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APP战略分析:做小程序,还是大入口?

来源:何为贵 2557
现在的很多互联网产品,其实都是入口,产品的每一个按钮下面都是一个独立的APP。

(一)

现在的很多互联网产品,其实都是入口,产品的每一个按钮下面都是一个独立的APP。 比如微信,就是这个逻辑:除了社交,里面的支付、滴滴、公众号、微商城等等,都可以拆出一个全新的APP,只不过这些APP采用的是微信的统一流量入口。 其实,门户网站也是同理:门户流量下,需要有相应的应用拓展,例如博客、体育、股票,甚至直播,从而构建一个立体的产品需求满足体系,大大提升用户粘性和竞争力。 那么,对于行内的选手而言,应对的策略,无非两种,一是打造一款新的流量入口;二是,和已有的流量入口进行捆绑(如小程序、接口再开发等)。 第二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已有的平台如果关闭接口,那么又要重新打造用户入口。好处是,可以便捷的获取“潜在”用户,并且用户不用另外装APP即可使用。 第一种策略是困难的,但却诱惑满满。这种策略一般通过单点爆发来实现。例如:
  • 微信通过“熟人圈子”进行单点爆发,获取QQ陌生人社交之外的巨大用户基础;
  • 平台型的短视频分享,超越了微信“熟人社交”的局限,引发“单点爆发”的效果,迅速获取大量用户;
  • 同理,点餐的APP(如饿了么)也是如此,抓住大量的上班族点餐需求,单点爆发——然后在这个用户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应用拓展,如网上商城、游戏等。
因此,可以预见手机APP未来将是这样的局面:流量入口的大洗牌,加上各种独树一帜的品牌产品。 举个例子,我要听音乐,可能在微信的入口下,就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时候,我手机只要装一个微信,就可以切换到听音乐状态——或许,这也是微信未来作资源整合的一个战略核心。 道理就像苹果(应用商店)一样,做开放平台,连接无限扩容。 另一种情况是,有一款APP把音乐体验做到了极致,根本不是微信下的小程序能够媲美的,所以独领风骚,让用户愿意另外安装和打开一个APP。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个音乐APP未被流量入口(资本)收编。

(二)

OK,回到主题:那么,什么样的需求点,适合作为引流的接口,什么样的需求点适合做流量下的应用? 先考虑适合做引流接口的情况: (1)使用频率(即用户需求的发生频率)较高 比如社交需求:
  • 如果是同学联系(校友网),那么发生的频率可能是按月计算的;
  • 如果是婚恋关系,使用频率会根据相关事件,发生很大波动;
  • 如果是每天的趣事分享、晒幸福的,频率可能按星期计算;
  • 如果是好奇熟人的生活(朋友圈),那么频率就是每天闲暇时发生。
(2)属于日常化的需求 道理很简单:日常化的需求,在每天至少会发生一次,这样对于流量来说,至少每个活跃用户每天有一次的使用,所以适合打造流量接口。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APP有一千万的活跃用户,如果是日常化的应用,那么每天至少有一千万的用户流量——在这个流量的基础上,接入的应用就有了一个潜在的使用流量保障。 而我们熟知的微信,其使用需求大量发生在“闲暇时打发时间”(短时间碎片、功能直接便捷),可见这个流量接口有多大。 当然,比如接口下的手机缴费的功能,每个月至少会为流量平台带来稳定的使用。从这个角度说,流量平台与下接的应用是相互帮扶的共生关系。 而当多个下接应用形成一个较好的“用户需求”立体满足模式,那么就相当于搭建了一个巨大的“一站式”生态网。 APP战略分析:做小程序,还是大入口? 那么,不满足上述需求特点的产品,就是不适合做流量接口的。 比如360安全卫士、猎豹清理大师和音乐软件等,这些产品的用户需求发生频率一般是以周为单位的,所以并不适合做下接的应用(如游戏、商城)。 不得不说,猎豹清理为了提高用户粘度,推出了商城和微信捆绑的功能,是“画蛇添足”——因为使用手机清理APP的需求点很明确:清理垃圾,用完即走。 那么,怎么提高这个产品本身的商业价值呢?我认为,傅盛可以参考老东家360的商业模式:在同一个生态下,做另外的“独立产品”,而不是把工具性的产品本身做很大。 周鸿祎说360杀毒到现在还没有赚钱,但是360整体是赚钱的。这就对了。 根据上述,360的浏览器是适合做流量入口的,例如链接到网页游戏——但是缺乏一个较好的需求转换:怎么从浏览网页的需求,转换成“玩游戏”的需求呢? 所以,360做了一个“抽奖转盘”的对策。不过可惜,抽奖没(表现出)诚意,让很多用户大失所望,是一大败笔!这个故事再次告诉我们:要么不做,要么拿出诚意。 最后强调一点,不适合做流量接口的,一般来说用户需求是很“直接干脆”的;所以,如果放入太多不相关的东西,反而会降低用户对产品“专业度”的心理评估。 换句话说,做不频繁的、非日常化的“独特需求”,就是要把产品本身做得“直接干脆”一点,在体验上作深挖,强化用户需求与产品的“直觉关联”。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那么放几个小广告,或是推荐同生态下的产品,只要不太丑,应该也是被接受的。   本文由 @何为贵 原创发布。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408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