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阅读与性别无关;但在“三·八”这个属于女人的节日里,关注女性精神世界的初心让我们再次聚焦女性阅读这个话题;
原本,阅读与阅读渠道无关;但越来越多的女性除了阅读纸质书,也将手机阅读作为黏度更强的阅读渠道,汲取来自数字阅读的滋养,丰盛自己的书香人生。
日前,今日头条联合雨枫书馆,一起来关注自媒体时代的女性阅读,通过大数据来呈现自媒体时代、手机阅读时代的女性阅读倾向。
这组数据显示:女性阅读呈现集中的状态,在87万的总阅读量中,文章数量却高度集中在500多篇文章中,这表现女性对相关话题的群体共识性很高,这是女性容易受到流行文化影响,还有女性更容易获得“通感”的影响,对触动心灵的阅读内容拥有深刻的“确信”,并乐于积极分享。女性的深度阅读与收藏量较高,表现出女性愿意分享的倾向,这与线下的纸质阅读状况十分相似。
“大数据”的基础要有足够多的“基数”,这是采集分析并能足够接近准确的前提,这就像人类远古,智人最终占据现代人类的祖先的过程,从物种繁衍的原理,优质的遗传成功就是更多数量的存在。
河南是人口大省,“以其多,故能成其多”吧,当然作为中原文化腹地的传统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山东的阅读群体紧邻其后,也是文化底蕴影响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北京位列第七,彰显了首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所具有的高活跃度的阅读氛围,知识女性群体占比较大等综合原因。
从年龄段的关注度数据分析,24-30岁的关注度明显比其它年龄层高,这个年龄段女性,恰恰是大学毕业、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群。这个年龄段,在阅读上基本没有受迫性选择,所以是主动关注。在它之前的年龄段,关注度反而不如前者,该时期因为学校课业的繁重,选择阅读的时间相对有限。
随着年龄的增加,31-40年龄段比重下降到22.83%,说明女性在步入婚姻后,承担起更多生活责任,加之工作繁忙,事业处在上升期,造成阅读时间的大量减少。年龄再往上阅读关注力严重下降,这一方面反映出与针对这个年龄段女性阅读内容减少有关,也说明出生在50、60年代的女性,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普遍建立起来,与70后、80后女性阅读能力相比,是弱项。
这项数据中,10本关注最多的图书,虚构文学占据了绝对地位,这符合女性阅读的特点,全世界范围看,浪漫小说的读者中大部分是女性,美国出版物中小说的读者群高达90%。从中世纪的骑士小说,到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的巅峰,女性对虚构文学的热爱从来都是一致的,女性阅读的过程一般是伴随着情感逐渐成熟的过程,女性通过阅读深入对自己的了解,寻找内在的和平,通过阅读释放情绪中忧伤的部分。
而生活节奏太快的女性,更需要在阅读中重回心灵的宁静,享受阅读带来的单纯愉悦感,无疑这样的阅读需求,对虚构文学是最好的出口,《红楼梦》《西厢记》《围城》这样经典文学得到女性格外关注也就不为奇怪。这份书单也显示了女性对自媒体传播的关注,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我们仨》以及《洗澡》多部作品入选,这应该归于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去年杨绛先生离世在整个社会掀起了对她与钱钟书先生的关注热潮,舆论的广泛关注,正是作品进入读者眼里的一个主要因素。
同样《百年孤独》这样的作品,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长期位于图书畅销榜上,提升了大众的关注度。同时,这份书单,也隐藏“女性阅读”范围的狭窄,女性应该关注更多有份量的非虚构作品,打开视野,有信心追求那些与人类自身尊严、社会格局发展、未来社会想象,哲学问题思索的一些系列大历史观、大文学观、大社会观的阅读内容,甚至包含金融与政治学的部分,女性需要丰富自身阅读的容量,拥有对自身世界的深刻洞察力,构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我。
根据上一条数据内容,小说阅读是女性阅读的主体内容,在这组数据中,小说类型集中在历史、情感与影视作品,这与流行文学的大趋势一致。比如历史穿越类小说就是流行文学的一个经典类型,影视作品因为IP影响力的作用,在影视剧流行的同时必然带动图书的流行,尤其在20-40岁的读者中,这组数据显示了流行文学的真实状况。最近几年,出版人引进东野圭吾系列悬疑小说,成功成为出版界的现象级作品,从学生到成人,这类图书都进入了阅读书单中,在整体提升了悬疑小说的关注度。
张爱玲作为中国最具才情的女作家,长期受到女性读者的高度关注,她的著作代理人每隔几年的新版与再版也把读者一次次引入由张爱玲新作品出版的年度文化事件中,对女性情感的深度把握,让女性阅读带有审视自我的清晰与透彻感,自然深为广大女性读者所热爱。尤其文艺女青年,张爱玲是必备书单中的首先作家。
