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用户习惯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通常会从两个角度去切入,一个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从产品交互、使用流程方面入手,使用户习惯产品的交互与流程,通过产品本身的设计,使用户一点点习惯产品,喜欢产品,所以产品交互与使用流程在迭代的时候需要保持一个很好的一致性,相关产品交互一致性的干货可查看往期介绍;另外一个是从产品运营出发,通过运营上的引导和培训引导用户培养习惯。今天说的重点就是从产品运营的角度探讨一下怎样培养用户习惯。
用户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时间一步一步的培养。如果你经常网购,你一定知道每年有那么几个日子可以让您疯狂扫货,双11是天猫淘宝的狂欢节,而6月18日是京东的周年庆,这两个活动都是经过多年的经营,才达到不用宣传,用户都会知道的效果,甚至有用户会等待那天购物狂欢节的到来。相比一下唯品会、聚美优品,你记得他们的购物狂欢节是什么时候吗?
用户习惯靠什么养成的?
持续培养
持续培养并不等于一个活动做一年,而是每年都在同一个时间点去举办相同的活动,勾起用户对此活动的关注度,人类的记忆是满足遗忘曲线的,所以这种活动最好每年都举办几天,让用户记住这样一个活动,还有每年除了固定的节日,还在可以创造一些特色的节日去维持用户的活跃度。
巩固成果
固化不等于每到这个节日都做相同的事情,而是每到这个节日会让用户有相似的感觉,但每次都要有新鲜感。
持续培养和巩固成果是一套组合拳,缺一不可。想通过持续和固化让用户养成习惯,就必须制定产品运营规范和规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
通过一次性完成一个周期所需要的产品设计,日后每次运营的开展都更高效和减低时间成本;
-
对于用户,可以明确认知,养成用户习惯,用户只要进入产品,就看到这个特定节日的内容,慢慢地给用户培养习惯。
怎样制定运营规范和规律呢?
细化运营计划,将自己的运营计划从一个月、一年细化到以一天、一周为时间单位。
总的运营计划应该是整年的,整个才能在宏观上去分配资源和管控时间节点,然后逐层细分运营计划直到已天为准,这样才知道每天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做什么,保证运营的顺畅度,这里再提一个小窍门,计划时间点一般按照28法则来定,用2个单位的时间去完成第一稿,留8个单位的时间修改和补救,前面的时间挤一点,防止突发事件发生。
对关键节点进行长期运营策略设计。
何为关键节点?就是工作中需要部门分工的部分。一个项目在跨部门统筹安排的时候,需要注意有些工作是会出现前面部门会影响到后面部门工作的情况,这时候需要为他们做个长期运营计划,听取部门所需要的时间按照经验划分时间。
时刻检查数据变化与反馈
数据是调整运营计划一个很好的依据,在活动期间就需要一直观察数据变化,及时的做出调整。做数据分析的时候,需要活动前后和活动同期往期做对比,这样才能分析出培养效果。
保持对竞品的分析,做出差异化运营的准备
竞争对手是很好的伙伴,你的成功有一半是由竞争对手成就的,所以需要时刻观察竞争对手的动态然后做出差异化的准备。
什么时候是培养用户的最好时机呢?
有人会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都希望培养用户习惯,的确是这样的,那换一种说法,是否存在某些时候改变了用户习惯,会让用户感到不适,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引导和教育用户,也是所谓的最好时机。
新产品上线后,是最重要的时期,所有都是新印象,所以在此时期做得不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声誉,到后来挽回就很难了;
产品大改版的时候,很多页面和功能板块都发生了改变,用户需要重新了解产品;
小功能上线时,需要引导用户习惯这些新功能;
新用户进入,产品人员和运营人员都需要知道产品特点加以教育用户使用;
老用户回归,这种情况和第一二点是相似的。
什么是培养用户习惯的好方法?
