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产品经理的思维逻辑性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升的。这也是其组织PM逻辑训练营的初衷。本文是训练营的第一个任务,与大家进行简单地分享。
逻辑训练
逻辑是一种能力,简单的理解便是对事物进行拆解,并按照先后、从属等关系进行排列组合。我们可以通过逻辑,将某件事从单一的“点”,转变成一条或者多条“线”。 这是我们对逻辑的初步认识,因此它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升,而且是极为有效的提升。 这是我为训练营准备的第一次正式任务,你也可以一同思考一下。 请用数据流向图绘制电商APP的下单流程:- 无需考虑购物车,仅考虑直接购买。
- 需要包含优惠券的判定。
- 需要包含支付保护期(已下单未支付的状态)。
逻辑的头号大敌“发散与混乱”
我们可以将这个任务视为一道笔试题。 我想告诉你,面对笔试题,或者其他的命题任务时,首要任务,不是去执行,而是“画地为牢”。 你一定要清楚,这仅仅是命题作业,是一个有边界的任务,而不是一个大而广之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认识到思维的边界,并利用边界效应,将自己的思维在某一个点集中,而不是扩散开来,这是我们训练逻辑时,要做的第一件事。 这个能力,我认为是逻辑性的圆点。 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命题任务,这些任务看上去非常不合理,非常宽泛,缺少很多必要的信息,十分不具备可行性。 并不是任务不可行,而是我们的思维缺少了聚焦,进行了不必要的扩散。 思维的扩散,不聚焦实际上,也是我们对任务的理解和拆解能力的欠缺。 命题任务是绘制电商APP的下单流程,最终产物是“下单流程”,我们需要明确对于下单流程这个命题而言,流程图的起点是什么?
明确“核心”与“关键指标”
每一个产品,每一件产品相关的任务都存在核心,存在关键指标。 我们通过“开始点”和“结束点”确认了思维范围,还需要在该范围里,确定命题的核心以及关键指标。 命题解析:- 无需考虑购物车,仅考虑直接购买。
- 需要包含优惠券的判定。
- 需要包含支付保护期(已下单未支付的状态)。

逻辑的顺序性
我们对一个点进行拆解,再区分出主次。虽然建立了一定的逻辑,但这并不完整,这仍然是多个点,完整的逻辑是将这多个点,链接成一条线。 逻辑的第三步,便是找到这些点的先后顺序,按照固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 实际上,相同的点,不同的组合顺序,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本质上也是我们对若干点理解层次上的不同。 在案例里最核心的顺序是:在什么环节“生成订单”?是在支付前,还是支付后?在编辑商品信息前,还是在编辑商品信息后? 但因为图太长,我用另一个相对集中的案例,为大家讲解。
- 没有收件人信息,一定不能成功下单。
- 库存不足,可能无法下单。(包含库存为0,但不只是库存为0)
- 优惠券失效,可能继续下单(并未产生硬性阻塞)优惠券失效和库存不足,均可能导致无法下单。然而,库存为0时的场景,是一定无法下单,因此优先对库存进行判定,再对优惠券进行判定。
总结
通过这次的逻辑训练,我希望能告诉你与产品经理的思维逻辑性有关的三个点:- 找到思维的边界,或者为命题构造一个思维的边界,让我们的思维聚焦,找到原点,才能集中思考,盲目的发散,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
- 通过对事物的主次判断,建立一种简单的思维逻辑。任何命题里都存在“核心”,存在“关键指标”,核心便是“主”,非核心便是“次”,将我们的大部分精力,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主要的环节里。
- 认识到“顺序”,我们对命题进行了拆解,把一个点变成了多个点,并且区分了主次。最后,需要对这些点构造顺序,将其连接成线,即使是相同的点,更改他们的顺序,产生的结果也会出现极大的不同。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