三毛的影响力在70后女性读者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清新的笔触与洒脱的情感让她的散文《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等作品畅销不衰。在这个调查中琼瑶阿姨的作品依然在榜单上,略为出乎意料,堪称一个时代的爱情小说代表者,深刻影响了众多女性对爱情生活的想象。沈从文细腻笔调的乡土文学,非常容易被女性读者接纳,而如今女性对慢生活方式的怀念与追求,像《边城》这样的小说迎合了当下女性内心当中的对自然纯净的美好感情的向往。
在数据中,很突出的是对泰戈尔关注,这位获得诺奖的印度诗人、学者历来在中国拥有广大读者,此次调查排在了第七名的位置,可见诗歌作品仍然是女性阅读类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女性读者对张爱玲、杨绛、三毛等人的关注,在上面的数据分析中已经谈到。民国才女林徽因在女性最关注女作家中排名靠前,事实上林徽因的著作并不多,读者对她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对她的生活,具体到情感生活的关注中。
这几年,涌现了一批关注民国女性的作品,而描写、介绍林的图书更是层出不穷,这无疑增加了读者的共识,将她列在关注度最高的女作家群体中。铁凝、严歌苓、六六和王安忆都是当代最优秀的女作家,她们的作品经常被改编成影视剧作品,在读者中形成深刻印象,同时她们都没有停止新作的发表,许多女性读者是这些女作家的超级粉丝,每部新作出来,必然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萧红是被重新拾起来的重要作家,她的《呼兰河传》被选入中小学推荐书目中,她短暂又充满璀璨光芒的人生经历吸引了女性读者对萧红的关注,萧红身上兼具叛逆精神且文采斐然,是女作家中的翘楚,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这组数据中对外国女作家的关注,其中简·奥斯汀是英国最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的情感小说《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艾玛》等作品,一度是女性的必读物,小说中以小见大地挖掘展现人性的多层面,受到各个时期女性读者的喜爱,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继承与发扬了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思潮,在文学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伏尼契最著名的小说《牛虻》在中国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与出生40年代的人谈起这部作品,都是相当谙熟,在六七十年代,是所有年轻人的读本,鼓舞与激励了几代人。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让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长盛不衰,常常是家长和老师选给孩子的必读作品之一。
在数据中,又一次,诗人站在了我们的眼前,《死的十四行诗》是痛苦挣扎与期待的融合,被誉为情诗女王的米斯特拉尔,用强烈的情感表达征服了女性读者。阅读中,女性读者对诗人尤其青睐,这是群体对于情感表达需要的直接展现。
在自媒体环境,女性的轻阅读倾向十分明显,这组数据显示,女性在娱乐关注里面占比高达87%,娱乐新闻真是独属于女人的娱乐。同时,女性对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关注度也都超过50%,显然女性阅读不失“大”文化背景,在生活类内容的阅读上,也呈现多维度的关注,显示女性阅读文本的多元性,与生活的紧密相关性和贴近时代的特性。
我们阅读的内容往往与我们当下的关注点,高度吻合。在这组数据中,《红楼梦》作为经典著作,高居榜首。曹雪芹创造的女人群谱——金陵十二钗一直深受女性读者的喜爱,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这些典范人物的代表,早已经走出书本,进入到女性生活中,在自媒体时代,成为标签的一种,读者不只是关注“人物”本身,更关注形成人物性格的环境、人文因素,这样的话题倍受女性瞩目也就非常自然了。对电视剧与影视明星的关注与对红楼人物的关注,在数据中几乎平分秋色,女性读者特点非常明显。
在影响阅读的因素里,数据中显示“性格”占据着靠前的位置,这是与惯常思维很不一样,普遍认为阅读能力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是一种生活态度,而大数据更为客观的标示出性格、收入、职业同样非常直接地影响了阅读的选择。虽然习惯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但不可忽视其他层面的影响力,这组数据让我们在面对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亦有更多可参考的维度。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