提示语
直接对新产品功能上面设计提示语,用户必须点“知道”后才能隐藏提示语,但是这种提示语不能过多,每次更新出现一到两处就可以了,过多会使用户反感。
签到
通过重复每天坚持操作,提示用户产品功能,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这种签到模式还可以结合奖励机制,这样既可以培养用户习惯也可以提高活跃度。
任务
完成任务得奖励,用户会因为激励心理,主动地学习产品;
描点
最直接粗暴的方式在新功能旁边加入描点,告诉用户这里是功能点。
互联网商业日臻成熟,决定产品生死的不是“用户总量”而是“习惯用户的总量”,这已成共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连培养自己的习惯都已是个大难题了(通常是好习惯),何况还要培养他人——用户的习惯?
我们不妨回顾下自身曾放弃过的诸多“坚持”:早睡早起、跑步健身,睡前阅读、钢琴吉他……
培养习惯之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庆幸的是,脑神经科学的进展已经能给到我们广大运营人、产品人一些科学的驱动“用户习惯”的思路了。
那么,在掌握科学的改变或培养用户习惯之前,我们就要先设法弄明白“习惯”的形成机制。
一、明白习惯的形成机制(脑神经学)
习惯人人皆有,习惯无处不在。
比如,习惯了“横向”阅读书籍的我们,如果突然阅读“竖向”的港台书籍(下图)可能会非常的不适应:阅读速度减慢,专注力下降,别说“一目十行”,就连“十目一行”都未必能做到。
但港澳台同胞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习惯了。
又或者,让你一边说笑话一边脱裤子问题不大,但如果让你先脱另一个裤腿(跟平时习惯相反的顺序),同时再讲笑话……一不小心可能摔成个笑话。
这就是人脑“习惯”的生物学价值:
让我们识别一套有价值的行为模式,进而演变成能够下意识执行的自动程序,即大脑无需再次“参与”,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精力专注其他新事物。
是的,大脑的运作也符合“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模型。
假如大脑缺乏“塑造习惯”的能力,那么永远没有人能够学会开车,甚至没有人能够学会用筷子……
当然,习惯并非习性,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基于我们“趋利避害”的特性以及外部环境逐渐“塑造”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说的“趋利避害”更多的是从我们原始人祖先的视角来看,而非当下。
几百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人类的大脑进化成适应工业社会的大脑。
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就是个典型的后天习惯,能确保我们安全的过马路。但要黑猩猩过马路,它可不理会那么多了,哪怕红绿灯的标识改成“香蕉”图案亦然。
那么,“习惯”这个最大的“人脑节能神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规律可供我们研究,驾驭呢?
根据生物神经学、社会心理学家们在众多领域的“习惯行为”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形成“习惯”必须包括3个必备步骤:存在着一个外部“暗示”激活人的某些“渴求”
-
存在一系列得以执行的客观条件(无论是身体行动、思维、还是情感)
-
达成目标后的奖赏(或避免惩罚),让大脑判断是否该保存这一系列行为,进而形成习惯。
就拿“美图”类产品为例,用一些女生的话来说:未经美过的照片是不会发的。
