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有璨,9年运营狗,三节课联合创始人,《运营之光》作者。
这是我和三节课自4月复出以来的第21次发声。
今日此文,是一篇计划之外的作品,颇有些受昨夜锤子的发布会内容影响有感而发。
同时预告下,明日,我和三节课或会公布又一件“小事”。
1.
昨夜的锤子新品发布会,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罗永浩在临近结束时那句哽咽飙泪说出的话——
如果有一天,这款手机能卖到个一两千万台,连傻逼们都在用了,你一定要记住,这是为你们而做的手机。
老罗这句话背后,满是委屈、不甘和某种妥协。也代表着某种选择。
听到这句话时,我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一个我曾经亲历过的场景——
某次小范围聚会,参与者都是教育圈人士,一位朋友A分享到他的项目,始终在强调其理念、认真和精致。这时,另一位资深的教育圈前辈B毫不留情的打断了他,并一针见血的对A抛去一句话:你现在的做法,注定无法大众化。所以你只需要回答清楚一个问题,假设你这是一个职业教育项目,最终那些体量更为巨大、但缺乏思考认知能力的大众用户的钱,你到底要不要挣?
A当时若有所思,愣了半天。
2.
坊间盛传,过去数年的锤子内部,一直以来存在着“罗永浩路线”和“钱晨路线”两种方向,前者强调人机交互、UI设计、用户体验等,后者则更尊重工业思维和硬件工程逻辑,不违背手机制造和可量化生产的一些基本逻辑。
如果说前者更接近于某种“匠人精神或理念”,后者则更像是某种更为稳定的商业和市场规律。
某种意义上,“匠心”的可贵之处,在于你对一件事物的深度思考、钻研和反复打磨,这种思考和行动通常能走到常人所不能及之处。
但也正因如此,一些怀揣着“匠心”的产物,往往因为其太过于复杂隐晦而难以被大众所接受,注定只能是一些小众的东西。要想获得大众范围的成功,你可能仍然还是要尊重某些市场规律——对大众而言,他们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些简单、标准化、模板化的产物。
举个例子:
你可能用极为复杂的工艺、时间和技术方法做出来了一个产品,但最终能让大众用户买单的核心原因,可能仍然只是“性价比高不高”、“身边在用的人是不是足够多”、“拍照好看不好看”、“是不是我喜欢的明星也在用”等简单粗暴的理由,而鲜少会是因为那些精致用心的功能。
然而,这恰恰是矛盾所在:对一部分“匠人”来说,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付出和结晶被简单粗暴的被添上一些标签的。
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
这就好比我写了一篇认真表达的文章,一定不愿意它的标题被变成《震惊!年入百万的秘密竟然只要这3招》这样的感觉,即便这个标题真的可以帮助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提升数十倍。
此外,商业与匠心间的隐性冲突,还在于,有时候,你最用心,最想要表达和展现给大众用户们的东西,却未必是大众用户们最想要的东西。相反,那些能够获得大众认可的东西,可能在你眼中却只是一些很平庸、普通的作品。
换句话讲,大众人群与垂直人群的口味,八成是不同的。
比如说,今天的这篇文章,肯定不是我过去一个月里写得最用心、最投入、最认真的文章,相比起来,昨天的烧脑文《为什么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义和思考“运营”?》要认真多了,但可以预估,今天文章的阅读量一定会远胜过很多其他我更认可、更投入完成的文章。
3.
然而,行走在江湖中,商业与匠心间,你总需要有所取舍。
或者说,有些时候,如果两者只能优先满足一个,你要想清楚,哪一个对你的优先级更高。
我曾经听一位在新世相的朋友提起过,在新世相的发展历程中,曾经面临过一个如下的时刻——
张伟把团队所有人聚集到一起,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可以有所选择,你们是希望我们在做的事始终就是很小众,服务十来二十万人但大家都很喜欢你的东西,还是希望可以做一点可以让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都知道,但可能会有一些人骂你说你不好的东西?
当时,新世相团队中,绝大多数人在经过思考后,都选择了后者。
于是,就有了后来新世相的一系列爆款活动和商业化探索。
同样相似的例子,可能还有借由参加选秀节目而在年初刷屏走红的民谣歌手赵雷——在摇滚和民谣圈的许多人眼中,对于“选秀节目”很多时候是嗤之以鼻的。
然而,就像上面提到的,赵雷虽然凭借《成都》而走红,但在许多真正长期喜欢赵雷的人眼中,《成都》其实只是一首他再普通不过的作品。
可以感受得到,创业者罗永浩曾经始终坚信,他如果能一直坚守匠心,做出来些牛逼的东西,会自然得到市场的青睐。然而,最终他却发现,市场和商业的力量,可能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要不可逆转,而他身上所需要背负的面向投资人、用户和团队的责任也实在太重,于是,他终于决定要做些改变,尊重商业。
4.
客观来看,无论是做一个匠人还是做一个商人,都有各自的成功路径,但也都有着各自的苦楚。
一个匠人想要收获“成功”,往往需要极为隐忍、坚持,并承受长期的物质贫乏。
就像历史上那些知名的艺术家,包括梵高、达芬奇等,往往都是在死后才真正赢得了普遍赞誉和认可,然而他们却已无法从这些赞誉中获得任何回报。
而一个商人想要成功,往往也必须面对大量妥协和改变,历经无数磨砺。好的是,他们会离“钱”更近,至少鲜少会像匠人们那么潦倒,但不好的则是,他们背后的辛酸和苦楚,鲜能被人所知。
就像老罗在昨晚发布会中吐露的真言——为了在去年解决锤子资金链的问题,他不得不四处寻求融资,质押股份,乃至最后,跟陌陌和得到签下“卖身契”。
所有这些,对每一个创业者而言,都是可以感同身受的辛酸。当然,也恰恰是这些历经磨砺却仍然没有倒下的背景与身份认同,才最终让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可以闪耀着某些光芒。
问题在于,你要是选择了一个身份,你就必须充分尊重与之匹配的一些法则,让匠心的归匠心,让商业的归商业,而不能始终在两者间摇摆不定。
可以感觉到,2016,的确是锤子最难的一年。
而坚果Pro,也确实是一个老罗经历了某种妥协,为了确保自己仍能“不退场”而出现的产品,它承载着一些新的希望。
无关于产品本身的好与坏,以及大众用户能否真正愿意买单。但至少在此刻,身为一个企业家,选择了充分尊重商业法则的罗永浩,是值得被尊重的。
5.
突然想起一个人和一支乐队,在我个人看来,民谣或音乐圈内,其实他们远比赵雷和马頔更应该收获到认同和赞誉。
一个人,是赵雷的师傅,曾经同样登上中国好歌曲小范围走红,此后却退隐不出,只是因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标签化的赵照。
一个乐队,则是谱写出了堪称伟大的《秦皇岛》和《杀死那个石家庄人》,但从未登上过主流大众舞台的万能青年旅店。
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选择,也值得被尊重。(完)
注:明日,我和三节课或会宣布自4月短暂闭关复出以来的第9件“小事”。可以别太期待。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