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两年了,虽然实际上从事产品这项工作内容的时间肯定不止两年,但是在同一家公司担任两年这个岗位,还是值得作为一个时间点好好总结一下的。
一、责任
产品人对用户是负有责任的。
这个感悟来源于乘客乘坐顺风车遇害的事件。工具都有一颗想要社交化的心,但是用户量越多责任越大。
顺风车车主可以给用户打标签,这个其实没问题,用户也通过标签给司机评分,可以使驾乘双方都有个保障挑选对方,但是仅仅是属于驾乘范围内的评价,驾驶平稳、准时到达之类的评价内容。
但是顺风车车主给女性用户打的个人标签,很明显带有荷尔蒙性质诱导的词汇,这个标签的内容还是滴滴主动提供的选项,而且这个滴滴后台是可以看得到标签数据的比例(只要他们想看,这个数据是有的),所以他们对此是了解并采取了一种默认的态度,这种顺风车或者滴滴司机骚扰的投诉不是第一次了,客服应对方式也很失责,这就很过分了。
而且重要的是,大部分乘客用户是不清楚有这个标签的,导致了乘客和司机的信息不对等,乘客基于安全保证的需要,平台提供了司机车牌号、以往乘客的标签评价。而对司机,平台却提供了社交化的一些评分项,导致司机可以有机会去带有目的性的选择乘客人选。
这件事情对我对冲击是很大的,在沙发上看完新闻描述,不敢看视频报道。
做为一个产品人,有一种感觉是因为设计的漏洞而背负了一条人命。
作为平台漏洞或有功能上有设计的疏忽,就会有人去钻这个漏洞。这种漏洞的bug不可避免,但是客服处理过这种类型的投诉也不止一次了,并没有堵上这个漏洞。特别是平台用户量越多,就会把越多用户放置在了一个不安全的处境。
作为产品人,这份工作,有时候因为仅仅是工作,要看产品、流量、转化率,要为转化率服务。
单单把用户看作流量的话,是没有敬畏心的,不会有责任感这种东西的,只是为了千方百计吸引用户进来完成使用或购买。
但是,产品人真的应该要有一份信仰,要从需求出发为用户服务。
我们所做的产品,是在给用户的需求提供一个解决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服务行为。
二、服务
接着上面的服务说下去。
这个也是对我的一个历练。我很多的线上需求,上线之后很少能够听到真实的用户反馈。我们在线上拓展了线下的功能之后,出需求之后,开发人员做好了,我跟着测试人员连续三天去到线下门店去测试功能和优化操作流程,在线下测到有bug立马联系开发人员修改,修改好之后就通知我们,我们还在现场可以继续测试。
特别是有个关于线下功能大的改动,测试的时候一直在跑门店,上线之后还去了几次,看看用户操作习惯会不会适应新的功能样式。
每当看到用户围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我就凑过去旁边听,当用户有遇到操作上的问题时,我就拿出工牌跟用户现场讨论了起来。坐在办公室里想的需求、从数据上得到的反馈需求、客服人员反馈的用户需求,其实有时候往往与真实的用户需求偏差很多。
特别是使用场景的考虑,总会有一些考虑不完善的地方,同一个功能,千百个用户可以玩转成千百种流程,意料之内的出乎意料。
回到服务这个主题,因为是服务,所以更要去一线接触各种各样的用户,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所以产品人有些真的是很不接地气,做着服务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群体的产品,心里装的却是马尔代夫,所以现在的很多面向“精英层”的产品,一旦用户量大下沉到四五线城市,是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操作路径的。
其实这个例子也是我本人了,我们的一时达生鲜配送原本面向白领人群,到后面品类扩张加上线下门店扩张,后面发现实际用户人群是一些大叔大妈比较多,有些在设计上看起来很理所当然各大平台都类似的操作路径,对他们来说使用起来还是很懵的。这个跑门店的时候感触太深刻了。
三、管理
在这家公司两年了,这两年来,同一个团队,见证了在leader的带领下,一年多来可以跑得有多快。原来的leader走了之后,陆陆续续换了好几次管理层,在管理方面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见证了,同一个团队,能散成什么样子。
真是成也管理,败也管理。
也因为如此,到后面变成了玩转职场政治,也才得以有机会总结出一些职场Tips。
- 作为产品人,往往同时也要兼顾着项目经理的角色,怎么把团队的人用活起来,怎么才能更好的配合协作工作,管理项目,管理他人。
- 作为新加入的管理层,怎么让老员工听从你的安排,怎么更好的调动人员协作,学好管理。
- 作为公司层面,人员扩充的同时,文化上管理上把控得不好,必定带来一些失衡。也是管理问题。
所以趁年轻,多学点管理。这也是我今年很大的感悟,作为也是需要带团队的一个职位角色,明白了带兵打仗,是一门学问。
回顾之前发的一年产品感悟相比,拔高了一点看产品的角度。这个也是需要成长的地方,看问题要拔高视角,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非常推崇在梁宁老师的产品课上学到的“点线面体”的思维方式。
产品人需要多学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可以看得更远。
作者:万象青年,公众号:万象青年欢乐多(ID:wxqn-helloworld)。早上产品狗,晚上公号狗,时不时会分享一些产品心得和复盘总结,欢迎关注公号过来交流。
本文由 @万象青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