那么这个数量惊人的大众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对照上述步骤看一下:
-
首先,存在这一个外部“暗示”——即自拍,激活了人们对于“更美形象”、“引人注目”的渴求;
-
其次,存在可执行的客观条件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即美图类APP,拍照自动美图;
-
最后,P完图发朋友圈,获得了更多的“赞”,或自我认同,收获了“愉悦的心情”(即促使大脑分泌感到愉悦的内啡肽),进而大脑会做出判断:“美图”是个值得维持的好习惯。
从此后,每次“拍照”即条件反射般的采用“美图”软件。
同样,“上菜拍照发微博”,这一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仪式感的优雅标配动作,也是类似的道理习得的。
军事训练方面往往采用“避免惩罚”的原理形成条件反射,原理类同。
那么,在有了上述对于“习惯”形成的脑神经科学基础后,我们就可以尝试将之应用于运营实践中了:
即,如何科学的培养用户习惯。
二、培养用户习惯的三个关键步骤
必须先声明的是,“培养”用户习惯是个比较委婉的说法。
事实上,当我们需要在用户生活轨迹中硬生生弄出个习惯出来,必然需要“改变”用户的其他习惯。
所以我们运营人、产品人都必须先正视这件事情的难度,要抱着勇于犯错的心态多次迭代尝试。
想象下,需要有烟瘾的人戒烟就知道有多难了。
当然,相应的是,培养用户习惯的运营能力非常有价值。
根据上述对“习惯”形成机制的探讨,李少加根据互联网运营的实践特性,进一步将“改变用户习惯”优化成下述三个步骤:
-
步骤1. 找准空隙,挖掘暗示,激发渴求
-
步骤2. 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条件(用户体验)
-
步骤3. 行动完后,即时奖励(当下价值最大化感知)
下面分别阐述:
步骤1:找准空隙,制造暗示,激发渴求
俗话说,饱汉不知饿汉饥。对于饱餐后的用户,再好的美食也难以唤醒其胃口。
因此,培养用户习惯的第一步不是盯着“用户痛点”,而应该回归场景,守着用户的“空窗期”,见缝插针。
比如,音频应用「喜马拉雅FM」的产品slogan,李少加认为就非常精彩:
路上堵车,听「喜马拉雅」
既不押韵,也不对称,但对于用户的“空隙”找的可谓及其精准:
塞车的时候心情烦闷,浪费时间,能做的事情有限,这个时候,就有收听音频的欲望了。
难道喜马拉雅的产品希望用户只在塞车的时候才用么?
当然不是,但要让用户爱上产品,你首先得让用户找到培养习惯的切入口吧。
很多运营失败的产品都尝试用一些“大、空、泛”的理念代替“暗示”来刺激用户行为,大忌也。
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协助我们运营人找到“用户空隙”呢?
大量科学实验显示,几乎所有的行为习惯的“暗示”都可以归为以下四类:
情境、时间、情绪状态、前奏行为
下面,我们分别阐述,如何通过各类暗示挖掘具体的“用户暗示语”:
(1)暗示类型1:情境。意即用户所处的具体而生动的场景、环境
通常来说,我们从用户使用产品的典型情境出发,思考的更具体、生动、细致一点,就不难找到激发用户习惯的第一步:用户暗示语。
比如刚才「喜马拉雅」的例子:塞车
或者「脉脉」:上班中途休息时。
PS:以前脉脉的slogan是:上班累了,看下脉脉。李少加认为更好。
遗憾的是,现在改成了“工作再累,也要多喝开水”……难道不知道“多喝开水”是广大女同胞们的最恨么……
如果你产品的用户使用情境不突出,那么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下手,比如:
(2)暗示类型2:情绪,意即触发用户使用产品时的心情状态
这类“暗示”尤其适合感性化的产品。
比如时下竞争白热化的直播类产品,绝大部分产品的暗示语都以“功能定位”为主,非常冷:
比如“全民秀才艺”、“人人当主播”、“玩转你的美”……
这些千篇一律高度同质化的slogan形同虚设,怎么能暗示关联产品呢?
