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内容”,无疑2016 年“互联网运营”最红的说法。如果要问到底什么是“做内容”,恐怕没人能给出明确定义。不过这倒不妨碍人们在说起它时各种信手拈来,比如淘宝包括“淘宝头条”在内的各大栏目,小红书的各种“必买清单”,水平参差不齐的各类营销公众号,当然也少不了各类视频(美其名曰“生活美学”)。为了加快速度达到受众,最好使用网红和 KOL——不过他们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价值,倒是没人真正去计算过。
它们共同的目的,就是可以吸引在互联网上游荡的消费者的目光。因此不可避免地,琢磨“如何制造一个爆款”或者使用各种办法蹭热点成了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在王宝强离婚案闹得沸沸扬扬那会儿,淘宝从卖童车的到卖女鞋的都飞快地写出了相关主题的帖子,而淘宝,竟然也把它们攒了个堆,在用户订阅店铺的瀑布流里统一给了一个显眼的入口。
为何大家一股脑地涌向这个其实也并不省力的解决方案?它除了制造千篇一律的伪头条,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说起来,“做内容”其实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话题。卖轮胎的米其林在 100 年前就开始通过“米其林美食指南”做品牌营销,LV 自 1998 年开始出版它的《城市指南》,还有红牛饮料,因为营销做得好,它干脆在 2007 年成立了独立的媒体公司专门做内容,以及那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服装品牌贝纳通,它甚至做出了世界上最酷的杂志之一 COLORS(曾在 2015 年“被传言”停刊,已接近一年未出版新刊)。
这件事之所以变得风靡,首要的原因是社交网络为创造内容设立了相当低的准入门槛,并且更重要的是,凭借社交网络的能量本身,这些内容可以抵达的人群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让我们简洁地用微信公众号来解释一下这件事。
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帖,在技术的角度上,和以往的博客并无太多差异。不过博客并不具备滚雪球式的传播机制——如果要持续关注一个人,可能还要使用 RSS 工具。公众号的出现改变了大多数“想做内容但又苦于没有平台”的人,而“广点通”这样的营销工具的存在,又可以使公众号以相当低的成本完成最初的用户积累,与此同时,这里的灰色地带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做假的成本同样很低—— 2016 年年末爆出的刷量丑闻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这仅仅是微信一个生态里发生的事。如果把所有的微信公众号统一视为“内容”,这个内容对于微信来说,不过是维持流量的办法之一,它并没有真正的意图和责任感去经营内容,而是希望尽可能全面地笼络所有的内容提供者。
不过,这个办法在诸如支付宝、淘宝、今日头条、豆瓣、门户网站之类的平台看来是如此有效,以至于各家争相模仿,希望复制同样的流量盛况,或者至少牵制一下用户的注意力。
这也是你为何在 2016 年看到如此之多形形色色的“订阅号”的原因。
我们发现,尽管号称“做内容”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没有同比迅速增加。消费者还是迷失在资讯的海洋里,并且远未找到合理的信息源。与此同时,“做内容”从营销导向,变成了更直接的销售导向——那些提供内容的人就是销售渠道。没有内容,也要创造内容。
吴晓波频道和视频媒体“一条”:先以自己擅长的资源推出内容,然后把内容消费者转化成商品消费者,也就是最终把“电商”作为商业模式。这一个模式看起来是如此鼓舞人心,因为它几乎满足了所有时髦的在线销售特点:精准营销、生态完整,有时候还能蹭一蹭“粉丝经济”这个话题的热度。
它们都创造了一个新流程:人(是否可信)——人发布观点和信息(所谓内容)——人在卖东西(完成销售)
内容成了一个手段,而非目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套路”,一方面因为创造者没有经过可靠的训练(媒体转型除外,但这也会有其他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内容创新显得性价比很低,因为最核心的需求是速度、规模,而非质量。直播大概是这种“新的消费场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消费往往因为主播这个“人”而促成的。
好奇心日报也说了,如果公司不能提供好产品或者好服务,在做内容的热情消退后,公司并不会增加什么核心竞争力,受众也会随即散去。所以,2017就是做内容,也要先有好产品或者好服务。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