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再谈独立思考:考察独立思考能力时,聊什么?

来源: 306102

对于产品相关“上游”岗位来说,独立思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人都知道这么说,可是实际上应该如何才能做到独立思考呢?本文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以及产品设计案例,与你一起探讨如何独立思考。

再谈独立思考:考察独立思考能力时,聊什么?

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直都被公认为是产品相关岗位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是很多时候,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难以考察。

独立思考的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这么说:“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算是模仿别人产品,也可能比别人高出几个档次;而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算抄别人产品,都会比别人差一大截。”

去年看的某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好像是爱奇艺)招聘产品经理的岗位描述中,有一条是“相信中医者免谈”,遭到了很多人的谴责。

后来了解到,该公司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招聘负责人认为:中医缺乏科学依据,而相信中医的人,往往是容易受暗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

可见公司招聘产品相关岗位都是非常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但是,独立思考却并不是一个容易被考察的能力。要么就剑走偏锋,成为了价值观歧视;要么就让独立思考变成一句空谈。

其实,考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一些热门话题的讨论,或者通过逻辑漏洞的分析,就能很好的识别。

希望通过本文,能让为你判断候选人独立思考能力提供素材,以及判断依据。也希望能帮助产品相关“上游”岗位的人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探讨具体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认知陷阱。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因为人的认知存在缺陷,容易掉入认知陷阱之中,人云亦云。我们以认知陷阱为分类进行案例分析:

  • 以偏概全陷阱;
  • 相关陷阱;
  • 逻辑推理陷阱。

一、以偏概全陷阱

以偏概全是最常见的一种认知陷阱,也是与产品设计中常犯的错误关系最密切的陷阱。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都像是盲人摸象。你掌握了一部分事实,就以为知道了全部的事实。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能以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1. 一致性到底有没有那么重要?

一致性是很多产品设计人员入门的必修课,可是很多人却不分场景,缺乏独立思考,机械地套用一致性原则。关于对一致性的理解,可以做为产品设计岗考察独立思考一个点。

之所以要有一致性原则,是因为如果用户习惯了某种方式操作,让他改变原来的方式,会导致很多问题。但是,一致性有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陷阱,很多人不考虑场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乱套用一致性。很多时候对公司和产品带来负面的价值。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列表页面的筛选项:

再谈独立思考:考察独立思考能力时,聊什么?

这个方案交互设计师的思路是这样的:因为筛选项太多,全部放出来占用页面空间过大,把一些最常用的放出来方便用户操作,其他不太常用的筛选项可以采用下拉。

但是此方案居然有一个人坚决反对,理由是同一个页面的筛选项中,出现了两种筛选方式,不符合一致性原则。

要么全部都铺出来,要么全部都展开。而且此人说法振振有词,理直气壮。领导也不太懂专业的用户体验,既然有这原则那原则地说了一大堆专业术语,领导听了当然会说:交互再考虑两天吧,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于是这个项目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耽搁了两天。两天后还是发现这个方案最好。

碰到这种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只能说,对一些原则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只能以偏概全地套用一些死规则,是非常不符合产品类岗位要求的。

  • 如果是用户会形成习惯或者预期的操作,一定要保持一致性。比如:文本编辑时enter表示换行;window上弹窗,确定在左,取消在右,关闭在右上角。等等。
  • 对于其他情况,一致性应当让位于具体的场景。正如上面的例子一样,假如你家里给客厅、卧室、厨房装柜子,柜子打开的方式一定要统一吗?卧室的空间小,只能做出移门,而客厅空间足,为了大气美观,做成向外拉的们更好。符合场景的才是好的。

2. 弹窗是不是就代表用户体验差?