但如果我们能回归用户视角:
假设,对于一款定位于一线城市生活的用户,考虑到这类用户看直播前的“情绪”:缓解工作压力,或者逃避无奈的现实。
这个时候通常释放压力的旧有习惯是“看剧”、“玩游戏”。
那么,我们大可通过如下的宣传语“暗示”用户:
“煲剧累、游戏贵,不如直播迷人醉。”(示例)
当然,如果你运营的产品不会关联特别多的感情色彩,那么你还可以考虑“时间”。
(3)暗示类型3:时间,意即适合使用产品的特定时间
比如,「罗辑思维」自媒体始终早上六点的一条语音(现改成了7点)。
又比如,「十点读书」,光名字就非常清晰的进行暗示了。
此处就培养用户习惯的“暗示”进行解说,不对具体产品功能、内容进行任何质量高低的评价,更无任何推荐的意味。
当然,一天也就24小时,不多不少,如果产品没有特别的使用“时间”特性,我们还可以从“紧挨的行为”入手,也就是前奏行为。
(4)暗示类型4:前奏行为,意即做完一件事情后紧接着很可能会做的事
比如,大鱼大肉之后,有些人会想吃水果、有些人会想喝茶、有些人会想去散步……
相对吃水果、喝茶、散步这些行为,“大鱼大肉”就是前奏的“暗示”。
又比如,我们绝大部分人早上起床后都会刷牙、洗脸。
相对于洗脸,刷牙就是个前奏行为。
如果你正在运营一款刷牙后用的产品,就可以以“刷牙”作为“暗示”:
培养用户一刷完牙就条件反射自动使用产品的习惯。
比如,漱口水:
“刷牙后漱口,弥补刷不到的缺陷”(示例)
类似道理,我们也可以从自身运营产品的前奏行为入手,见缝插针。
比如,对于一款“美妆类产品”,不难想象使用产品的前奏是:准备化妆,尤其是,初次学化妆的女生们。
由此,我们的暗示语可以是:
“初次化妆,XX美妆。”(示例)
这比诸如“拥有明星妆容”好多了,难道用户看到明星的照片就会自行联想到产品么?
显然不会,但对于初次化妆的女生,就极容易受到“暗示”,自发产生产品关联。
当然,知名产品,如微博,就可以大胆的用更为广泛的情境作为暗示用语:
“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李少加建议,如果你运营的是一款新兴产品,尚处于成长期,不宜采用宽泛的暗示语。
比如,微信: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谁用谁完蛋。
当我们深思熟虑,几经测试,终于找到了产品的“暗示语”,先别放松,这仅仅是个开始,后面的步骤亦然重要。
步骤2: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条件
当用户接受“暗示”,触发使用产品的动作时,我们培养用户习惯的“大功”可说完成了三成。
紧接着,我们就要确保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用户体验相关的问题。
ino="" micro="" microsoft="" outline-style:="" pingfang="" sans="" text-size-adjust:="" wenquanyi="">用户体验属于产品经理侧重考虑的范畴,本文不再深入探讨,对用户体验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下《用户体验要素》。
运营人具备产品思维想必是极好的。
步骤3:即时奖赏(或规避惩罚),让渴求感在用户心智中留下
当用户愿意接受暗示,体验了产品,并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之后,是否就完成了“用户习惯的培养”?
不,到此为止,我们才走完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至关重要,也是大多的产品人、运营人亟待提升之处:
体验产品后的即时“有效”奖赏,触发用户对“新习惯”的渴求感。
比如,很多人习惯吃辣椒,所谓“无辣不欢”。
但大伙儿难道真的喜欢辣的“灼热感”么?
非也。
让人们真正上瘾的是大脑对抗微痛所分泌的激素,正是这种激素催发的轻微快感才是人们吃辣追求的“即时奖赏”。
我们喜欢喝可乐、喝咖啡、喝茶都是类似的理儿。
同理,要真正培养用户习惯,必然需要用户在每次使用产品后给到用户在乎的奖励。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要提供什么“奖励”才能让用户感到特别“嗨”呢?
目前业界我们最为多见的除了现金,还是现金,或者现金的变种(比如代金券、购物抵扣积分)等等。
有效么?
有点效。但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至于缺乏创意、千篇一律就暂不批判了。
李少加认为,具体要采用哪些“奖励”,需要视产品的类型而定,从奖励的“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来说,我们必须尽量研究用户,给用户提供:“当下用户感知最有价值”的事物(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奖励)。
什么叫“当下用户感知最有价值的事物”呢?
