴”和亲宝宝自己研发的早幼教品牌“亲宝玩数学”都没有脱离产品思维――切中用户刚需,打磨极致的产品,形成口碑自传播效应,商化的同时让流量再生。
相比之下,市面上大多数的母婴平台都选择了一条更轻松的路径,售卖流量变现,或者给大平台导流实现商业化。
话又说回来,亲宝宝之所以可以这么不疾不徐、有条不紊地去打磨产品实现商业变现,它的底气正是源于“用户生命周期长”这个大多母婴平台不具备的特性。
产品是服务的体现,用户生命周期是产品价值的体现。
打破用户生命周期的掣肘,不妨再想想亲宝宝的产品逻辑:
首先把用户生命周期作为一个考量的因素之一,找到高频刚需的的产品切入点,然后协同用户思维与流量思维,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商业化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