使用互联网产品时,每个人应该都有被弹窗打扰的经历。于是大家都“谈窗色变”,甚至有的人总结出来用户体验的原则之一: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应该避免使用弹窗。

然而,如果你擅长独立思考,你就会发现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原因在于你只关注到了弹窗对你打扰的场景,而忽略掉了它发挥好处的场景。

事实上,弹窗对用户体验是有害还是有益,需要区分场景:

  • 当用户没有预期时,弹窗中断用户操作是体验非常糟糕的。比如:iPhone的电量提醒,邀请评价APP,弹窗提示成功或失败,等类似这些都是中断用户操作的弹窗,应该避免,改用其他方式。
  • 当用户有预期时,弹窗至少是中性的,比如某些情况下的二次确认。
  • 有的时候,PC上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比如填写不太复杂的表单,通过弹窗完成比通过“气泡”或新打开页面体验都要好很多。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再谈独立思考:考察独立思考能力时,聊什么?

如图,左图方案出来的时候,有一个人就反对了,因为他最近看到了一个用户体验的原则里面说:要避免使用弹窗。于是以用户体验之名要求这里一定要用别的方式,于是就有了右侧的方案。

但是右侧方案后来体验并不好,问题在于气泡消失的条件不明确:

  • 如果点击气泡外的区域就能让气泡消失,那么表单的填写容易被误操作中断。
  • 如果必须要点击气泡中的取消键才能让气泡消失,那么当用户不小心触发了这个气泡,想取消气泡的时候,会反复尝试点击其他区域让气泡消失,因为一般的气泡都是点击其他区域消失的。

所以图中的案例,弹窗的含义最明确,且能避免误操作。所以弹窗仍然是更好的做法。

有的时候,以偏概全地认为要避免使用弹窗,会导致更复杂的操作,反而损害用户体验。

3. 滚动不能超过2-3屏?

有些人总结的用户体验设计原则里有这么一条:页面不应该过长,滚动屏幕不应该超过2-3屏。

套用这种原则来做设计,很显然就是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区分场景,以偏概全。

  • 当一个列表页面有管理功能的时候,比如:增删查改,那么列表不应该超过2-3屏,能做到一屏左右其实是最好的。因为管理列表往往需要对比识别、上下滚动页面,列表太长非常麻烦。
  • 当一个列表页仅仅只是浏览功能的时候,用户根本不在乎多长,从上到下一直浏览是最好的体验,比如:京东的搜索结果页,页面长度相当于主流的屏幕滚动10屏左右。

4. 好的设计是不是一定要有足够的留白?

很多好的设计都有着足够的留白,然而,不分场景,以偏概全地把留白当做标配,很多时候是不恰当的。详见我之前发的文章:《用户界面,真的需要有那么多留白吗?》。

以上任何设计原则,不弄清它的原因和场景而机械套用,都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表现。

除了一些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外,对其他生活中、网络上热门话题的看法也能很好的判断对方独立思考的能力。

5. 转基因的争论为何如此激烈?

转基因的话题一直也是知乎上的热门话题。在转基因的话题领域,已经分裂出了两大对峙的阵容,根据他们互相对对方的称呼,我将其命名为“反智派”和“激进派”。

其主要观点如下:

“反智派”反对转基因,观点:

  1. 转基因不是大自然创造的,而是人为创造的,是反自然的,肯定不安全;
  2. 食物的基因被改造过,吃下去也会对人的基因造成影响,转基因的食物对人基因的改变甚至会使人类“断子绝孙”。

“激进派”支持转基因,观点:

  1. 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了很多原本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认为人创造的就不安全没有任何道理;
  2. 基因要通过蛋白质才能表达,而人并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而是要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吸收。氨基酸就那么十几种,转基因并没有创造新的氨基酸,所以是安全的;
  3. “反智派”的观点太无知了,明显是缺乏生物学常识,就冲他们这么反智,我也必须支持转基因。

很明显,“反智派”的观点确实反智,高中的生物学知识都没有;可是“激进派”呢?他们仅仅只是掌握了高中生物学知识而已,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终极奥义。

高中生物学没有告诉你的是,蛋白质彻底转化成氨基酸被吸收,只是一种最理性的状态。多肽大分子也可以通过肠道壁进入血液,有可能造成人体慢性过敏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发现,某些严重的慢性疾病与此有关。

某种程度上,“激进派”也挺反智的,他们看到了对方的无知,却不知自己也是在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妄下结论。仅仅因为自己比对方多懂一些高中生物,就盲目走向另一个极端。

对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会拥抱新事物,也会对自然报以敬畏之心。盲目地走向极端,都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

6. 大众对中医的认知是否正确?

