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创新范式思辨:应用驱动vs技术驱动

来源: 2338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中国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创业者该作何选择?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创新范式思辨:应用驱动vs技术驱动

日前波士顿咨询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互联网行业更偏重应用驱动型创新,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是内容、应用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或者是运用或优化成熟技术。与之相反,美国互联网企业在应用型创新和技术型创新两方面表现更均衡,拥有更多原创技术,或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是技术。

创新范式思辨:应用驱动vs技术驱动

波士顿咨询的这一结论来源于对中美两国“独角兽”企业的对比分析,并综合了阿里巴巴、百度、滴滴出行等业内公司的40余位专家意见而得。如上图所示,当应用驱动型创新对上技术驱动型创新,中国独角兽的比例为10%:90%,美国独角兽的比例是61%:39%,反差明显。

与上述结论相呼应的是,自去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的领袖人物们都在谈一个“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从美团王兴到阿里巴巴马云,都认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已进入下半场——过去20年互联网科技的相关技术已经完成,接下来30年主要是对这些技术的运用。

大佬们的言论自有不少追随者,但这样的判断准确吗?对未来意味着什么?中国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创业者该作何选择?在这方面,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

技术与产品的核心地位之争

在一些调研机构以应用驱动型和技术驱动型来描述企业创新的不同模式之前,业界对企业创新一直流传着另外一套评价标准,即: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考虑到标准也是技术在时间性和先进性上的集中体现,这套标准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技术第一,产品第二。

来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软件)成为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技术与产品的核心地位之争,变成了技术与应用的核心地位之争,两者谁主谁从呢?

目前中文互联网世界的人们热衷于认为,中美互联网科技公司已二分天下,其证据主要是在全球市值Top15的互联网企业中,美国占8家,中国为7家。于是他们简单地推导认为,奉行“拿来主义”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通过应用创新,就在短时间内赶上了凭借技术创新称霸全球的美国互联网同行。

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当把目光从互联网科技放大到整个IT信息科技领域时,你会发现中美的差距依然巨大,市场红利支撑的应用创新并没有被证明已经压过技术创新。

创新范式思辨:应用驱动vs技术驱动

在《福布斯》发布的2016全球25大科技公司榜单中,中国大陆仅BAT 3家上榜,而美国企业多达15个,其中前十名就占据了7个,呈现出压倒性优势。与BAT均偏向应用驱动不同,美国上榜企业覆盖了IT信息科技的方方面面——从底层芯片到网络设备再到软件系统,展现出很强的技术驱动特性。

因此,所谓的中美互联网科技平分秋色只限于最顶层的应用领域,在底层和中间层的关键部分,我们仍然被远远甩在身后。我认为目前得势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不能留在舒适区,过分追求应用驱动型创新的跑马圈地,而调低甚至忽略了技术创新在公司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技术创新是下一个Big Thing发生的关键

实际上就《福布斯》的这份榜单而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榜单中的IBM、微软、英特尔和思科,都曾经当过全球科技股市值的王者。尽管如今它们的锋芒在一定程度上被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所遮掩,但它们展现出来的那种承上启下、推陈出新的传承,很难不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这种传承关系中最关键的纽带,我认为正是技术创新——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积累,让美国在近百年来长期霸占科技领域,时时走在前列。

回顾历史,早在1967年,IBM就以1923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当时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1999年,微软市值达到6205亿美元,接棒IBM重新夺回全球最高市值公司宝座。熟悉那段历史的都知道IBM对微软的成就有多大,正是IBM的帮助让微软成就了PC系统及软件王者的地位,也让个人电脑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0年,思科的市值来到5759亿美元,以微弱优势超越微软问鼎全球市值榜。之后经历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2016年谷歌终以5471亿美元的市值夺得第一,算是对思科这家互联网发展中流砥柱公司的最佳致敬。从这四家公司的霸主传承可以看出,后来者无不极大地受益于其前辈,可以说没有前者的技术创新,就没有一个接一个的Big Thing发生。

创新范式思辨:应用驱动vs技术驱动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中国科技领域缺乏这种传承,自BAT往前推找不到推陈出新的脉络,所以它们取得成就几乎都是Copy to China和自我摸索的结果。但这不意味着走在前面的企业可以喊出“20年互联网科技的相关技术已经完成,接下来30年主要是对这些技术的运用”之类的口号,它们需要从零开始建立这种传承,让发生在美国科技领域那样的承上启下也能够在中国发生。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创业企业该作何选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只是口号,目前中国领先互联网企业们在做派上,也过分依赖应用创新,利用资本和流量的优势攻城略池、跑马圈地。这种做法在让它们快速发展成一家家多元化的所谓“生态型”大企业的同时,也让很多想要在技术创新方面深耕的创业企业苦不堪言。

创新范式思辨:应用驱动vs技术驱动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自风口诞生以来,中国有头脸的互联网企业都涉入了互联网金融业务,俨然将金融当作企业标配。此外,自BAT以下,中国几乎所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在多元化和复杂度上都超过其海外同类公司,这种现象在美国互联网科技领域是难以想象的——它们并未利用其品牌、资本和流量等优势,切入这些游离于主营业务之外的领域,尽管它们做起来只是顺其自然。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产生了不少专门奔着被BAT收购或投资控股而去的创业公司——从网络约车到共享单车,最终活下来的,都离不开BAT等金主的大力支持。打不过就投靠你,想想就让人唏嘘。那么,创业者还有其他选择吗?我认为有两条路子可供考虑,其一是出海发展,其二是坚持技术创新。看过我以往文章的都知道,出海创业是我的事业,也是我一直推荐的方向。它能让你摆脱国内垄断环境,去新的天地开创可能,相关成功案例已不少。坚持技术创新,则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推崇的从0到1式突破,是最有可能成就下一个Big Thing的大事业。

创新范式思辨:应用驱动vs技术驱动

(惠普、苹果、亚马逊、谷歌等巨头都诞生于车库)

当然,走技术创新之路并非易事,凡眼可见的技术创新机会并不多,而且领先的应用驱动型互联网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在积极耕耘,全面布局。但作为创业者,你背负的包袱肯定要比百度小——当百度都可以放弃外卖O2O等业务驱动型创新而全面转向人工智能时——你没理由不all in。

而且要记住,“金库”里能产生大公司,但伟大的公司都发源于小小车库!

 

本文由 @孙良Jed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083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