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2018年第一道风口”的“直播答题”已经繁荣了近一个月。
“巨额奖金、超低门槛、邀请好友可得复活卡”的裂变式社交带来了“狂欢式高流量”,不仅引得各个互联网大佬纷纷入局“撒币”大战,主流官媒也开始尝试这一新兴方式来与粉丝互动。
1月2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了“中国很赞”直播答题专场,题目都是中国近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人民日报还刊文评直播答题,“通过流量导入,网络直播答题给社会普及了知识,带来了正能量。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又使释放的正能量进一步吸引新的流量,主流价值观在市场中彰显了强大的魅力。”
1月31日,为了响应中央电视台2018年“厉害了我的国”活动,央视财经频道也联手了花椒直播开展直播答题活动。
更多精彩请看下文
直播答题自推出以来,便火爆舆论场,有网民表示,直播答题兼顾常识和专业知识,在寓教于乐的同时,结合直播与网民互动,不仅能保持较好的内容承载能力,还能改变公众对于“直播即低俗”的刻板印象,具有正面引导作用。
也有网友称“这是互联网版的《开心辞典》、《一站到底》,是离百万富翁最近的一次。”
但是随着直播的深入,讨论人群的增多,舆论场中网民开始对这一模式产生疲态。直播答题热度不减,但是口碑已经渐渐呈现下落趋势。
“外挂”、“机器人答题”、“数据疑似造假”频频引发负面涟漪,网民参与积极性受到打击。上线不久,“百万英雄”因系统错误出现“江苏肉夹馍”选项,“芝士超人”在线人数疑造假引发大范围诟病,微博舆论场中,舆论对直播平台违规提取用户信息,获奖数据疑似造假,侵犯用户正当权益等质疑也频频引发负面澜漪。
同时,屡禁不止的“外挂”也让一场“知识竞赛”打上了“商本位”的标签。采用搜索引擎都找不到的冷僻问题来“难为”玩家,让网友觉得直播平台是在故意降低通关率。“通关秘籍”“答题软件”也让部分用户渐渐感觉到直播答题的“不公平”。
奖金具有最大吸引力,但答对12题后真正到手的却是几块钱的心理落差也被无限放大。该游戏最吸引用户的地方,便是奖金,奖金数额是最简单粗暴的催化剂,大佬争相撒币网民“抢钱”也催生了这一模式的野蛮生长。
但有网民表示,别看奖金总额巨大,一般都是50万起步,100万、300万、500万也不少,但随着参与人群的增多,答对12题参与分奖后,真正到手可能只有几块钱。
当付出的时间和实际的收益不呈正比时,用户心理落差被无限放大后,便慢慢放弃了这个游戏。
同质化竞争缺乏突破性变革,网民在知识竞赛的焦虑感中渐渐迷失自己。南方人物周刊在《直播答题 一场久违的狂欢》中写到:“和之前面临同样局面的直播行业一样,问题的本质还是如何留下用户,如何保证活跃率,用户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持续参与进来。”
目前市面上的答题平台玩法基本大同小异,每一场狂欢都会伴随着一个个10秒选出答案的紧张和焦虑。
一旦答错一题,使用了一次复活卡后,再次出错便意味着前功尽弃。部分网友表示,当答题的快感被焦虑所替代笼罩后,参与游戏积极性便会大受折损。
将知识变成娱乐快餐有悖于阅读追求,一昧追求商业变现的广告植入影响用户体验。有网友表示,直播答题的知识点较为零碎,碎片化的知识点输入方式和娱乐化的知识输出方式培养了人们的阅读惰性,与当下鼓励深度阅读注重思维连续性的气质不相符合。
且部分“冷僻题”不仅和知识没有多大联系,也引发人民质疑平台撒币的真诚性。
除此之外,过多的广告植入以及将植入品牌作为题目的变现模式也影响了用户的答题体验。直播答题的变现方式目前还是以广告赞助为主。比如此前趣店因看中“直播答题的客户匹配度和单客的低成本优势”投资1亿赞助“芝士超人”。
而为了回馈广告赞助,部分平台在直播时插入广告,将广告设置成题目——如《百万赢家》中就出过“用美团旅行买火车票无法做到哪项?”的题目,还有部分平台直接推出广告专场。大规模的广告植入背后,损伤了用户黏性。
目前众多直播平台已经成功获得人气流量,商业变现模式也渐趋成熟,但后续如何保持用户黏度,打破同质化局面,并且在持续烧钱之后开发多种变现渠道成为当下舆论关注的焦点。
对此,部分直播平台方面信心十足,如映客表示,“直播答题门槛低、耗时短、互动性强、娱乐属性明显、通关得奖金的同时还能涨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讲,产品生命周期是非常乐观的,例如《开心辞典》一路长红13年。并且未来我们也会不断对产品进行形式和内容的优化,进一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