中医这个话题,在网上也是针锋相对。

支持者观点:

  1.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经验积累;
  2. 中医适合于中国人的体质,至少对于我个人非常管用。

反对者观点:

  1. 中医都没有经过实验的验证,也没有副作用说明;
  2. 中医的理论太过玄乎,阴阳、穴位什么的,没有任何依据,和迷信差不多。

网上很多中医的狂热支持者确实非常反智,因为他们缺乏医学常识,道听途说,把中医彻彻底底搞成了装神弄鬼的迷信东西。

然而中医的坚决反对者就是对的吗?中医真的是他们认识的这样吗?在网上看了一些以偏概全的东西就以为自己懂了中医,可以下结论了吗?

要理解中医,就得去看看现代的中医药大学和正规中医院是怎么样做的。现代的中医已然开始遵循“循证医学”的模式,通过对照组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而正规中医院,仪器检查、确诊、跟踪,一样都不会少。所以很多反对者对中医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甚至是错误的。

曾经有一个国外的研究,通过对照组实验的方法发现中国治疗冠心病的传统药方,其效果与安慰剂无异。一时间被很多媒体发布,成为中医反对者的一大武器,大肆宣扬中医无效论。可是稍有逻辑的人就能知道,这明显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治疗冠心病的药方无效,就能说明中医无效吗?

事实上,目前的中医药效果最显著的是治疗胃肠道疾病以及不明原因的血液类综合疾病。目前在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方面,西医的主流疗法几乎完全无效,甚至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我以前也有比较严重的胃病,网上也认识很多病友。康复的人当中(包括我自己)全部都是依靠中医药的治疗,而西医药的奥美拉唑、斯达舒、达喜之类的,都只能解一时之痛,越吃越严重。

看中医西医,独立思考的人应只看它的效果有没有遵循证据。

7. 融雪的时候真的比下雪的时候冷吗?

从小时候的十万个为什么,到现在很多科普文都给大家科普:“因为雪融化的时候是吸热的,所以融雪的时候比下雪的时候冷”。融化吸热嘛,初中物理谁都背过,这个说法看来没毛病。

于是我经常观察到冬天下完雪,雪融化的时候,明明气温已经明显回升,有的人却非要说:好冷啊,热量都被融雪给吸走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忽略场景,以偏概全的科普,真的是误人不浅。如果“雪融化的时候是吸热的,所以融雪的时候比下雪的时候冷”,那么,水蒸发的时候也是吸热的,是不是蒸发沸腾的水比没沸腾的水温度低呢?

雪消失有两种情况,其对温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1. 随着气温的回升,雪会融化。虽然融化时吸热的,这种被动吸热也只是减缓温度上升的速度而已,并不能导致更冷。
  2. 温度并没有回升,而是因为空气流动(刮大风)使得雪直接升华,主动吸走空气中更多的热量,使得温度会进一步下降。那么雪升华的时候确实会比下雪的时候冷。

所以,不分场景地套用融化吸热的原理来说融雪时比下雪更冷,是忽略场景、颠倒因果、以偏概全的。独立思考的人,能准确识别各种现象的场景和条件。

8.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应该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一类以偏概全的问题。网上其他地方有过讨论的,这里就只简单讲一下了。

你看到的古代或民国建筑都很好看,是否是因为古代或民国时期的人比现在更有品味?当然不是,而是因为历史上其他没有品味的建筑都已经被拆了,你看不到了。如果你以此认为现代人的审美和品位都在退化,那么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你看到中国古代文学家比现代文学家更有创作才华,很多文学作品思想精髓甚至超越了现代人的境界。但这并不是因为现代人没有才华,而是因为能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学都是几千年下来的“幸存者”。

你观察到战争中飞机的机翼中弹数量更多,如果你就认为机翼更容易中弹,你忽略掉了头部中弹的飞机都已经坠毁了,你用幸存者代表了全部。

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能够跳出当前观察到现象的局限。

二、相关陷阱

人们往往会把具有相关关系的事物当成是因果,然而,具有相关的事物,有可能并不是因果,甚至有可能纯属巧合。

有的相关关系非常容易识别,比如:某城市雪糕卖得越多,游泳死亡人数越高。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只是相关,并不构成因果,卖雪糕多并不是导致游泳死亡多的原因,就算全城禁止卖雪糕,游泳死亡的也不会少。

但是有的相关关系却及其容易让大众混淆。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能正确辨别相关与因果的区别。

1. 喝醋可以消除辣椒的辣吗?

