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沐风 运营小咖秀
· 懂 · 运 · 营 · 更 · 懂 · 你 ·
4月28日,根据上级通知,探探APP因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已被下架。
经小伙伴们证实,探探 APP 的身影在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均已消失,只有官方网站和苹果 App Store 有下载通道。
针对上述事件,探探方面回应:我们从应用商店获悉,探探App因为违规被从应用商店下架整改,我们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全面自查自纠,深入开展整改,自觉维护健康绿色的互联网生态。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探探APP此番被下架并未说明具体时间,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永久封禁,除非上级再通知解封。
对于探探的下架,虽然让网友有些措手不及,但也在意料之中。
一、探探的发展历程
公开资料显示,探探上线于2014年7月,是一款基于位置信息进行匹配的交友软件,以陌生人交友为主,是探探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开发的社交产品。
其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
2014年11月,探探完成500万美元融资A轮,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领投
-
2015年7月,探探完成1300万美元B轮融资,DCM、KPCB、光信资本、LB资本等机构共同投资;
-
2016年3月,探探完成3200万美元C轮融资,DST、元璟资本等领投;
-
2017年6月,探探完成7000万美元D轮融资,欢聚时代、元生资本领投,赛富投资基金、众为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
-
2018年2月,陌陌以530万股股票+6.009亿美元现金,共斥资7.71亿美元的作价收购了探探,并对探探寄予厚望。
-
2019年2月,曾有消息称探探将拆分上市。在不少互联网猎头展示给目标人事的职位描述中,写道该公司将于2020年前后分拆上市。
据陌陌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探探付费人数持续快速增长,达到390万人,季度净增30万人。陌陌首席运营官王力透露,陌陌 2018年四季度的 7.22 亿元的增值业务营收中,来自陌陌的收入 4.99 亿元,剩下的则是探探创造的 2.23 亿元收入。
对于探探2018年的表现,陌陌CEO唐岩给出了“非常满意”的评价。
但唐岩也指出,“我们认为,无论在用户规模和收入方面,探探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待释放,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两到三年,把探探打造成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探探的加入完善了陌陌的社交生态,带来了更多的流量红利。不过这也意味着,陌陌要承担探探带来的社交风险。
二、探探暴露的问题
探探的页面极其简洁,不存在一个信息流的集合页面。用户看到的内容,只存在与个人的主页上,没有以地域、标签来二次整合内容。
所以用户触达内容的路径是:
用户对另外一个用户产生好奇→点进ta的主页→查看ta过去曾经发布过的所有内容
可以说,探探的信息流是以人为单位,是用户对人的外表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才会想去了解这个人或者他生产的内容,逻辑是用户—用户—内容。
所以在内容上,团队并没有基于大数据的分发策略,仅仅是在个人主页上展示。刺激ugc内容生产的策略,也主要是靠用户对自己账号的维护。
于是我们很清楚的了解到,只要用户个人的照片能够充分和异性匹配,让更多的人看到,就足够提供充足的动力去刺激用户内容生产。
从这个角度看,探探是利用了异性之间互动大概率会引起的“形象管理”策略,内容本身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互动性都依赖于用户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这也带来的一个问题,这种注重颜值的社交模式,会让上面假照泛滥,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所以在探探上匹配人容易,但匹配到聊得来的好友非常不容易。
由于产品的逻辑简单,用户容易上手,也滋生了很多黑产的出现。
去年年底,有人冒用别人的照片在“探探”上招嫖。经调查发现,网上存在一条收集买卖照片的灰色产业链。在某电商平台,想要“窥探”35位陌生女士的海量生活照,只需要19元。也有来自医疗美容App愿意购买他人图片来营销。
在《我在探探上24小时内遇到的25个骗子》爆文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反馈,男性用户匹配到的女性用户,会引导你加微信,然后让你发红包或为游戏充值,形成一个产业链。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
为什么陌生人社交总是会出各种幺蛾子呢?是因为这条赛道带来真实快乐的效率太低了,远远不如直播,更不如王者荣耀和吃鸡这种游戏。
探探用户大部分都是喜欢追求刺激、新鲜的年轻人,很多不法分子深蕴其道,打着法律的擦边球通过平台来行骗,越来越多的社交软件成为酒托、餐托的法外之地。一些没有甄辨能力的社交小白往往被各种托和各种假照片伤得“遍体鳞伤”。
曾有相关媒体发现,只要在探探上注册一个账户,尽管是未成年也可以,而其间并没发现任何监管措施。
4月19日,南昌晚报报道称,有用户利用探探平台发布网络招嫖信息。使用探探交友软件后,经常能看到一些穿着性感暴露的女性(用户)照片,涉黄用户把招嫖的微信号和QQ号发布在头像和签名上,诱导用户添加。经网友举报后,情况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无论是探探本身,还是依附于探探上的灰产从业者所追逐的利益,如果长此以往肯定会爆发巨大的问题。滴滴这样普通的出行需求都有被害的可能性,基于两性的各种风险的概率会更大!
三、对于产品的思考
1、匹配流程短,但匹配信息浅
目前来看,所有陌生交友软件最后的逻辑都是配对。一部分人想找对象,一部分人试图解决生理需求。年轻人并不回避“性”这个话题,甚至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如今的95后会产生的困惑是——自己特殊的爱好,无法和更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流,只能通过社交平台来表达,或者寻找同类。有一些隐形的需求,无法通过大数据获得的。
对于他们来说,通过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成本,远低于在现实中找到合适的人倾诉内心想法的成本。不仅仅是找到合适的人,还可以规避一些无法预料的风险。
在探探的背后,有各类受荷尔蒙驱动而产生的社交需求。
如果你要脱单,其实就像你谈恋爱一样,你可能会去了解她更深入的一些信息,更真实的一些东西,但是在探探上的信息层次是非常的浅的。
于是会出现,很多用户只有被骗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去探探举报或者投诉,大多数人在各种各样托面前毫无辨别力,可能很多人已经被骗了都毫无知觉。
其实,本质上是双方匹配的效率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有了陌陌、探探,后起的陌生人交友产品还是层出不穷,谁能最好地解决匹配以及营造社区氛围,都就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社交需求。
2、追求增量,服务滞后
探探其实是国外软件 tinder 的本地化产品,操作行为和交互逻辑完全相同。但是从探探的上线至今,匹配完成页依旧和 tinder 完全相同,没有任何的功能改善。
探探作为一个社交类产品,基于人的本性去做裂变,有大量的下沉用户却不珍惜。
开头提到,陌陌CEO唐岩指出——无论在用户规模和收入方面,探探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待释放,希望未来两到三年,可以把探探打造成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虽然产品规模很重要,可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商业化完全建立在收割用户,而不是为用户创造价值,那么这个产品在长期方向上肯定是不具备任何价值的。
说起来,互联网最大的原罪是企业一味追求用户的快速增长,顺应大规模用户流量下的共性需求,不得不变得越来越娱乐化、低俗化、无价值化。
相信尝过这一苦果的探探,肯定要试图努力摆脱这个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