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产品开发,始于用户需求分析,一直以来,总是两种声音在辩论:应该引导用户需求or应该迎合用户需求?
本文选择了Kelnycheng对此问题的解读:
引导需求的模式下,会产生很多看起来错误的“伪需求”,不真实的需求,还未形成规模的潜在需求。这样需求的真实性,常常被很多人盲目质疑。
迎合需求的模式下,会产生很多看起来很正确的“真需求”,已经形成习惯的行为,已经形成规模的客观需求,这样需求的真实性,常常被很多人盲目肯定。
比如滴滴打车:
先来看看打车软件出现前的已有的出租车市场环境,那时候迫切出现的难题有好几个:
乘客的角度:
司机的角度:
迎合用户需求的模式是这么运作的
解决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信息对称问题,按照迎合需求的方式,出租车站点开始出现。这种最初的解决方案是让大量的出租车司机汇聚到一个热闹繁华人流量很大的区域,等待有乘坐需求的乘客上车。而乘客也开始自适应这个模式,将“那么我们去那边那个十字路口等出租车吧,因为那边车多,这里肯定没有车”这样的概念深深印在脑子里。
在此迎合需求的产品人会提出,既然市场已经约定了这个规则,我们需要遵守他。要沿着这种约定的规则不断强化的路走下去。
在打车软件出现之前,大家交换客流信息的方式,更多是彼此约定地点来完成交易。或者司机各自通过无线电告知其他司机哪里人流需求开始变大。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某个地方等待,而不是主动掌握所有车辆跟乘客的信息呢?迎合者觉得这样比较理所应当,是因为市场运作了如此之久后,大家的习惯不能改变了,并且改变付出的代价极大。
引导用户需求会被误解成伪需求以及白费劲
事实上在打车软件风靡了中国后,大家的习惯开始因为一款互联网产品而改变。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有些人把打车软件的成功归结为抓住了隐性的刚需。是否真的是隐性的刚需我们暂且不议论
约定在十字路口等车真的是一个真实需求吗?多少人因为在偏僻区域打不到出租而被迫走到很远的地方等待经过的一辆出租车,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时时刻刻掌握乘客与司机动向的需求,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模式在那么多年前,为何没有被发现,或者发现了没有去实现?当然这里有历史问题,技术累积问题,以及移动设备普及问题等等原因。但是智能机出现到国内打车软件的出现,依然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对规则的认知,常常束缚自我而难以突破。
引导需求模式如何巧妙解决这些难题
第一点:共享彼此的需求清单,让打车的人与开车的人建立了直接的契约。对彼此的当前位置,目标位置有了清晰的展示。软件引导大家平等的公布位置,需求单以及路程的价格。
第二点:当信息汇聚到一个池子里面后,模式完全变了样。生意的路上也可以搜寻有意向的乘客来加入下一单,往返的路程都不会空车跑。
另外在产品设计下,小编很欣赏作者的一个观点:
产品需要有一些正义感与责任感吗?
这个话题讲得高大上一些:做产品的人,内心是不是可以正义感泯灭?三观是否可以不正?做产品是不是需要底线?
讲得接地气一些:是不是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改变一些人,影响一些人。在晚年可以够本吹牛逼。
到这里,我想大概两派人士会开始吵起来,有人认为符合市场价值是王道,不管低俗与健康,有需求就有产品生存的空间。另一派大概觉得产品经理需要一些责任感,改变世界,需要主持正义,为人类造福。
在此,我不希望任何一个人受到观点的制约,我个人倾向产品需要一些公众责任感,大家为社会公德为造福社会努力,在此仅呼吁大家做深刻反思。
如果人人都有正义感与责任感,我们的世界是不是更美好?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