举个例子,你负责一个全新的运动饮料的市场推广,如果你在生活小区做推广,通常效果平平。
但是,如果你选择在炎炎夏日,高校校园招聘会的现场做推广,别说直接送水,纵然是提出扫码关注、分享朋友圈等要求,都会有大批人要。
这就是“当下最有价值”的含义:
-
在茶余饭后的小区中,人们普遍不会口渴;
-
但在心急如焚、炎炎夏日的招聘会现场,人们会异常口渴,这就无形中把“水”的价值提升了十倍。
所以,“当下最有价值”就是将我们的思考点回归到用户使用完产品的那一瞬间,想想,彼时彼刻,用户最渴求的是什么?
比如,对于运动类产品,当用户做完运动后,最能诱惑他的“奖励”可能是什么?
业界的运动类产品最多的就是彰显跑步里程,消耗的卡路里,赠送积分(现金抵扣唬┑鹊取
这些奖励对用户的激励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当所有同类产品都这样做的时候,用户容易产生“奖励疲惫”感。
我们不妨思考下,对于主流用户,他运动的底层动机是什么?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于年轻的男同胞们,底层动机是为了“强化自身的形象”(其实不妨直接说是为了增强择偶的优势),这种情况,产品使用结束时,用户得到什么最开心?
当然是看到自己比其他同性用户跑的更快了。
动物世界里,雄性动物为争夺配偶相互战斗竞技的场景想必让人过目不忘。
按照这个动机,当用户运动后,我们完全可以“显性”的给到用户一些“竞争优势”相关的提示。
当然,聪明如你肯定会想到一个问题:那些成绩低于50%的用户怎么办?
我们也可以灵活的进行分类啊,比如:
-
对于优秀的运动用户,用排名提醒,此外,还可以缩小竟比范围以提升排名,比如,别动辄用“城市”为单位,可以用“某个运动区域”啊;
-
对于成绩一般的用户,如果跑的路程远,速度慢,就用路程作为竞比单位;
-
如果速度快,但路程短,就以最高配速作为竟比单位;
-
实在不行,就跟自己的过去记录比,比如进步了百分之多少……等等。
顺带一提,不同类的用户底层动机不同。
-
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类激励的方式;
-
在条件不具备时,可以优先以“主流用户”的需求为核心。
按照类似思路,大家不妨可以练习着思考下:
对于阅读类应用,当用户看完一些书籍时,最能诱惑他的“奖励”可能是什么?
你也可以把思考结果在下方留言,大伙儿共同探讨。
运营小技能分享:在不清楚用户真正在乎的具体奖赏前,我们大可采用灰度发布产品的方式,在不同版本的产品中,从几个候选“奖赏”中测试用户到底更在乎什么。
至此,我们已经明白了培养用户习惯的秘籍是:
科学的打通用户的习惯回路:
从暗示、到用户进行产品体验、到体验完后即时奖励用户,让大脑认可整个行为,直至产生自动反射回路——
每当用户看到“暗示”即产生“使用产品”的渴求感时,我们培养用户习惯也就大功告成了。
结束本文前,必须提个醒:
对于用户那些强烈的旧有习惯,我们不能追求“一步到位”消除、改变,只能逐步“替换”旧有习惯的方式,逐步环环分拆、瓦解、更替。
后续有机会我再出专题探讨根深蒂固的旧习惯“替换”问题。
总结
认真读完本文,恭喜你获得了以下经验:
1、清楚了习惯形成的脑神经原理
从暗示、行为、奖赏,到判断价值,进而看到暗示即产生“渴求感”,宣告习惯回路的形成。
2、初步明白“培养用户习惯”的科学思路
-
回归用户场景,找准触发用户习惯的前提:暗示(可采取基于情境、情绪、前奏行为、时间等四类)
-
确保用户得到良好的产品使用体验
-
保证用户得到即时奖励(从用户当下最有价值感知的事物入手),真切产生“渴求感”
3、运营新技能:get√
爱盈利(aiyingli.com) 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