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你是如何解读这句话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到底是怎么说的。
应该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理念的普及和苏杰写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热卖是分不开的。很多人都是看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后,才觉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所以我认为,苏杰老师似乎应该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我专门把已经压箱底的这本书找出来的时候发现,苏杰老师在书中对此有过解释。在他的个人 blog 上,更是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意思做了说明:关于书名的自我批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9095】,在这里引用一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绝对不是说团队里每个人都应该做产品经理的事情,而是每个人应该用产品经理式的态度和方法来做好自己相应的工作。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
我是怎么看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
我先把结论摆出来:人人都可以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以「产品经理」为业的「产品经理」。我一直认为「产品经理」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是一个「简单上手」的职业,主要是因为它很难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测试就来断定「产品经理」的能力。感觉就是每天就是画画原型、写写文档、讲讲体验,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先放上一个据说是腾讯初级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的雷达图:


- 不断积累和修炼「专业素养」;
- 不断学习和沉淀「行业认知」;
- 不断探索和磨练「商业素养」;
- 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其他杂七杂八「知识」。
不断积累和修炼「专业素养」

- 析需求: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求分析是所有工作之始。只有通过需求的分析,来确定产品的定位、盈利模式、开发方式、资源调配等等。一般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等方面最终形成需求文档。
- 理逻辑:确定了产品的基调,这时候你需要对产品的页面逻辑、业务逻辑、数据逻辑等一堆逻辑进行梳理。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把逻辑先理清楚,才能「多快好省」的完成画原型和写文档。
- 画原型:这个也是很多「-1岁」产品经理理想中这个职业做的最多的工作。Axure、墨刀用起来。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坑: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专职的交互设计师,大部分工作需要由产品经理来完成,少部分的效果由 UI 设计师来处理。Axure 难点不在简单的画草图或者低保真原型,中保真或者高保真原型图的输出需要你有一定的 Axure 使用功底啊。同时,原型只是需求的一种表达形式,不要过分去追求原型而忽视其他。
- 写文档:可能大家都听过 BRD、MRD、PRD这产品经理三大文档,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文档:项目汇报、内外需求交流与收集、市场分析/竞品分析等有时候也需要产品经理来写,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具有较强的文档撰写能力,熟练使用 word、PPT、Keynote 这些办公软件。
- 撸数据:在产品运营期间,产品经理除了可以从老板、用户、运营同事等方面直接获得需求外,还可以基于数据对产品进行迭代。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具备一定的数据获取和分析的能力,知道如果进行数据埋点、如何部署漏斗模型,对于获取到的数据如何使用 Excel 等进行处理。
- 懂技术:技术不一定是非要懂的,但是懂一点对于你在整理需求时对一些技术边界、技术难度的确定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良心说一句:不要听技术说的话:只要你能把需求写清楚,我们就能搞出来。这句话就像蛇精夸葫芦娃可爱一样,不能信啊!)
- 管项目:对于「项目管理」这一点,之所以放在最后来说,是因为不同的公司因为对于产品经理的定义不同,因此对产品经理的「项目管理」能力要求也不一而足。在部分有专职项目经理的公司,可能就不需要产品来盯进度。但有的公司,产品经理往往还要兼任项目经理。
不断学习和沉淀「行业认知」
在我看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日益成熟,之前「一招鲜,吃遍天」的产品经理模式可能会逐步被淘汰。目前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职责越分越细:前端产品经理、后端产品经理、支付产品经理、金融产品经理…… 如果说你只是一个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素养」,那你只是能算是一个产品助理、产品专员或者初级产品经理。因为每个领域都有每个领域的特点,跨领域的产品经理在跳槽后都会经历不懂业务的阵痛。我认为在在「产品经理」的职业中,专业化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足够专业,才能让你的替代性变弱,拿到高薪。当然我不否认你把上文说的「专业素养」做到极致也能让你替代性变弱,但似乎就目前的招聘信息上经常出现的「有XXX经验优先」来看还是行业门槛相对较高。

不断探索和磨练「商业素养」
当你向更高的职位发起冲击的时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素养」。否则不管是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还是对于合作方的利益点的理解上都会有一定的欠缺。这种欠缺在你到达一定位置的时候甚至是致命的。 我是属于那种文科生的理想主义的人,对于钱财等身外之物,总是够花即可(请让我静静的装一下,不要打断我)。对于行业的关注倒还可以,但是对于商业模式则弱的一塌糊涂。现在我在恶补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36kr、虎嗅等网站的早推送,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去了解最近互联网上发生的事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不断去探索和磨练我的「商业素养」。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其他杂七杂八「知识」
如果你能做好上文所说的三个方面,那你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产品经理了。但是如果你要是在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一些例如「时间管理法」、「知识管理法」、「笔记记录法」甚至是一些新的 app 一些新的电子产品之类,将会让你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想运营、前沿科技、信息学等则会可以让你的工作更具创造性。总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本来没有错 ,错的是我们的理解。不是说找出一些产品缺陷、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就可以的成为一个称职的产品经理的。产品经理需要不断的在用户需求、行业特性和公司需要之间寻找平衡,做出取舍,偏向哪一方面可能都会出问题。有时候你看到的缺陷就是这种平衡的产物,但是你却看不到平衡的过程。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希望大家能够怀着产品经理的态度,用产品思维和产品方法去解决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本职工作,但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产品经理。同时也希望立志做产品的同学们可以更完整的认识「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张小璋,公众号:张小璋的碎碎念(ID:SylvainZhang) 本文由 @张小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 协议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