关于辣椒是一种碱,这是很多科普文在普及的。于是,这些科普文还会这么说:“辣椒是一种碱,所以当你被辣到的时候,可以喝点醋,利用酸碱中和,可以缓解辣。”然后,下面一大堆的人回复:“长知识了,下次不用再怕被辣到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为大众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操碎了心。

是的,科普小编的初中化学告诉他酸碱可以中和,但是小编的逻辑却很感人。辣椒具有辣的属性,同时又具有碱的属性,但是辣椒辣并不是因为它是碱。这两种属性只是同时出现在了辣椒身上而已,他们不是因果关系!辣椒只是一种很弱的碱,并且辣椒的辣并不是因为具有碱性。

谁告诉你去掉了它碱的属性后,他就不辣了?重庆酸辣粉是酸性的,难到就不能辣到你改变世界观?胃里那么高强度的胃酸,还用得着你喝醋去中和辣碱?

2. 南方的冬天为什么比北方冷?

很多长江一带的南方人冬天容易生冻疮,到了北方生活就好了。很多北方人到南方生活,最受不了的就是南方冬天的冷。于是,“湿冷”的说法就有了立足之地:“南方的冬天冷是因为湿”。

南方的冬天冷,而且南方的冬天空气略微潮湿。湿和冷,只是同时发生在了南方,两个相关的因素,被当成了因果。其实,空气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不是完全没有,但其影响非常小。有过研究,在空气湿度差别非常大的情况下,对体感温度的影响也只有1度左右。更何况南北方的空气湿度差别其实并不大。

但是,北方有暖气,这个主要因素却被人们忽略掉了,人云亦云的“湿冷”便以讹传讹。冬天,北京室内平均气温将近25度,南京室内却只有差不多5度。人绝大多数时间是呆在室内的,北京室内温度比南京高近20度,你却告诉我南方冷是因为空气湿?

南方的冬天,装了暖气的人家,就完全感觉不到冷了,比北方暖和多了。而北方的郊区没有暖气没有炕的地方,我生活呆过一天,那种冷,真是让人毕生难忘。

南方的冷,主要就是因为没有暖气,室内温度低,不是因为湿。另外补充一下,南方很多城市冬天也是很干燥的。人云亦云地说“湿冷”其实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表现。

3. 下午犯困的原因是因为吃米饭?

一项研究调查了世界多个地区的人午餐与下午精神状态的关系,结论:欧美人其午餐一般以肉类和蔬菜为主,且欧美人下午的精神状态更好。而亚洲人午餐一般以米食为主,且亚洲人下午的精神状态更差。(精神状态可以通过生理指标度量)

一时间,知乎上又掀起一阵反米饭的风潮:“你看看,科学研究都表明了中国人把米饭当主食就是不对的。”

可是,再多动动脑子想想,欧洲人中午不吃米饭和下午精神状态好只是相关关系,有没有可能他们只是碰巧都发生在了欧美人身上呢?当然有可能!因为,欧美人下午精神状态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欧美人午后有喝咖啡的习惯,根本不是因为不吃米饭。

科学的研究并没有错,只不过很多科学研究的只是相关关系,你自己却脑补成了因果。不过说实话,有的科学研究就是骗经费的,比如以上这种。关于米饭是否会导致下午精神差,仍然不能下结论,但是你如果根据这个研究就认为米饭会导致下午精神差,是绝对错误的。

另外前一段时间朋友圈分享很火的BBC盘点不健康饮食,说是有个岛上食物匮乏,居民只能以米饭为食,岛上有居民糖尿病患病率极高。于是,米饭就背上了最不健康食物的锅。

健康领域,因为涉及到人道主义,很少采用因果试验,多数都是相关研究。看到这种健康研究大家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不可盲信。误把相关关系当成因果关系甚至是有害的。

