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为什么会出现用户模仿
1. 人类天然就擅长模仿
从小到大,模仿都无刻不在。这是因为人的本能就非常擅长用户模仿。我们的语言是通过模仿大人们说话而习得;我们行走、跳跃的姿势也是通过模仿周边和所见习得。模仿是人类求存的一种必要技能。2. 模仿能带来很多好处
模仿能带给我们成长和进步。模仿是人类学习方法中的一个分支,只是学习是我们臆想的最理想的状态,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模仿,比如,在高中的时候,我们会模仿着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这是我们利用自己擅长的模仿能力提升自己的典型例子。
二. 模仿行为分类
很多时候,模仿都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但又有些时候,模仿是在我们自己非常主动的状态下产生的。1. 主动模仿
主动模仿,是我们有意识地发起的模仿行为。时尚和流行趋势就是一种典型的主动模仿效益。如果现在流行卷裤脚,很多人就会以一种非常主动的姿态去模仿卷裤脚这个行为。事实上,我们知道通过模仿卷裤腿我们可以获取时尚和流行。但是反过来,问你怎么才可以变得时尚和流行,你可能会哑口无言。所以,主动模仿通常是我们习得某个高维结果的简易办法,因此被我们经常采用。2. 被动模仿
这个也好理解。不是你主观能动性产生的模仿行为就算是被动模仿了。上文提到的语言习得就是典型的环境所致的被动模仿结果。3. 潜意识模仿
很多时候,我们是很难捕捉到潜意识模仿的,是一种潜在意识下的模仿行为。结婚多年的夫妻在外人看来会很有夫妻相,就是因为生活习惯会越来越贴近彼此,相互模仿而导致的结果。这就是随着时间推移,潜意识模仿产生的结果。曾经听过一个同事说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她说,最近思考很喜欢用手轻轻敲自己的头,仔细思考才发现,原来是坐在她旁边的leader一直以来喜欢在思考的过程中敲头。
三. 用户模仿在产品及运营工作中的应用
1. 用户模仿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让用户能够根据产品设计的方向有效使用产品,产品设计中引导用户模仿的行为到处都是。这里我们按引导出现的不同场景,把用户模仿分为明确指向性行为、复杂行为、非明确指向性行为三类不同情况下。 (1)明确指向性行为时 明确指向性行为是指当页面的操作点比较单一、比较明显,用户操作行为比较明确的时候。如果用户进入的页面只有一个“下一步”的按钮,显然用户只会点击下一步。这种时候,通常不太需要设置太多用户模仿引导。




2. 用户模仿在运营中的应用
用户模仿理论在运营工作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社群、社区产品中。 (1)社群运营 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一般我们新加入一个社群的时候,会要求在群里自我介绍,但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的内容会千人千面,此时,需要给定一个大概的模版,让新加入社群的用户模仿模版进行自我介绍,来保证用户知道该介绍些什么。这就是用户模仿的应用。

四. 用户模仿的纠正动作
虽然我们会设置各种引导,让用户模仿着进行操作。但整个引导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用户操作中断,运营或者产品上的用户模仿被破,此时,我们需要纠正用户轨道,让用户重新进入正确的模仿轨道。1. 他人破坏用户模仿
在社群或社区的运营中,用户模仿被破坏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例如在新组建一个社群时,管理员要求大家按着模版改群名片,但有些用户会因为省事、不想打字等原因,按着自己的意愿修改群名片,更关键的是,其他用户看到这个用户这么操作,也会去模仿他的操作。此时,管理员需要进行纠正,一般纠正的方法为,第一种是重新引导用户进入模仿轨道,即重新发布模版内容;第二种是在很难纠正时,驱除劣币,保护良币。

2. 被用户自己破坏
我们所设置的用户模仿,很多时候,会被用户自己破坏。常见的例如新手引导,很多用户不会很耐心的走完整个新手流程,会自己主动的退出引导轨道,进入其他的操作。此时的纠正动作应该是以二次提醒的方式告知用户,是否确定退出引导流程。若用户执意退出流程,证明第一次的纠正是失败的。但后续可以保留用户操作断点的记录,以系统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告知用户,用户随时可以继续完成整个引导。结语
加强用户模仿的认知本质上是帮助产品设计、产品运营人员更好地利用人性的惯性,站在用户角度上理解用户,更能让用户乐于参与。 作者:要要,微信公众号:yaoyaobiji。阿里巴巴资深产品运营。曾全面负责图片社交产品 in APP的社交业务,长期研究社交、视频等方向的产品与运营。多年社交领域创业经验。 本文由@要要 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干货知识,请关注公众号运营小咖秀(微信搜索: yunyingshow)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