看完以上的例子,希望作为产品经理或者交互设计师的你对于数据有更深入的理解。因为互联网行业,所统计到的数据,几乎全是相关关系。不假思索地将相关理解成因果,而不是去寻找深入原因,你可能会对你的产品造成非常大的误导。

三、逻辑推理陷阱

逻辑推理陷阱比相关陷阱更难理解一些。事实上,一个命题只有它的逆否命题才是和原命题等价的,但是很多人会把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当作与原命题等价的。

如果“A是B”正确,那么很多人会认为“B是A”也是正确的。为了验证“A是B”是否是正确的,很多人会去验证逆命题“B是A”是否正确,实际上应该验证逆否命题“非B是非A”是否正确。

关于这点有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实验,逻辑思维强的朋友可搜索“心理学翻卡片实验”。

另外,包含和从属的区别也是常常被搞混,“A包含B”很多时候被混淆成“A属于B”。

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能准确识别逻辑的漏洞。

1. 有些人为什么那么相信星座?

有的人不信星座这一套,而有的人却对星座发狂,甚至认为星座是解开人性奥秘的终极钥匙。

我认真研究过对星座痴迷的人,他们的认知是这样的:首先,他们听说狮子座的人爱吃醋,于是开始验证。碰到一个狮子座的,发现果然吃醋。又碰到一个,仍然是的。在尝试很多之后,发现狮子座的人果然是爱吃醋的。

于是以后碰到一个性格表现出爱吃醋的人,立马就会问对方“你这么爱吃醋,是狮子座的吧”。

这个逻辑错在哪里?

他们验证的是:狮子座的人爱吃醋。但是他们却认为:爱吃醋的人是狮子座,把逆命题和原命题搞反了。他们把原命题的验证,当成了对逆命题的深信不疑。

事实上,谁不爱吃醋呢?如果本身绝大多数人都是爱吃醋的,那么狮子座的人当然是爱吃醋的,但爱吃醋的并不一定是狮子座的人。

以上表述,也并不是要否认星座的一切,只不过是指出了一种很常见的星座狂热者的逻辑推理陷阱。有些星座狂热者对星座的认知是错误的,并不能代表星座就是错误的。星座目前仍没有绝对的定论,人的性格和季节可能是有关系的,但是没有星座说得那么绝对和玄乎。

2. 辣是一种痛觉吗?

和上文中提到的辣的例子一般出于同一篇科普文章。研究发现:辣椒素在口腔里面激活了痛觉神经细胞。所以辣是一种痛觉。”于是网友们又开心的不得了,get到新知识了,纷纷附和:“岂不是四川湖南人都有受虐倾向。”

“辣激活了痛觉神经”与“辣是一种痛觉”是包含性和唯一性之间的区别。“辣激活了痛觉细胞”是指的辣觉包含了痛觉,而“辣是一种痛觉”这指的是辣唯一激活了痛觉。

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真真实实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辣仅导致了痛觉,那么说爱吃辣的人有受虐倾向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痛觉只是辣导致的感觉中的一种,那么就不能这么说。

比如说,人的视网膜上其实只有三种感光细胞,分别对红、绿、蓝敏感。我们感受到的紫色,是紫光同时作用于红色细胞和蓝色细胞共同的结果。紫色的光激活了红色视细胞,但并不等于紫色就是红色的一种。也不能说喜爱紫色的人就喜爱红色。

A包含B并不等于A属于B,逻辑看起来很简单,但很多人在对待一个不太了解的事物时,总会混淆。

而如果你擅长独立思考的话,就对于这种区分会非常敏感。

四、总结

希望通过以上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能帮助你对独立思考有更深入的理解,对独立思考有更敏感的神经。也希望能帮助你在面试时,为考察对方独立思考的能力提供素材。

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使你在生活中做一个更智慧的人。

你在工作生活中,还有那些与独立思考相关的例子,欢迎讨论。

 

本文由 @ArvinNi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083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